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榆林市政府举办“清爽榆林”文化旅游活动的旅游专列从西安发车,与同学结伴奔赴榆林——听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故事;看当今沙漠变成的绿洲;观万里长城第一台;赏黄土高坡上的丹霞地貌;忆大夏国的兴衰史;游沙漠湖泊红碱淖。</p> <p class="ql-block"> 年龄72岁以上的一群“不老者”,克服困难,于7月19号早6点前从古城的四面汇聚西安火车站,寻找“小导游”报到,按照要求持证进站,各自寻找自己的车厢卧位,随着列车的轰鸣声,奔向黄土高坡。</p> <p class="ql-block"> 列车于下午一时许到达米脂县,首先参观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的杨家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原先称马氏庄园,马氏庄园以扶风寨为主,已经有百年历史,高大雄浑的寨门城墙记录了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杨家沟革命旧址纪念馆1972年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陕西省委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杨家沟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在革命旧址内建立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200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第二期红色经典景区。 2016年12月,杨家沟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22年12月,入选《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 马豫章(1905-1977),是马氏家族十二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山西太原任互济会领导,1932年任中共甘宁青特委组织委员,从事地下工作,参与组织了兰州水北门兵变。1933年冬在汉中、北平、西安之间,协助杜斌丞从事联共反蒋抗日活动。西安事变后任肤施县(今延安)县长,毛主席称赞他是:“白皮红瓤”的抗日县长。之后,他先后担任绥德专署副专员、延安市市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政府政务院财委办公厅主任、铁道部党委委员、教育局长等职。1964年调任陕西省政协常委。</p> <p class="ql-block"> 马氏庄园高大雄浑的寨门城墙记录了百年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坡道再陡,也挡不住参观革命旧址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杨家沟,1948年3月21日离开杨家沟,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78年辟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和新华社旧址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旧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此窑洞居住办公四个月。</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居住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 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从1947年3月18日主动撤离延安,先后辗转延安、延川、清涧、子长、安塞、靖边、横山、子洲、绥德、佳县、米脂、吴堡12个县的37个村镇,在物资供给极端艰苦和与敌周旋十分险恶的环境下,从容地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到1948年3月23日,为迎接全国解放,毛主席率中央机关,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历时1年零5天的转战陕北历程结束。</p> <p class="ql-block"> 傍晚来到绥德县,参观“农村楷模”——郝家桥</p><p class="ql-block"> 郝家桥村位于级德县城西南10公里处,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村区域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共有耕地6672亩,现有人口624户1629人,党员41名。</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郝家桥村是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1943年3月,时任绥德地委书记习仲勋同志到该村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蹲点调查,先后形成4篇调查报告,在《解放日报》刊发。翌年被授予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称号,村干部刘玉厚被评为劳动英雄;随后在全区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郝家桥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较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缓德分区乃至陕甘宁边区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郝家桥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走进郝家桥展览馆,了解郝家桥的光荣历史。</p> <p class="ql-block"> 时任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在郝家桥村蹲点调查时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原绥德地委书记与群众交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郝家桥党支部村委会于2003年修建的“习仲勋同志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夜晚游绥德县“石魂广场”</p> <p class="ql-block"> 石魂广场是中国石狮文化展览园,是一件惊世骇俗的文化创造,其最为瞩目的巨狮造像高19.5米,堪称世界第一大石狮(天下第一狮)。广场中心打造的其他艺术景观有:巨狮腹中的石狮博物馆(国内外首例)、21米高的石狮图腾柱、34根狮柱组成的狮柱磴道、五鼓“谷”丰登、狮崖、龙柱、石城楼,“石魂”照壁、环山城墙,陕北窑洞等。