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基学校(之一)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p class="ql-block">位于下坪的大基学校教学楼,摄于2023年4月16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来到下坪,走进大基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由石块砌墙设有六个教室的二层楼,位于该建筑物前的左侧竖立着一尊雷锋塑像。顿时,我百感交集,与此同时,亦陷入沉思。</p><p class="ql-block"> 我感叹时光流逝太快。忆当年我曾是大基学校的一名小学生,1970年春季入学就读一年级,1975年7月念完五年级而小学毕业,当年9月前往南阳学校读初中、高中,1979年7月参加高考而跳“龙门”,成为大基大队经高考而直接升入高等院校深造第一人。同年,我的十年同窗好友张起泉成为大基通过中考而直接升入中等专业学校深造第一人,张起泉也由此而跳“龙门”。这“两个第一”似双响炮,在大基引起轰动,街头村尾纷纷热议。在大基学校我度过了人生至真至纯少儿五年半的金色时光,而今两鬓染霜,头顶闪亮,黑白相间,毛发稀稀,为父当爷,正好一甲子,虚岁六十一,即将正式退休而步入人生学习与工作之后的第三部曲——退养生活阶段。</p><p class="ql-block"> 我感叹环境变化太大。伫立学校操场,我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四周却是杂草丛生,一片寂静。据了解,因为学生数太少,2008年7月大基学校被拆并到了南阳中心小学,此后该校舍被闲置进而撂荒。若大的村庄,全村户籍人口两千二百多,为当时的南阳公社或现今南阳乡中最大的,居然没有一座小学,哪怕办所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小学校也指望不上,我不知道这是基础教育的缺失,还是对义务教育法与相关实施细则及规定的过度解读与执行的偏差?于是,至今我仍然对大基学校“变化多端”到这一境地而有些想法。</p><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不妨从大基学校校址的“变化多端”、薛永霖老师与成功开办的初中班、速描几位长期在学校工作的校长这三个方面述说大基学校。</p><p class="ql-block"><b>第一部分 从大基学校校址的“变化多端”说起</b></p><p class="ql-block"> 先回顾解放前的大基学校。据现已85岁的胡明发老先生(生于1939年)回忆,大基学校只能称大基学堂,为私塾,建国前设有的。1949年前,胡明发曾于9岁、10岁即1947年和1948年就读该私塾,仅有胡家善一位老先生为授课老师。我的母亲多次给我讲起她小时的读书情况,说她8岁(即1946年)上了一年学,学堂就在资寿寺,由胡家善一位老师教书,上午上两堂课,第一堂由老师讲授,第二堂则写字,下午则重复上午的内容,但第二堂有时会增加猜字迷等,全年只交五元学费和五十斤谷子即可。母亲说她当时的同学有十来个,如谢秀姬(林乾河的母亲,为竹山村人;林乾河生于1965年,2006-2009年为村委会主任,2015-2018年为村党支委书记)、林增球(88岁,生于1936年,为南阳乡人民政府退休干部)、吴洪湘(生于1937年,其二儿子为吴集坤,集坤为林坤望的大妹夫)、林增汉(85岁,生于1939年,为大基村医生)、吴水娣(为陈宗明兄的岳母,后嫁到西坑村)等等。母亲还说她们当时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本带三字经的书作为课本。这些正好与林增球的回忆相吻合。2023年4月16日,林增球在原大基供销社现为黄水生开设的食杂店前的室外椅子座歇休息,边回忆边说,他11岁在资寿寺的学堂读了一年书,由胡家善发给课本《人之初》并给他上课。第二年,由于家里原因林增球无法上学,14岁那年开始放牛,解放后,于1955年林增球20岁入伍当兵。</p><p class="ql-block"> 不妨讲讲胡家。据说,胡家善老先生是李联群的外公(李联群生于1946年,曾于1979年至1982年任大基大队的大队长),大基村现年83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数都还记得胡先生,不少人也能说出胡家善的小名。他是胡明发的堂伯伯,即胡明发父亲胡家乐的堂哥,而胡家乐的父亲胡祥光则是个秀才。作为秀才的胡祥光是大基村近代史中唯一口口相传的人,也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秀才,我以为沙县志或延平府志等文献史料中应有所记载,因为更早的陈宗诰及其子女有关这方面情况在相关文献史料中均有记载与反映。限于时间,考虑到又不是本篇讲述的主要内容,因此有关胡祥光秀才的情况不属于本篇考察之列。</p><p class="ql-block"> 1977年正月,我专门到胡家乐的家里即大基茶安吃过春酒,胡家乐夫妻为人温和,讲话慢条斯理,让人感到亲切友善。因为胡家乐的孙子胡永华与我同龄,是我的同班同学。