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益课告竣

ABCD

<p class="ql-block">  随着夏天的脚步慢慢接近尾声,我们的国学公益课程今天也将告一段落,感谢全椒县文化馆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平台,同时在各个方面提供了方便,让我们免费体验了这次国学课!国学是中国人特有的学问,泱泱华夏,千年文化。“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就是“生生不息”。天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道是“地势坤,厚德而载物”人法天、法地、法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p><p class="ql-block"> 最完美的境界就是“得道”也就是《大学》里三纲之一的止于至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王老师耐心和启发性地讲解使我们明白了“福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心胸宽广可使身体舒适,己心仁方能以仁待人。</p> <p class="ql-block">通过过去几周的学习,大家都感觉课程虽然短暂但收获满满,结课后大家也都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王思彤小朋友说之前学习汉字都是通过拼音来学习的,现在发现还可以通过它的意思来认识,并且很有趣也容易记住。</p> <p class="ql-block">一位爸爸感慨的说很感谢王老师激发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之前自己也有过学习西方的心理学之类的课程,后来发现有些道理是相通的,并且中国的国学阐述的比西方的更加深层次些。很喜欢王老师这种拆字法,由字到句再到段,受益颇深。课程结束以后也会带着孩子继续学习国学。</p> <p class="ql-block">另一名共学说:通过学习了解了《大学》的三纲、八目、七步骤,其中第二节课王老师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印象最深,觉得这里的“日”不一定是每天也可以理解成一段时间,决定做一件事时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日日新”,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发现表面上没有任何改变时,我们不要急于否定自我,要相信量变引起质变,要保持正心,正如王老师今天针对我的问题所说,切记患得患失。</p> <p class="ql-block">  有幸与各位在这个盛夏相识,《大学》公益课到此结束。下周开始在太平古城的“蒙正国学堂”继续四书之首《论语》的共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生的经历也会有所不同,怀着不同的心态读这些经典所思所感都将不同。当你感到困惑和沮丧时,不妨翻阅一下《论语》,相信你会从中获得了勇气和途径,也将使你充满希望和勇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到时候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一起来研讨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各位能够坚持阅读,坚持学习传统文化!“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分清先后顺序,才能守住内心,就会更加通透。</p>

学习

王老师

国学

课程

公益

不积

我们

三纲

大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