</p> <p class="ql-block">34根狮柱组成的狮柱磴道</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p><p class="ql-block">广场左侧19.5米高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21米高的石狮图腾柱</p> <p class="ql-block">石城楼</p> <p class="ql-block">广场一侧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蒋中正题词</p> <p class="ql-block">林伯渠题词</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游龙洲丹霞地质公园——波浪谷</p><p class="ql-block"> 靖边波浪谷位于距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因地处龙州乡,所以称为“龙舟丹霞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来到波浪谷,看到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这种石头类似一种沙岩,风化脱离很严重。在上面行走,一不留神就会被附在表皮上的红色细沙滑倒。沿着沟边的红色石头一直往下走,在宽阔之处看到很大的且平整的石壁,从上到下均为红色,而且颜色基本一致。在狭窄之处,红色石头呈现出一种流水状,就像红色的泥浆一般纷涌汇聚,向沟底流淌。</p><p class="ql-block"> 靖边波浪谷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大门须 购票进入——十多年前来这儿时,还没形成景区,没人管。</p> <p class="ql-block">进门的沟上修建了一个玻璃桥,通过费用50元,不用下沟,可少走两里路。</p> <p class="ql-block">“险些丧命”</p> <p class="ql-block">许个愿吧!</p> <p class="ql-block">这景色走桥者看不上。</p> <p class="ql-block">火焰丹霞景点</p> <p class="ql-block">似流水</p> <p class="ql-block">一坨坨</p> <p class="ql-block">谷阿浪</p> <p class="ql-block">白毛秃顶眼睛花,心态仍似十七八。</p> <p class="ql-block">乌云红山快乐人</p> <p class="ql-block">一圈圈</p> <p class="ql-block">坐上边</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步往上爬</p><p class="ql-block">爬上去走向统万城</p> <p class="ql-block">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58公里的红墩界镇白城则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中国东晋十六国时的大夏国都城,距今近1600年。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p> <p class="ql-block">图为1600多年前创建大夏王国的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雕像</p> <p class="ql-block"> 统万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设有“白城子统万城”、“赫连勃勃的统万城”、“马背上的民族——匈奴”、“匈奴与中原”四个展陈篇章,讲述着1600多年前发生在统万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参观统万城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夏王国战马</p> <p class="ql-block">了解大夏王国历史</p> <p class="ql-block">马背上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大夏国的衰亡</p><p class="ql-block"> 赫连勃勃晚年昏聩,听信谗言,废长立幼,引发太子之争,令大夏政权大伤元气。 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去世,其子赫连昌继位。第二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取统万城,并于428年3月又攻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之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大夏国共存在25年(407年-431年)。</p> <p class="ql-block"> 1600多年前的建筑物——统万城城墙陕西靖边北部的毛乌素沙漠中,一座灰白色的古城傲然耸立于茫茫沙海,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白城子”的统万城。尽管早已被废弃上千年,但在无边无际的黄沙衬托下,统万城依旧巍峨雄壮而险峻,如受伤的巨人般俯览过往的历史长河。但凡到此一游,游客在被这座规模庞大的旧日城池所震撼的同时,心中或许会充满了一串串的问号:统万城为什么会建在沙漠之中,是什么人又是怎么建的?为何最终会被废弃?</p> <p class="ql-block"> 统万城遗址是一处有着500多年建城史的古代城市遗址,它不仅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国的都城,同时也是后代持续沿用的地方重镇。如果我们从更大的空间视角来看统万城遗址,显然能够发现统万城是中国传统农牧经济过渡带上主要由游牧民族兴建并使用的城市,发挥着促进农牧业文化之间交流的作用,以及统万城在丝绸之路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统万城遗址的价值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其城市建设层面,更应该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统万城遗址博物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游走在大夏王国故土</p> <p class="ql-block">昔日黄沙滚滚</p><p class="ql-block">今日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夏王国故土,直奔塞上明珠榆林古城</p> <p class="ql-block"> 榆林古称“上郡”,又名“驼城”。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为明长城九边重镇之一。</p><p class="ql-block"> 榆林古城是榆林的精华所在。