上世纪八十年代,胡永华结婚时我和林坤棒特意步行翻山越岭到南坑仔公社茶坪大队祝贺道喜,胡永华现住宅为大基中村45号,与其叔叔胡明发是邻居,仅一墙之隔,均为原下胡厝的占地(因新村建设时拆旧建新)。应当说胡家乐的祖父和父辈是很有才干的,胡家是家大业大,大基木榨的榨油作坊和水车碓就属于他们的。据沙县志记载,明代和清代,大基的胡氏茶庄闻名遐迩,在张卿雄和官发松编著的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和海峡文艺出版社于2017年12月出版的《沙县茶志》中还多次提及大基胡氏茶庄。</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9日我再次前往胡明发的现住宅,当我问及胡氏茶庄时,他确认了此事,并指出其原来住的大基茶安就是胡氏茶庄的具体地址。胡明发说,他少年时他爸爸还给他多次介绍去茶青和烤茶等的工具设备及坊间,他祖父的父亲就是在此开办胡氏茶庄的,并由此发迹而后花巨资建造了可供两百余人居住的下胡厝。下胡厝有主房、两边厢房、两口天井、前厅前屋,仅前门用青砖铺地的大坪就比上世纪七十年代土堡街学校的操场还大得多,附建了一座土堡,整个下胡厝四周的围墙约2米高,围墙的正大石门前是一条用天然鹅卵石铺就的3米宽过道,路边一侧是河水淙淙流淌而过。在我儿时记忆中,下胡厝为大基最好也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我的伯外婆就住在下胡厝,我的儿时小伙伴胡金旺也住此大厝,曾经这里是我和胡金旺荡秋千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有关大基胡家乐算是有文化的一辈人。应当说明并给予纠正,我这几年所讲清代胡氏茶庄所在地称为大基茶安,为本地话的译音,系有误,准确无误的讲应为“茶行”或即“大基茶行”,以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好。</p> <p class="ql-block">胡明发先生,摄于2023年4月19日</p> <p class="ql-block">为吴集金(右)和胡仁茂,于2023年4月16日摄于大基黄水生食杂店大门前。</p> <p class="ql-block">位于下坪的大基学校雷锋塑像</p> <p class="ql-block">大基学校教学楼前的雷锋塑像,摄于2023年4月16日</p> <p class="ql-block">叶燕仔老师,左为吴祥源,摄于2023年4月22日</p> <p class="ql-block">陈云铨与叶燕仔老师,2023年4月22日摄于叶老师的沙县城北新村住宅大门前。</p> <p class="ql-block">  回过头来,聊聊解放后的大基学校情况。建国前后的三年,即1949年资寿寺的私塾停办,解放后初期即1950年1951年大基无学堂或学校,直到1952年才开办。有的人认为办学简单,其实情况并非如此,需要人财物校舍等设施条件。要有人——老师、要有场所——教室或校舍、要能给老师发工资或提供吃住、还要有教材等等,以上条件缺一不可。当然还得要有生源,应当说生源问题偏小。做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大家普遍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每个家长对儿女们所寄予的最美好愿望,它成为家家户户的共识。大基人最忌讳: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我曾多次听到七八十岁的乡亲讲: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你还指望他能做些什么。话糙理不糙,这话说得是多么的简朴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的的确确,没有文化、文盲、无知是非常可怕的。</p><p class="ql-block"> 1952年,大基学校第一次招生并开办,任课老师先是游发增(木科村黄坑头人),校址为土堡街东边一座旧房屋开辟出的一间教室,第一位学生为徐维辉,个把月后来了第二位学生叫黄开旺,随后又来了林增汉等。之后,因该教室所在房子太破旧而被拆除,学校教室被搬迁到资寿寺近一年。此时,任教老师为黄世清,任课老师就暂住在资寿寺的房屋,达数个月之久。后来,徐邦韶到大基学校任教,徐邦韶老先生为夏茂人,此时的学生主要有徐维辉(生于1943年,其大儿子徐国武为老挝中国总商会理事长、湖南炫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开旺(生于1942年,其三儿子黄祖煌之子黄秋铭现为大基村医务室医生)、林增汉(生于1939年)、张家球(其二儿子为张起泉)、黄开桂和罗香澜(二位为黄祖锋的父母亲)等。其中的黄开旺和徐维辉两位于1957年前往南阳小学读五六年级,黄开旺还升入沙一中读初中,直至1962年7月毕业。1953年是大基学校开办的第二年,主要有林乾明、范金发(生于1941年)、胡明稳(生于1939年)、胡洪坚等十来位学生。之后这四位于1958年在南阳学校读五六年级,范金发还于1960年到沙县城关读初中,但未完成学业。第三年招生,即1954年秋季,入学的有十余人,但1959年9月到南阳读五六年级的仅有李联群、胡洪禄(生于1945年)和张世添3人。