<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为军人唱赞歌</span></p> <p class="ql-block">为军人讲军人故事 </p><p class="ql-block">传红脉固长城基因</p><p class="ql-block"> *王连绪为退役军人讲故事(2023.8.1早7点)</p><p class="ql-block">今天,纪念八一建军96周年,我有幸和阳城演礼镇新庄退役军人们一起怀着敬仰的心情谒拜和缅怀为抗日战争牺牲的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唐支队”)营长张士成烈士。首先向烈士深鞠躬,致以崇高的革命致敬!并向能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的军人同志们致以亲切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烈士墓前,面对张营长,我感慨万千:这些英雄们的牺牲,换来我们今天新时代幸福、安逸、快乐的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正是千千万万像这样的英雄之血染成的。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很高兴应邀借座谈会的平台给大家讲述,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里我们身边的英雄故事——张士成烈士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故事:</p><p class="ql-block">1938年春,中国共产党在阳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3月上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阳城横河镇召开会议,成立晋豫特委。 中共晋豫特委成立之后,为开创晋豫边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决定以阳城县地方武装为基础,在下寺坪千峰寺组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唐天际为司令员,称“唐支队 ”。祖居演礼乡南河张家庄,出生贫农家庭的张士成 (乳名小仓又名银生)接受了党的宣传教育,参加了抗日武装。在工作中他积极上进、锄奸有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唐支队排长、司令部政治工作员大队长、营部参谋、营长等职。1941年受党委派秘密返乡组织地下武装从事抗日救国运动。</p><p class="ql-block">1941年的阳城, 处在极为复杂的战争和政治环境中。1941年5月侵华日军发动的中条战役结束,驻中条山地区的20多万国民党军队溃败,2万人投降,10万人被俘,除武士敏率领的98军在太岳部队掩护下留沁水,保存实力外,其余四散逃跑。溃军狼烟,祸害黎民,这使中条战役后的阳城、沁水局势更加混乱。这个时期,日军据点林立,伪组织蜂起,伪政权丛生,有枪便是草头王,阳城形成了九股土匪势力。先后出现蒋、阎、日掌控的多个县政权,如东府(张府)、西府(马府)、阎府、枪会、天仙庙道,散兵游勇,土匪遍地,土豪劣绅横行霸道,反动会道门四处猖狂。社会秩序极度混,广大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城西台底观有反动武装天仙庙道与白涧、献义一代的张根来土匪队伍恶势力相勾结,抢粮、起票、杀人纵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张士成就是在这种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服从组织安排回家乡日伪敌占区的新庄、台底、清池、演礼一代进行秘密开展抗日宣传,发动和组织抗日救亡工作。张士成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以军人的天职,以超人的智慧,胆大细心地走庄入户,风餐露宿,常常深夜从南河张家庄出发,西到台底、北到献义、清池、转北任、演礼,天不亮就返回新庄南河。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到风神庙日军炮楼底下、台底观里秘密通过亲戚知底人做救亡宣传动员。他秘密活动的能量,引起敌人的注意,敌特汉奸怀恨在心。1942年,反动武装天仙妙道匪首陈志瑞将其抗日活动报告给日寇,张士成不幸被捕。在狱中张士成经受了严刑拷打,非人的折磨,脚手定钉,十指插签,背印烙铁、口灌大便。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张士成,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出敌人要的半点实情。恼羞成怒的日军残忍将其杀害。</p><p class="ql-block">同志们,这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阳城家乡身边的真人真事,我也曾当过“营长”,“领略”过军人的风范。我们为有英雄军人,百感骄傲。</p><p class="ql-block">昔日英雄献生命,如今军魂永驻心。代代传承红血脉,举旗奋进新长征。</p><p class="ql-block">新征程悟新思想,党指挥枪永不忘。人生难得一军史,引领后代铸辉煌。</p><p class="ql-block">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