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物件

黎伟

<p>  由于时代的进步,许多曾经常用的东西渐渐的离开了人们的视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弹玻珠 </p><p>在6、70年代这可是男孩子最佳的游戏了,只见小朋友们卷起衣袖,左手顶住泥巴地,右手轻轻的压在左手背上,右手拇指和食指成弓状夹住玻珠,下半身趴在地上,右眼瞄准目标玻珠,右手用力一弹,玻珠如离玄之剑极速射向目标。啪的一声响起,目标玻珠飞向远处,而射击玻珠撞击目标玻珠后由于反作用力的缘故直在原地打转。以至于上课的预备铃响了都没听见。更别说回到家后被妈妈看见刚换的衣服全是泥灰,少不了又跪在搓衣板被扫把狠狠的抽了一顿,可是第二天睡醒来口袋里任然揣着玻珠上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磨剪刀</p><p> 不知何时起,时常飘荡在大街小巷的“磨剪子嘞,锵菜刀”这悦耳动听的声响消失了。也许现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是用高档的装修材料装修的,在家舍不得用刀用力的砍骨头,也许现在刀的质量好了,也许现在有钱了刀不利就换了。重之磨刀匠不太容易见到了,就是有也是用砂轮机而不是用水磨石来磨刀了。</p> <p class="ql-block">  杆秤—由于计量准确的原因早已被弹簧秤,甚至精度更高的电子秤取代了。如今只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市集偶尔才能看见。</p> <p class="ql-block">  街头公用电话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配合传呼机而流行的产物如今在人手一台手机的年代早已成为了记忆。</p> <p class="ql-block">  以前每个月单位发工资的日子,几乎人手一个的图章,造就了需在公安局特种行业备案的雕刻点生意非常兴隆,如今就连退休工资都由相关部门直接打入银行卡里了,搞得这些专业人员不得不增加修配钥匙来维持费用了。</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电子计算机—算盘。在上世纪6—70年代的小学还开设过珠算课,当年的小学生左肩斜挎军绿色的帆布书包,右肩斜挎算盘算是标配吧。到了8—90 年代要想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也还必须会用算盘的。如今就小孩别说打算盘,就连算盘的模样都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  露天电影院,这可是6—7—80年代人美好的时光了,记得当长里晚上要放电影时最兴奋的是我们这些长子弟了,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即将成为电影场地的地方放上砖石来占地盘,早早的吃完晚饭后兴匆匆拿上父亲用单位废旧包装木板钉成的小凳子来到之前占的位置前却傻了眼,原先的砖石早被其他的孩子不知扔到何处去了。难免又是一场争执及拳脚。搞得才洗完澡才换上的干净衣裤都脏了,看完电影回家后难免要吃一顿藤鞭,故在有电影在也不去占位置了因为占了也没用,想想打架回家也要被父亲揍一顿,干脆到电影开演时去到没人争的银幕后面看反面电影来的静自在</p> <p class="ql-block">  有人值守道口,随着平交改立交,以及铁路高速化,有人值守道口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在一些支线还保留着。</p> <p class="ql-block">  书报亭,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阅读习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将消失了。人们的浅阅读越来越严重了,以至于刚看过的消息,再看下一条时已交还给作者了,难道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  不知有多少童男在尘土飞扬的街巷里疯狂的奔跑。如今成为大伙梦境中甜美的场景。这小小的铁圈居然出现在发达的大韩民国,不得让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  手织毛衣,你身上有这一件妈妈织的毛衣无论在外再冷,心中感觉都是暖洋洋的。如是女友亲自手织的,在寒冷的冬天你绝对会每天都穿着“幸福牌”逢人便会露出甜美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陀螺,现代的陀螺仪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制造的,这可是当年男孩们最好的玩具,这些陀螺都是自己</p> <p class="ql-block">  粮食扩大器,在吃不饱饭,可是人人的手脚以及脸部都会自动长胖的1960年代。一听见街上彭的一声巨响,空气里立刻弥漫着一股甜甜的香味,口水绝会立即流满衣襟。太神奇了,一粒小小的米粒会变成这么大一颗,体积几乎扩大了一倍。这难道不是粮食扩大器,是什么?你说呢。</p> <p class="ql-block">摄影 Gunawan</p><p class="ql-block">版权作品。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违法必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