</p><p class="ql-block"> 到了1955年大基学校有李占超、黄长汉和谢兆奎三位任课老师。其中黄长汉为本村人,谢兆奎为竹山村人,而李占超为沙县城关人,系大基村胡家的女婿,是李联群的父亲。老师人数的增加,表明学校学生总数在不断增多,意味着大基人开始重视子女的上学与教育,这种变化和情况令人无比欢欣鼓舞。</p><p class="ql-block"> 1953年底和1954年间学校由资寿寺移到土堡前的一座为邓家的旧房屋上课。在土堡街西南,1965年位于陈震標(其大儿子为陈家旺)新建住宅的西侧,李厝北侧、徐厝东北侧,学校西南边和北边各有一丘稻田,一丘稻田紧连徐厝,另一丘稻田靠土堡前,两丘稻田均为第八生产小队的,一条林业公路将两丘稻田分开,一头通向土堡街,另一头通向下胡厝的石拱桥。由此大基学校的具体地址二十余年不变而延续至1976年秋冬季。这是大基学校第三个办学的具体地点。</p><p class="ql-block"> 据几位80多岁老人的回忆,邓家的该旧屋原为二层木制结构房子,当时系邓金玉哥哥的老婆一人居住。学校教室设在此地后,校舍历经两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因为火灾而重建。为何会引发火灾?据说是邓金玉的嫂嫂年纪大,冬天取暖烤火用火不慎导致的,房屋虽然被火烧,但不太严重,仍可居住,然而却不宜再做学堂用。因此,利用放假,当时的大基大队筹备并出资建成由四间教室组成的一层房屋,这才成为真正意义和名副其实的校舍。这是大基学校的第一次变化,可谓旧貌变新颜!</p><p class="ql-block"> 有关火灾一事,徐维辉所说与黄开发讲的基本一致。在我问及是何年发生火灾的具体时间点上,许多人已不记得。根据黄开发所言,结合叶燕仔老师在大基学校任教情况,再综合吴集金、胡仁茂、林坤望、陈宗明所作的回忆,可以确定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由此猜测与初步推断为1958年前后发生的。</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2日,我走访了黄开发,他很高兴说起他读书时及其父亲黄长汉老师的情况。黄开发出生于1949年,13岁起未再续读而参加生产队劳动。正是他在读小学期间发生了火烧学校一事,但他已不记得准确的年份,当年他父亲就在学校教书。4月23日,在老同学吴祥源的指引下,我拜访了年事已高的叶燕仔老师。叶老师对于我突如其来的到访既感到意外,当我说明来意后她又格外高兴。叶老师给我的印象是热情,为人温和,说话慢条斯理,容易接近。叶老师现年81岁,生于1943年,当时她和她的丈夫黄道林老师一起在大基学校教书,任教时间为1962年至1964年,正是给陈宗明、林坤望、黄水生、李联煌(为李联群弟弟,曾当过赤脚医生、任村委会主任,为政府乡镇干部,现已退休)所在的一年级上课,至今叶老师对陈宗明这位学生还有些许印象,叶老师回忆说她任教时大基学校是已新盖好的校舍。对此,胡仁茂的回忆也给予说明,他生于1953年,1960年秋季开始读书,还上了一年的幼儿班,接着读小学一年级,1965年7月读完五年级,之后他未能继续完成学业而参加生产队劳动。</p><p class="ql-block"> 吴集金多次回忆,主要情况与上述趋于一致。吴集金说,他生于1948年,今年已76岁,1962年7月即15岁上半年在大基学校读完了五年级课程,同年9月前往南阳学校继续读六年级。虽然因其它事项导致他没有完成学业,但他对学习始终抱有热情,为人向上向善,因而也感染着我。他的小弟吴鉴水(生于1967年)为大基小学1978年7月的毕业生,1981年南阳学校初中毕业后,直接考入沙县一中读高中,1983年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深造,1987年考入华南理工学院(现称华南理工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已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个名不虚传的从大基学校走出去的天之骄子。</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变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拆除旧校舍,在原校址上重建。也就是大基大队新建了一座由两层共六个教室的砖木结构的教学楼。结合当时的实际,只用了四间教室,二楼靠陈家旺宅子的另两间改作学校综合办公及部分老师住房卧室用。在我儿时的记忆和印象中,这两间分别改成了“两式一厅”,先是将三个小房间作为老师的卧室,所谓的“一厅”为公用,其中的“一厅”即用于放置体图美等教辅材料或教具及设备,如篮球。罗光健老师在任教时手风琴和脚踏风琴也堆放在那里。另“一厅”则摆放较大桌子供罗老师写毛笔字作宣传标语或画画。记得当时罗老师写的毛主席语录就张贴在大队部礼堂舞台的两侧,内容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有一小间,平时是可以上锁的,放的是课本教材或其他重要器材等等。