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记忆】从戎五十载 难忘战友情

日出扶桑

<p class="ql-block">  八月珍藏着我永生难忘的记忆,50年前,1973年8月总参通信兵在秦岭脚下的西安王曲组建工程指挥部独立汽车营。我当兵经历了汽车营成立到撤编全过程,庆幸的是我们汽车二连保留了。合并了汽车三连和工程一团汽车连,以超大规模编入第一通信工程团汽车连序列。我1970年12月入伍,在部队服役11年,正连职转业。军营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远留在记忆中。八月我到山东寻找战友,大家已经多年没见过面了。</p><p class="ql-block">  乘高铁到潍坊北。战友管从善、丁子平在车站外等候。于志平、王志深得知消息,分别从200多公里外的海阳、淄博两个方向赶到。</p><p class="ql-block">  5人在车站相遇真高兴。相隔近半个世纪他乡见面,大家兴奋的竖起大拇指合影,庆祝这次跨时代的相见。</p> <p class="ql-block">  从左到右:于志平、丁子平、我、管从善、王志深在一起,想说的话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王志深:“跨世纪再相见,真是激动啊。王指导员不远千里从西安来看我们,战友情谊至深至爱。八月火热的天气抵不过战友之间情谊热”。</p> <p class="ql-block">  王志深1973年12月入伍,山东海阳人,汽车二连最后一任指导员,荣立三等功一次。1988年转业。</p> <p class="ql-block">  于志平1973年12月入伍,山东海阳人,汽车二连最后一任连长。后任第一通信工程团后勤处处长,1991年转业。</p> <p class="ql-block">  1984年于志平挑选23名志愿兵及技术骨干,率精兵强将组成汽车三排赴老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周正国已过服役年限仍踊跃报名,超期服役上前线参战。他们能征善战全部荣立三等战功。</p> <p class="ql-block">  1985年三排在821战役中又获集体三等战功,昆明军区为他们颁发奖状及老山、者阴山自卫还击作战胜利纪念章,于志平连续两次荣立三等战功。</p> <p class="ql-block">  王志深认真管理留守部队,创造了全年行驶百万公里安全无事故的纪录。前方、后方捷报频传,功臣群星荟萃,汽车二连荣立集体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丁子平(图12上)1970年12月入伍,山东潍坊人,八班副班长。汽车二连技术最好的驾驶员,连里最艰巨的任务都派他去执行,后任一班长,1978年退伍进公安战线荣立三等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  管从善(右2)1970年12月入伍,山东潍坊人,九班长。1974年8月在秦岭国防建设中连续七天七夜施工会战,荣立三等功。1980年任汽车二连连长、1982年任第一通信工程团后勤协理员,1984年转业。</p> <p class="ql-block">  刘言恩1977年入伍,山东昌邑人,汽车二连文书,后任二班长。他在微信群中看到我们聚会的消息,马上开车赶过来。大家一起在潍坊市“多福饺”饭店吃饺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穿上他带来的“总参工指汽车二连”汗衫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从左到右:于志平、我、管从善、刘言恩。</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于志平开车送我们去烟台市牟平区看老班长孙正武。</p> <p class="ql-block">  孙正武1969年12月入伍,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人,八班长,关心战士,善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有领导才能。全班团结协作,在国防工程中成绩显著,1976年8月八班被评为先进班,孙正武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  当时丁子平是副班长。那时我已经调营部任营部书记了。</p><p class="ql-block"> 一路全程高速,于志平开了2个多小时没休息,路上大家一起回顾汽车二连指战员用汗水和鲜血谱写的传奇故事,比如秦岭、陕南篇,陕北、山西篇,湖北神农架篇,云南老山篇等,几天几夜都讲不完。</p><p class="ql-block">  越往海边跑视野越开阔,空气质量越好。烟台市高楼林立,我们避开繁华市区,在郊外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奔驰,风景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  进小区,我们见到老班长孙正武。在3室2厅带电梯新房,原汽车二连三排八班、九班4个战友合影。战友情谊深似海啊!</p> <p class="ql-block">  从左到右:九班于志平、八班王严明、八班长孙正武、八班副丁子平。</p><p class="ql-block">  烟台市牟平区在海边,海鲜口感好。孙正武爱人买了新鲜的螃蟹,海螺,扁口鱼、大虾、蔬菜等一大堆,在厨房忙起来。孙正武大女儿从青岛赶回来帮厨。</p><p class="ql-block">  丰盛的海鲜真新鲜。这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鲜美的海鲜。</p> <p class="ql-block">  图12是孙正武退伍时的合影,孙正武(下)、丁子平(上)、管从善(右)、我(左)。</p> <p class="ql-block">  我用电脑将这两天刚拍的照片移动,按照老照片的位置对位,你们能辨认我们吗?</p> <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过去了,二连已有不少战友牺牲、病故了。郝成才至今联系不上,过去这么多年,思念之情反而更浓了,大家还在千方百计寻找。</p> <p class="ql-block">  他是我和丁子平的入党介绍人,这么多年我一直留心找,给县退役军人部门打电话,说保密!真是官僚主义啊。好在我在部队笔记本里把郝成才的地址找到了,但县、公社、镇名称都变了,庆幸顾庄村地址没变,2023年8月终于找到人了,郝成才接到电话激动的3天睡不着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西安见到郝成才,真是太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我们分别都过72-75岁了,年轻吃苦受累不觉着,但老了,透支的身体出现各种病。</p> <p class="ql-block">  于志平为了让两个行动不便的老兵同大家顺利见面,亲自开车服务几天,让我们减少了很多转车的周折。</p><p class="ql-block">  烟台适合春夏秋三季生活,宜居性排名全国第一,称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战友们下楼散步,院子吹来阵阵海风,乘凉聊天很舒服,晚上都住在孙正武家。</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离开牟平,孙正武行走较困难,仍坚持送我们一程。</p> <p class="ql-block">  分别时我们感慨万千:几个老战友相距千里,这次能活着见面已经很满足了。但大家还有一个奢望,希望有生之年重返老部队原址,重走秦岭老路。</p><p class="ql-block"> 对于“古稀之年”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的老人不易啊。老话说“70岁不留宿,80岁不留饭”。古稀老人走不了几步山路,这将是一次寻找心中记忆克服困难的军魂之旅,几个老战友约好8月秦岭故地重游。西安的战友、老首长也期盼今年8月“七夕”再相逢。</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前我们曾经驾车无数次在秦岭大山里往返奔波,深深感悟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的博大和壮阔。许多往事像纪录片一幕幕出现,记得都是一张张年轻的脸。一幅幅军车翻山越岭的画面让人魂牵梦绕。</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秦岭近200公里沙石山路要翻越一整天才能走出大山。秦岭路之崎岖陡峭,寸步难行。驾车行驶在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上, 深刻体会到“蜀道难”。当地民谣:"秦岭九重山,路险难登攀。先上秦岭顶,再爬月河山,下了平河梁,才过鬼门关“。</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8月8日立秋,正巧我过生日。孙正武(右)带领我们八班5台车从秦岭顶翻越,海拔约2000米的“秦岭顶”也叫分水岭,是黄河长江及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开车下山休息片刻,我们班拍集体合影。不远是大山深处的沙沟街(广货街镇),周围群山连绵,峰峦叠起。</p><p class="ql-block"> 回首那火热又苦乐相伴的军戎生涯,脑海里八月的记忆愈久弥新,汽车二连“战斗精神”永存。写文纪念汽车二连成立50周年,向“功勋连队”的功臣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注:5、14图为网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