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天津朋友来冰城哈尔滨走亲访友会朋友,我们都是当年在北大荒战天斗地的知青战友,七十开外的五零后。年纪大了更要迈开腿、管住嘴、少喝酒、多走走。漫步中央大街,畅游异国风情的伏尔加庄园,打卡圣·索菲亚教堂。收获满满,悠闲快乐避暑美哉美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伏尔加庄园坐落在哈尔滨近郊阿什河畔,占地60多万平方米,是以哈尔滨历史为依托,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中俄文化交流基地、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莫斯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庄园倡导“有文化才能长远,有品位才有价值”的经营理念,复建的圣尼古拉教堂、江畔餐厅承载着老哈尔滨人的记忆;彼得洛夫艺术宫、普希金展览馆提供了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伏尔加庄园是一座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林,有众多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闻名的有彼得洛夫艺术宫、巴甫洛夫城堡、俄罗斯商品店、伏尔加宾馆等,游玩的项目众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哈成路16公里处,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是一个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是完完全全充实着异域风情的庄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复建的艺术馆原型曾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圣尼古拉大教堂。该教堂是哈尔滨历史的见证,是木质建筑艺术园地的精品,是哈尔滨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 建,俄罗斯人进入哈尔滨,东正教也随之而来。圣尼古拉大教堂于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春动工,至1900年12月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感受梦幻般的伏尔加之夜园区必游五大展馆:圣尼古拉教堂中心位置的圣尼古拉教堂,是世界木质教堂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且全部榫卯结构一颗钉子都没有。见证了百年哈尔滨的城市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金环西餐厅该建筑完全复制了1913年哈巴罗夫斯克博览会的一个展览馆,2013年华丽雍容的她将以国内俄式餐厅的华丽转身迎来百年诞辰。之所以用“金环”命名,是在表达对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东北方向伏尔加河一带10多座美丽的中世纪古城镇所组成的“黄金旅游线”的欣赏与赞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美誉,“伏尔加庄园”大批的经典俄式艺术风格复制建筑,将让哈尔滨市及南方游客在这里领略到难以寻觅的欧陆文化和异域风情,成为哈尔滨市旅游文化又一靓丽的新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伏尔加庄园是托尔斯泰的故居,这里保留了大量托尔斯泰家族的文物和家具,使得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托尔斯泰家族的生活和历史。此外,庄园内还有托尔斯泰的墓地和教堂,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托尔斯泰家族的信仰和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巴甫洛夫城堡是庄园极有吸引力的建筑之一,也是新人们期盼的婚礼场地。踏上幸福桥远眺的那一刻,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会落在这座雄浑美丽的城堡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森林别墅,木质栅栏仿佛将院内外隔出两个世界,里面恬静而优雅的生活气息深深将人吸引。推开铁艺的精致小门,一片碎花映入眼帘,将人带入了田园间浪漫惬意的 生活。布艺沙发、欧式壁炉、铁艺摆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巴甫洛夫城堡由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弗·布列恩于1795-1797年设计。它历经沧桑,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堡,曾经做过警察局、监狱等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普希金沙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沙龙门口伫立着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铜雕,以此向明媚而略带哀伤的俄罗斯文学艺术致敬。这里不定期举办 各类文化艺术展览,是专为文化界提供的活动场所;同时沙龙也是中俄民间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新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位于哈尔滨道里区,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央大街步行街区东起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西侧建筑红线,西至通江街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东侧建筑红线,南起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侧建筑红线,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侧建筑红线的区域和防洪纪念塔广场区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是哈尔滨西洋风情的所在。这条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当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拨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在1924年5月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从它诞生不久,就已成为哈尔滨著名的商业一条街[1] 。因为有众多的外国人进驻经商,贸易空前繁荣。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了这些商人在此大兴土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的体现,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索菲亚教堂(英语: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错落有致。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相闻久远声传阿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再见哈尔滨战友、冰城的朋友,感谢热情款待和陪伴,期待下次相聚海河之滨天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