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传心 慧炬常明 径山寺隆重举行晒经节

果盛

<p class="ql-block">7月23日,农历六月初六,径山寺于潮音堂隆重举行晒经节活动。晒经节,又称“翻经节”。汉传佛教各寺院会在六月初六前后召集常住大众将收藏的经卷请出来在阳光下或室内晾晒,防蛀防霉,以利经卷保存。</p> <p class="ql-block">23日上午9:30,潮音堂内诸师、信众云集。随着庄严的梵呗唱诵声,迎请队伍从潮音堂一楼缓步至四楼藏经阁迎请《径山藏》。径山寺住持戒兴法师在藏经阁礼佛后,将径山寺珍藏的经书法宝——径山大藏经一一传给大众。</p> <p class="ql-block">晒书历史由来已久,相传,玄奘大师在印度取经归来途中,经书不慎落入水中,他赶紧捞起后将经书晒干,最终完好带回大唐,而这天正是六月初六。</p> <p class="ql-block">《径山藏》从戒兴法师手中经诸师、信众、义工,以接力的形式传至潮音堂文殊菩萨座前,寓意着佛法世代辗转不灭,人间法灯常明。</p> <p class="ql-block">《径山藏》是径山寺明清时期,历经长达百余年刊刻而来的佛教大藏经,为我国首部方册藏,由紫柏、密藏、袁了凡等人发起倡议,内容包括正藏、续藏和又续藏。是我国编纂刊印的大藏经中收录内容最多的一部,大量收录了先前的大藏经未曾收录的佛教典籍。</p> <p class="ql-block">径山寺诸师以恭敬殷重心,戴洁净白手套称念本师释迦牟尼圣号翻阅《径山藏》</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物资匮乏,拥有一部经典时时可以读诵,是非常困难的事。古代主要是靠抄写经文来保存和流通经典,著名的唐人写经就是过去佛经流通方式的历史见证。历代祖师大德,为法忘躯,跋山涉水,不畏艰辛,西行求法,让佛教智慧与修行法门得以如灯灯相续。</p> <p class="ql-block">晒经活动圆满,分享清凉礼</p> <p class="ql-block">晒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