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伊朗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000年就出现印欧血统的伊朗人,古波斯帝国曾是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史上十大最强帝国之一,雄踞于世界。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朗。在不断的更迭换代中,18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朗,建立恺伽王朝。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1935年改名为伊朗。1978年爆发了反国王运动,1979年4月1日在宗教领袖霍梅尼的领导下发生伊斯兰革命,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一个神权领导下的政教合一的共和国。伊朗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国家,遗憾的是,如今的伊朗人原则上与古波斯人已不是同一个族群。</p> <p class="ql-block"> 波斯波利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二个都城。是一座整体封闭的石头宫殿,宫城始建于公元前518年,前后共建造5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雄伟的宫殿,是万国来朝的圣地。公元前330年被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烧毁,这也许是对波斯帝国曾烧毁雅典庙宇的报复吧。</p> <p class="ql-block">登上拉赫马特山,能俯视全城。</p> <p class="ql-block"> 王宫西城墙的北端是庞大的石头阶梯,宽约4.2米,共有106级台阶。它的东边矗立着薛西斯时代所建的“四方之门”,高达18米。</p> <p class="ql-block"> 建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用巨石搭建的万国门,其工程的浩大、建筑的雄伟,彰显着帝国的威严和震慑,<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span>的人们从这里走过,定会有种敬畏感和压迫感。</p> <p class="ql-block"> 在伊朗,包括波斯波利斯在内,共有世界遗产24处,22处文化遗产,2处自然遗产,足以证明其的历史地位与曾经的辉煌。波斯波利斯的主要遗迹有万国门、大流士王的接见厅与百柱宫等。</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尽管已是残垣断壁,但高大的门楼、精美的雕刻、完美的工艺仍彰显着古波斯帝国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宫殿墙上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神兽</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石柱是撑起这片建筑的脊梁,他们在那矗立两千多年,俯视着这座城市历史的变迁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波斯花园,具有浓烈的波斯化特色,在波斯人心目中,水和绿荫对于地处干旱沙漠的伊朗,能够营造出庭院中一小片绿洲,尤为珍贵。水源交叉的喷水池,是天堂的象征,他们认为天堂就是潺潺流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花园,这种理念也影响着后来基督教的伊甸园之说。</p> <p class="ql-block"> 亚兹德城的阿米尔恰赫马格广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尖尖的高塔为宣礼塔,用以召唤信众适时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设拉子的街头</p> <p class="ql-block"> 莫克清真寺被誉为全世界最优雅、最上镜的清真寺之一,因内部大量采用粉红色瓷砖装饰也被称作“粉红清真寺”。莫克清真寺始建于1876年, 完工于1888年。除了传统清真寺建筑的典型特色,还有其大型彩色花窗,这种彩色玻璃在伊朗虽然很多,但像莫克清真寺这样大规模集中的,绝对属于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 早上随着太阳升起,清真寺内五彩缤纷的玻璃被阳光照射后,整个粉红清真寺绚丽多彩,使人如同置身在一个万花筒的感觉。因此,每天都有人提前半小时来排队,争取早上的7点到9点半一缕朝霞透过彩窗斜射进大厅,任凭绚丽光影洒在身上,留下美丽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公元前四五世纪,多次成为王朝首都,人口最多时达60万人,伊玛目广场号称世界第二大广场,城里有许多清真寺、宣礼塔等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伊玛目广场是伊斯法罕的象征,广场的中央有一个很大的喷水池,旁边有两个重要清真寺:伊玛目清真寺和谢赫·劳夫清真寺,北边是著名的伊斯法罕大巴扎,西边是六层楼高的阿里卡普王宫。</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伊斯法罕最著名最漂亮的双层拱桥,横跨扎因达鲁德河两岸,始建于1599年,它即有着桥梁的作用,还发挥着水坝的功能。我们是四月到来的,河水已干涸。</p> <p class="ql-block"> 入夜后亮灯的三十三孔桥如一道彩虹在黑暗中闪烁,这里成了人们夜游纳凉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亚兹德的火神庙——拜火教的教堂,因庙里长明着代表光明的永远不灭的圣火而闻名。拜火教曾经是史上最大的宗教,如今已没落了。</p> <p class="ql-block"> 聚礼清真寺,也叫礼拜五清真寺,始建于十四世纪,筑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也是第一座在萨珊王宫的四庭院布局调整建设的伊斯兰式建筑。做礼拜时,这里乌压压地挤满了人。</p> <p class="ql-block"> 偌大的清真寺里人已散尽,只有她还在那里,她在祈求什么呢?愿真主保佑她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 伊朗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98.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按伊斯兰教的老教规,妇女是没有地位的,女性一年四季都要用黑纱裹头面,仅露出眼睛,披着一身到脚踝的长衫,如果不这样穿,便被认为她伤风败俗,身体便会从此变得不洁,稍有不慎便是一顿毒打。现在此习俗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不过头巾还是要裹的,可以是红的、花的,可以不穿长衫了。</p> <p class="ql-block">情侣?夫妇?放飞自我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 儿童是天真无邪的,对未来他们一无所知,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 大大的眼睛里,饱含着纳闷、疑惑和泪花,他在担心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父与女——真像!</p> <p class="ql-block">摘玫瑰花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手工制作铜餐具的工匠</p> <p class="ql-block">伊朗有人口8504万,文盲约900多万,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女性读书的人更多了。</p> <p class="ql-block"> 伊朗为欧亚混血人种,鼻梁高,深邃的眼睛,立体的脸庞,满眼都是美女。</p> <p class="ql-block"> 伊朗的学校执行男女分校。</p> <p class="ql-block">老师也是女的,不能混搭。</p> <p class="ql-block">德黑兰的晨,德黑兰伊朗的首都,位于厄尔布尔士山南麓,北高南低,海拔1200~1900米(东北约70千米处的达马万德峰海拔5671米,是伊朗最高峰),在德黑兰就可以远眺雪山。</p> <p class="ql-block"> 古列斯坦王宫——是一个庞大的王室官邸建筑群,建造于1865年,有17处宫殿、博物馆和其他建筑,是伊朗首都德黑兰最古老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从恺加王朝到巴列维王朝,古列斯坦王宫一直由伊朗皇室居住,宫中集华丽的宫殿,宁静的水池和优美的花园为一体,是波斯人的心目中的天堂了。</p> <p class="ql-block">殿内装饰豪华,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明镜殿是最精华的地方,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当你对着镜子时,里面会呈现出多个自己,层层叠叠,好不神奇,据说对着镜子祈祷特别灵验。</p> <p class="ql-block"> 自由纪念塔 ,融合古代萨桑王朝建筑风格与伊斯兰建筑风格,1971年为了纪念第一个波斯帝国创立2500年建立的纪念碑。这座建筑代表了当代伊朗精神,如今已成为德黑兰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匆匆十天的旅程,走马观花,对伊朗仅有一个肤浅的了解 。在神权统治下的人们 特别是年轻人,更希望开放、改革、接受现代化,走向世界。在街头可以看到麦当劳、汉堡的店铺,精明的生意人更愿意以美元做交易,女性们撩开了头上的面纱,平等、自由、和平之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