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推广应用情况</b></p><p class="ql-block"> 项目成果为赣东北珍稀树种资源的保护、利用与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并在相关科研院校与研究机构、林业企业及森林资源保护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近3年实现新增产值近5.7亿元,极大促进了区域珍稀树种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推动了林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行业科技进步。</p><p class="ql-block"><b> 1) 资源调查成果的应用</b></p><p class="ql-block"> 《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被广泛参考应用,成为相关研发机构、科研院校及林业企业科研项目选题,资源利用研究,种质收集、保存与新品种开发的来源和依据。成果引起了科技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自然基金、省重点计划及林业创新专项等多个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赣东北珍稀树种主题项目;利用成果,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国内20余家研发机构开展了南方红豆杉、长序榆、赤皮青冈、长柄双花木等40余种珍稀树种的种源选择、育种试验、成分测定、产品开发与濒危机制研究等工作;相关单位建立了20余处的古树群落景点与珍稀树种采种基地及保护地,并分别在赣州、上饶建设了1500余亩的重要树种种质资源库和赣东北珍稀树种资源收集区,共保存108种珍稀树种1824份种质,培育新品种9个,获良种3个。</p><p class="ql-block"><b> 2)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模式及技术的应用</b></p><p class="ql-block"> 项目创建的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模式及技术,1995年被原国家林业部誉为林业分类经营的"婺源模式"在全国推广。原国家林业局2005年7月发布的《2004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显示:全国自然保护小区达到49109个,总面积135万公顷。</p><p class="ql-block"> 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做法,已被广泛采纳和应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把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纳入了生态系统保护的建设重点;江西省计委审批通过的《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2050年)中,要求到2030年建成自然保护小区1万5千个,2050年达到2万个;2016年5月原国家林业局印发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当年8月,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林学名词(第二版)》出版,“自然保护小区”被编入其中。</p><p class="ql-block"><b> 3) 5种珍稀树种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应用</b></p><p class="ql-block"> ①德兴市荣兴苗木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珍稀乡土树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家高新及龙头企业。公司依托研发的福绿紫枫新产品及扦插繁育、高接换冠与厚皮香景观苗培育技术,建有7个现代化育苗基地5千亩和山地培育基地1.65万亩,年生产新品种组培苗40余万株,共培育福禄紫枫及厚皮香地栽与容器绿化大苗200余万株。</p><p class="ql-block"> ②闽楠壮苗培育、高效栽培与绿化大苗培育技术及标准体系,已在江西远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信园林有限公司、江西润和金丝楠种植有限公司和井冈山长郁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重点企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共建有30多个规模化的育苗与造林示范基地,主要应用企业年生产各类大规格容器壮苗近550万株,共培育5-13cm的景观绿化大苗达90万株,营造珍贵用材闽楠纯林及杉-楠混交林8400余亩。全省累计推广造林达20万亩。</p><p class="ql-block"> ③项目研发的香榧栽培标准技术,已在江西绿榧林业有限公司、江西婺源香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三山实业有限公司等全省众多企业得到产业化推广种植与生产。目前,全省主要应用企业香榧种植面积达3万亩,并相继进入产果期,近3年采果量达750万斤,年均实现产值2500万元,预计盛产期可达3亿元。玉山香榧还建成一条现代化香榧加工生产线,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打响了“玉山香榧”地理标志品牌。</p><p class="ql-block"> ④江西佑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山蜡梅繁育、种植、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成药制造国家高新企业。利用山蜡梅繁育技术,公司共培育苗木50余万株,在婺源、德兴建立山蜡梅种植基地与定制药园4043亩,年采收山蜡梅叶达150吨;依托山蜡梅产品制备工艺相关成果,公司组建了江西省山蜡梅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了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和茶剂四条生产线,年实现产值超3000万元。</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经济效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见表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社会效益</b></p><p class="ql-block">①项目开展资源调查形成的系统、完整和较为翔实的技术资料,为当前或未来林木良种培育、从事林木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及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中长期保护与发展规划奠定了资源基础与决策指导。</p><p class="ql-block">②项目创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技术及建立珍稀树种种质资源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区域种质安全,改善了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助力打造婺源“中国最美乡村”的桂冠和推动上饶全国旅游强市的建设。</p><p class="ql-block">③项目开展重要珍稀树种开发利用研究,极大丰富了造林树种资源,有利于珍稀树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p><p class="ql-block">④项目形成的系列专利、标准、产品等成果技术,极大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其持续、广泛应用,将对类似区域珍稀树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产生深远影响和提供成功借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