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仰望历史的星空,总有一些名字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无比璀璨,永远闪耀于史册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卢仝故里吟茶歌</p> <p class="ql-block"> 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的村头,立有一块石碑“卢仝故里”。</p><p class="ql-block"> 村子里有个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济源期间,日军扫荡到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时,带队的日本军官对村头石碑产生了兴趣,叫过翻译官来询问,当得知这块碑上书写的是“卢仝故里”后,立即整肃军服、军帽,恭恭敬敬地对着石碑鞠了三个躬,然后带着日军绕村而过。卢仝故里的村子,因此避免了一场惨祸。”</p><p class="ql-block"> 唐代才子、茶道宗师卢仝的《七碗茶歌》以及华夏茶文化的强大力量,竟能在千年之后,使凶残的侵略者躬身而退。</p><p class="ql-block"> 卢仝的《七碗茶歌》:</p><p class="ql-block">“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p><p class="ql-block">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p><p class="ql-block">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p><p class="ql-block">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p><p class="ql-block">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p><p class="ql-block">蓬莱山,在何处?</p><p class="ql-block">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p><p class="ql-block"> 这茶歌中意境,细品,美极!</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奔忙在工作的路上、生活的路上,难得行走于通往远方的路上。让我们:身忙柴米油盐事,心伴清风明月旁。虽为凡尘一俗子,有《七碗茶歌》,也能寻静谧一隅,心存逍遥意,饮茶乘风起。</p> <p class="ql-block">2.皇城相府陈廷敬</p> <p class="ql-block"> 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成为旅游热点打卡地,是一代名相陈廷敬在福泽后人。</p><p class="ql-block"> 游览了皇城相府,更想追追剧《一代名相陈廷敬》。</p><p class="ql-block"> 一位千金过手,不留一文的人。只留“清白”两字做家训。</p><p class="ql-block"> 一位被康熙皇帝高度评价的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p><p class="ql-block"> 一位为了完成《康熙字典》的编纂,率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夜以继日,白发苍苍、伏案躬耕的人,感动了夜巡的康熙为之泼墨挥毫亲题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p><p class="ql-block"> 一生为官,得后世无尽赞誉的人,“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p> <p class="ql-block"> 3.郭峪古城汤帝庙</p> <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口口相传的故事里,无论是商汤祈雨还是商汤灭夏,商朝的建立者——成汤,都是勤俭、爱民的典范,正义的化身。在商朝的开国都城——阳城,据说有一百多座汤帝庙,是阳城的老百姓为了感谢他、纪念他,在各地都建有汤帝庙。在郭峪村的这座汤帝庙,就是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至今香火不断。这也正反映了中国古代史的主题:得民心者得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