此时,学校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室的黑板是固定在墙面上,不再是旧式的可随时移动的木板制作而成的黑板;还有篮球场和成套设备乒乓球。篮球场的投篮架柱子的两边还种有两棵小柳树,春季柳枝随风飘动,好像在向学童们招手,欢迎他们来学校上课、学知识。另一侧还有一个沙坑,供学生跳远和跳高之用。不用说,还有一个可容纳百余名学生作课间操的操场。1973年底,开挖掘出一口水井后,沙坑位置小了些,但并未影响到学校原有场地的使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大基村“两委”重视教育工作。图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与学校全体教师欢度“第六个教师节”。</p><p class="ql-block">第三排:范宗方、叶秀珠、张春娣、林金秀、林玉清、游银清</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官发生、孙兴明、林永流(村干)、林乾贵(村干)、李联煌(村干)、林乾荣</p><p class="ql-block">第一排:黄秀华、陈清姬、黄秀琴、罗文娟</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中,土堡街这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教学楼建成于1969年底。记得我正式就读小学一年级时,是春季开学,我是在一层西南侧的教室上课的,该教室的里边墙就挨着李厝家的大坪的。第一学期许多新同学的家长来还送来爆米花,香喷喷的爆米花溢满心间,当时真的十分期待有新同学到来。当年全班同学超过40人。当年放暑假期间,于农历七月初,我父母亲给我做“七夕”,设宴款待前来道喜的七家亲戚,无比热闹。我成为其中的主角,似乎从那时开始演绎我的七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9日,我特意到大基找到黄祖新老师(生于1959年),他轻松而又愉快地回忆起土堡街的砖木结构二层校舍投入使用的时间。黄祖新曾于1977年9月到1980年初在下坪学校任教。他读小学期间正好见证了土堡街学校拆旧盖新这一历史过程。黄老师说他读三年级时是在大队部礼堂作教室而度过的,新校舍落成后,他在新教室读四年级和五年级,之后于1972年春前往南阳学校读初中。1975年秋季黄祖新升入高中,于1977年7月在沙县三中完成高中学业的。这与杨幼兰老师的回忆相一致。杨幼兰老师(生于1957年)的父母亲曾于1969年12月下放到大基,她的父母亲带着他们的五个子女共七口人到大基,被安排在当时的第八生产小队,他们暂住在土堡前林家旧房屋里。杨老师清晰地回忆说,1969年12月她全家到大基时新校舍已建好。她曾于1976年9月至1980年底在大基下坪学校当老师任课,于1981年1月荣调福州铅笔厂工作,现已退休多年。</p><p class="ql-block"> 其实,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上下课钟声。上课或下课是以敲钟声为准,在我的记忆中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新教室投入使用后,当时是用一段长约80公分的铁轨悬挂在二楼走廊的横梁上,由老师或指定高年级的学生拿着小铁锤来敲击的。上下课的钟声铿锵有力,悠扬的声音能传到方园几十米的地方。这与之前的手摇式的上下课的铃声不一样,摇铃是可移动的,但声音较小。据多位兄长介绍,解放初期,学校上下课没有铃声,只凭老师看钟点确定,还有一个时期是采用吹哨子,这与当时的条件及学生不多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就是在新落成的砖木两层教学楼的学校里读书,时间达到五年半,直至小学毕业。应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至少比我们大基的兄长们来得幸运些,因为有如此优越条件的学校,是我的父辈们及兄长们所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学校的老师基本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生,科班出身,中规中矩。即便是1969年福州来大基插队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给我们上课,当我们的老师,也都是可以胜任的。他们均为福州名校的高中学生。其中就有第五生产小队的知青刘耀华老师给我所在班级上音乐课,教唱《东方红》《我爱北京天安门》《火车向着韶山跑》等等,至今想起或哼唱起来仍让我感到有阳光般的温暖——生活充满着阳光,更觉得生活不能缺少歌声。再如,知青陈冰妹老师来给我所在的班级代课,期间让我们猜字迷,说“草木中间现一人”打一字,叫我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新学期伊始,大基学校校址从位于土堡街而搬迁到下坪,现为下坪2-3号。它为大基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处校址。