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北极村

行走的骆驼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王景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p><p class="ql-block">离开呼伦贝尔的首府海拉尔,坐火车在齐齐哈尔换乘到达漠河,从火车站有直达北极村的大巴车,经过25公里的高速,很快即可抵达目的地。我们是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漠河的小导游,他直接联系好了车把我们送到了北极村。接站的司机叫韓莉,是小导游的姨妈,他们这里的各种经营都是家族式的,搞旅游的,搞民宿的,搞饮食的等等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的,以便于相互照应,总之在漠河己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旅游服务产业链。</p><p class="ql-block"> 小韓很健谈,在车上除了介绍了旅游景点,还谈到了1987年5月6日的大火。大火一直烧到了28天,近一个月的大火从黑龙江边向西一直烧到塔河,无情地吞噬了三个林场,不但烧光了林木,催毁了村庄,甚至漠河市区也被烧得一塌糊涂,人们都被疏散到了江边河畔,但据官方公佈的仍有200余人葬身火海,伤者更是无法统计。那年韓莉17岁,她亲眼目睹了大火的残烈和灾后的悲凉,那个因吸烟而引发灾难的村民被判处了无期徒刑,为当地的消防工作敲打着警钟,如今村里的防火意识很强,任何人不得在室外吸烟及明火,而且对违规者的处罚也是极严的。</p><p class="ql-block"> “故名思意,“北极村”即中国最北的村庄,地处北纬53度33分30秒,有“金鸡之冠”、“国之北极”和“不夜城”的美誉。由于高纬度的关系,冬天寒冷,曾创下负53度的极寒纪录。冬天寒冷夏季凉爽是北极村的气候特点,住下的6月9曰当晚,我看了天气预报,北京是35度,而这里只有26度。到了北极村,自然要看日出,凌晨二点起床,匆忙赶到江边的“极星广场”,广场上已人头攒动,看了一下手机,气温已降至7度,虽然穿上厚外套,仍冻瑟瑟发抖。想到京城热浪中倍受煎熬的乡邻,我甚至有些沾沾自喜了。这里晚上八点半太阳才落山,日出时间为凌晨三点多,如果在夏至的“白昼”,日落至日出仅隔一个时辰,落日的霞光尚未散尽,日出前的晨辉就已染红了东方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小村邻靠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曰出前的江面上浓淡相宜雾气在随风飘动着,为对岸黑黝黝的森林蒙上一屈神密的色彩。太阳在人们的翘首中出来了,由于这里空气的纯净,旭日並不像我们常见的那样柔和浑圆的桔红色,钻出方层就是耀眼的辉煌了。</p><p class="ql-block"> 太阳越来越高了,滿载游客的船只在江面上游弋,当然是不能越过江心线的,因对岸的丛林里正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边。漫步走回我们下榻的民宿,联接wLAN时,显示的宽带名称为“岳红农家院”。为便于观光车停靠,村中设立了若干站点,“岳红农家院”在十三站点。门口笼子里的狗汪汪的叫了起来,不知是对我们的欢迎还是恐嚇。小院清静而优美,屋前是种滿各种菜蔬的园子,简易的塑料棚里,绿油油的秧上挂着顶花带刺的黃瓜,主人说,我们这儿是不抹激素的,用革豆蒸熟泡水做肥料,绝对的纯“绿色”。摘下一条递给我们,吃起来滿口生香,在临走的时候,我们又特意的买了几根在路上解馋。进得屋内,是宽敞明亮的几间客房,墙壁和床铺洁白无瑕,房间设施一应俱全,对于旅途劳顿的我们倍感舒适而温馨。主人是婆媳俩,热情的嘘寒问暖,忙的团团转,让人颇有宾至如归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北极村历史不算攸久,清代才有人居住,到现在也就三百余户人家,与一位与我同岁的老汉聊天时得知,他的父辈为躲避日冠,1938年才从山东的潍坊逃到这里的。老人年轻时靠打渔维生,如今,已经不让捕捞了,因为人们一不留神就可能越过江心线,被对岸逮了去,如果是游客抓住了罚款了事,如果是当地人可就要坐牢了。</p><p class="ql-block"> 离开“北极村”,即驱车北红村。该村同样隶属于北极镇,距北极村102公里的黑龙江上游,中俄交界处,北纬53度33分,是中国最北端的村级行政区。北红村三面环山,黑龙江由西向东从村北穿过,人口约320人,俄罗斯后裔占到了40%以上。bh而且的人称他们为“二毛子”,而他们自己並不觉得难堪,十月的还在客栈招牌上注明“混血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俄罗斯“大列巴”远迈闻名,据说是我俄罗斯传统的制作工艺,为此外们专门买了一些,准备带回北京,可店主说他们的“大列巴”不含防腐剂,带不到北京就长毛了,于是只好赶紧果然到了返京的火车上就发现生了霉斑,直吃得我们一个个头大,听到“大列巴”就返胃。</p><p class="ql-block"> 据村里人讲,他们村才是真正的“北极村”,比北极村更靠近北极。为此我特意“百度”了一下,果真北极村处于北纬53度29分,而北红村是53度33分,距离上相差5公里。不过我认为,这只能得益于北极村人有远见,先下手为强,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远扬了,木已成舟,如之奈何?其实,都隶属于北极镇,又相差无几,一般到了北极村就都要光顾北红村,何况北红村有“龙江第一湾”,有“北红哨卡”,有“大列巴”,还有那么多“混血儿”……又何必非要争个高下南北呢?</p> <p class="ql-block">人们凌晨三点就到了江边,在只有7度的寒风中等待着迎接我国的第一缕阳光。</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小景</p> <p class="ql-block">老人的父辈于l938年从山东逃难来到1北极村定居,以打渔为生,如今黑龙江禁渔,早就不打鱼了。</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的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大兴安岭大火照片。摄于漠河大火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