</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在这里一一排开,与城南的凌霄塔、城北的镇北台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素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万佛楼</p> <p class="ql-block">维修中的凌霄塔</p> <p class="ql-block">品尝驼城美食那是必须滴</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游“尔林兔”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 尔林兔大草原位于神木县尔林兔镇,在红碱淖景点东侧,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5公里;西侧有面积达70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牧场,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其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滩地上有以沙柳为主的大面积固沙</p> <p class="ql-block">草原草亭</p> <p class="ql-block">视频 —— 草原快乐</p> <p class="ql-block">好喜欢你啊——咩咩羊🐏</p> <p class="ql-block">大草原显真容</p> <p class="ql-block">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马步蹲裆</p> <p class="ql-block"> 红碱淖景区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境内,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海拔高度1100米,大陆性季风气候。湖面41.8平方公里,大致呈三角形状,沿岸有七条季节性河流注入,平均水深8.2米,最深水位12米。红碱淖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1995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已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区,是陕西省十大自然风景名胜区和十大诚信单位,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p> <p class="ql-block"> 红碱淖水域辽阔,烟波浩渺,蓝天白云,碧水黄沙,交相辉映,景色壮观。环湖四周自然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红碱淖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珍稀濒危鸟类——遗鸥繁殖与栖息地,每年四月至八月份,有占全球总量90%、多达20000多只的遗鸥在这里繁衍生息,规模壮观,另外还有白天鹅、鸬鹚、白鹭、金雕、鱼鹰、鸳鸯等53种受国家保护的各类珍禽,百鸟戏水,和乐齐鸣,构成非常完美的乐章。红碱淖还有非常丰富的渔业资源,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等17种淡水野生鱼类,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美味,以本土之水炖大淖之鱼,被誉为“神湖水煮鱼”,以其独特的鲜嫩、可口而驰名。</p> <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昭君出塞路过这里,再往前走就离开大汉疆土,进入异族他乡匈奴辖地,不由得泪流满面,落地成湖,即红碱淖。虽是传说,但榆林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此建立昭君雕像,以引来更多游人。</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谁帮谁——相互辅助彰显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神湖——红碱淖</p> <p class="ql-block">昔日沙漠湖泊 ,如今绿树环绕。</p> <p class="ql-block">我在红碱淖,念想所有想念的人!</p> <p class="ql-block">舍身救险</p> <p class="ql-block">视频 —— “兼任导游”</p> <p class="ql-block">视频 —— 手拉手</p> <p class="ql-block">黄沙白云茅草亭</p> <p class="ql-block">红碱淖酒店午餐后前往圪求河大漠漂流</p> <p class="ql-block">年过七十能参与漂流活动,应该感谢“女生”的无所畏惧精神!</p> <p class="ql-block">快乐“小女生”</p> <p class="ql-block">“脱掉”救生衣,随时下水救女生。</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游镇北台与红石峡</p><p class="ql-block">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p> <p class="ql-block">镇北台 (刘敏宽 明)</p><p class="ql-block">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p><p class="ql-block">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p><p class="ql-block">戍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p><p class="ql-block">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阅苑偎。</p> <p class="ql-block"> 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景区门前集体打卡</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又称雄石峡,在榆林市区城北3公里的红山脚下。原为宋元古刹“红山寺”,明成化年间修复后改称“雄山寺”,清康熙年间更名为“镇远寺”。因夕阳西下,红石耀目,故称“红石峡”。峡两壁对峙,峭拔如削;一水中流,榆柳荫映。崖壁复道飞檐,楼、阁、亭、台相望。在东西数百米长的崖峭壁上建有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石窟庙殿40余处。其最负盛名的是崖壁上凿刻有琳琅满目的摩崖题刻达160多幅,真、草、隶、篆俱全,诸家书体荟萃,字大者丈余,小不及寸,是全国少有的石刻书法宝库,被誉为“塞上碑林”</p><p class="ql-block"> 红石峡是集奇山秀水、石窟古刹、摩崖题刻、水利枢纽、军事要塞于一体的游览胜地,是体验大漠风情、边塞文化、蒙汉民俗及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居高临下</p> <p class="ql-block">走廊之上</p> <p class="ql-block">石窟庙殿</p> <p class="ql-block">开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蓝天黄衫</p> <p class="ql-block">不畏艰险</p> <p class="ql-block">羊肠小道</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字迹难辨</p> <p class="ql-block">榆溪河畔俩美女</p> <p class="ql-block">榆溪河水经无定河汇入黄河终归大海。</p> <p class="ql-block">走出红石峡</p> <p class="ql-block">离别榆林古城</p> <p class="ql-block">再见——塞上明珠驼城!</p><p class="ql-block">再乘绿皮火车,于晚十点安全返家。</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31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