从最早的开办点即现为大基中村168号,到第二处位于资寿寺的学堂,再到第三处校址土堡街,现为大基中村24-27号。</p><p class="ql-block"> 学校迁入下坪后,第三处校址所在的砖房校舍已被闲置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新村建设需要,被村部作为新村建设用地而被纳入统一规划。据了解,该校舍于1991年被拆除,屈指可数,该校舍前前后后存在了23年,成为我远去的乡愁,她变成了我脑海中的学校。对于我来说,她没有随风飘逝,尚未远离,当时的欢歌笑语和朗朗书声依然萦绕在我的耳边。第三处校址现为四户村民房屋,他们于1992年迁入新居。这四户民宅的客厅所在位置即为原先学校的部分操场,房屋其它用地包括厨房占地均为原学校一楼的三个教室用地。恰巧,陈家旺位于土堡街的老屋紧挨原学校食堂一侧地基所用的青砖如今还保存完好,正好就是陈家旺现有新宅的屋后,且其老屋尚保留着旧洗澡间两面红砖墙,那些青砖似乎见证着土堡街老校舍东南侧的这一切。若没有留存陈家旺土堡街老屋地基的青砖,则难以辨认出土堡街砖房校舍的准确位置。</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将学校迁入下坪2-3号?按当时的说法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大基大队资金较为雄厚,更由于大队领导目光远大,果断决定出资新盖校舍。在下坪原有一栋石砌的两层房屋,本来是作为插队知青住房的。随着知青的陆续上调与返城,那房屋闲置在那里,没有发挥作用。于是,在它的东侧又盖一幢两层的、有六个教室的石砌的教学楼。这样,形成了教室、办公室、学生活动室和教师宿舍等齐全的学校设施。1976年初新落成的教学楼,为学校迁入下坪提供了良好条件。二是当时大基小学生数不断增加,原来的校舍已容纳不下。</p><p class="ql-block"> 从另一个方面讲,学校搬迁到下坪,为大基学校开办初中班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也可以说学校迁入下坪的最成功之处就在这里。很显然,如果学校没有迁入下坪,就根本无法创办初中班。</p><p class="ql-block"> 顺便再说一点。那就是我所关注的有关上课铃声方面的问题,吴祥源老校长说,下坪学校上世纪末开始就使用电铃了。即事先输入并储存上下课时点,而后依据规定的时点响起上下课铃声。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到现代的产物。上课敲铃声的变化,也充分反映并折射出社会变迁与时代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建国后大基学校办学经历了四个校址,或称为“五次蜕变”——其中土堡街老校舍三次。如果从解放前的1946年算起,虽然四个校址不变,但校舍的蜕变应称为六次,据此说大基办学地点“变化多端”则一点也不夸张。(起草于2023年3月21日,写于2023年4月16日,修改于2023年7月30日。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胡明发先生,摄于2023年4月19日</p> <p class="ql-block">为土堡街的旧校址,现为大基中村24~27号。</p> <p class="ql-block">为大基中村168号,原为解放后大基学校开办时的校址。</p> <p class="ql-block">空地为土堡街原学校操场</p> <p class="ql-block">右为吴集金,左为胡仁茂,于2023年4月16日摄于大基黄水生食杂店大门前。</p> <p class="ql-block">中间水泥路为原土堡街</p> <p class="ql-block">大基资寿寺,为解放前的学堂,私塾。解放后也曾作为大基学堂。</p> <p class="ql-block">左边房屋为土堡街学校原教学楼地址</p> <p class="ql-block">资寿寺全貌。当时的学堂就设在最里边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左边青砖为土堡街学校老师厨房和餐厅地址</p> <p class="ql-block">位于下坪的大基学校原教学楼东侧</p> <p class="ql-block">为下坪的大基学校原教学楼东边墙上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p> <p class="ql-block">位于下坪的大基学校原教学楼背后一侧及围墙</p> <p class="ql-block">位于下坪的大基学校教学楼一角,摄于2023年4月16日</p> <p class="ql-block">位于下坪的大基学校教学楼的楼梯口,墙面上张贴着小学生守则,摄于2023年4月16日</p> <p class="ql-block">为下坪的大基学校原教学楼二楼的三个教室及走廊</p> <p class="ql-block">为下坪的大基学校原教学楼一层三间教室</p> <p class="ql-block">为下坪的大基学校原大门旧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