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苏平书画展》

李兴洲

<p class="ql-block">  北京的三月,春芽萌动。由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主办的《苏平书画展》在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杨静仁、陈浩苏等领导同志也观看了展览。展出的一百余件作品,真、草、隶、篆四种字体有着浑厚的功力,行草书用笔尤为成熟,起伏跌宕,气韵贯通,笔行墨舞,已入无须苦虑之境。《凌云盛世》四个大字,融合了北碑的厚重沉稳,二王的刚毅秀媚,为观者称道。六尺巨幅《风雪竹》国画气度不凡,饱蘸着作者的甘甜,讴歌风雪竹枝在逆境中的傲骨,抒发自己蹉跎十年,醒来急起遂星辰的壮志,令人久久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 苏平同志年近六旬,在电影美术界工作了四十余年,先是在长影从事美术业务,后调至新影工作,目前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任美术工作间主任。他在新影三十余年几度担任各种领导工作,但从未辍笔。近几年他既担负业务领导,又不脱离具体业务工作,为多部故事影片题写片名,纪录电影更是常见老苏刚毅流畅的书法。</p><p class="ql-block"> 电影幕书有着自己特定的艺术规律,个人的书法往往要适应银幕效果,老苏的书法很好的处理了银幕与书法艺术的关系,受到观众的喜爱、编导的好评。记得新影老美术师李仲耘先生曾经用四句话形容过老苏一天的工作、生活:“事不少办,活不少干,球不少打,字不少练”。他就是这样一个融工作、爱好、娱乐于一身,多才多艺的人。</p><p class="ql-block"> 苏平同志自幼嗜好书法艺术,在几十年业务工作中勤勤恳恳,从不放弃工作于不顾,专事书法,而是巧妙地安排工作,见缝插针。节假休日,老苏更是辛勤笔耕,潜心苦索,常以“但有一笔得其趣,不悔今年仍去年”而自戒。称自己“莹雪二十载始得一窥”。所以他的名字是鲜为人知的。</p><p class="ql-block"> 艺术之花是用心血浇灌的,“书画家”从来不是仙人。我有幸与苏平同志共事8年,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老苏”,他既是领导又是同事,熟悉的音容笑貌,普通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东方民族往往爱把人“神化”,西方人则愿意把神加以“人化”。我看还是“人化”的好,“笔研劳作半苦甘”,苏平书画展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成就,也看到了他付出的艺术劳动。愿苏平同志在向老逢辰的金秋年华里,求索之心不灭,艺术之树长青!</p><p class="ql-block">(原载1987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机关生活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平先生 享年81岁 永远怀念🙏</p> <p class="ql-block">苏平先生晚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苏平先生送给我的墨梅作品</p> <p class="ql-block">苏平先生送给我的画册</p> <p class="ql-block">大字楷书</p> <p class="ql-block">流畅的行草</p> <p class="ql-block">苏平的花鸟作品</p> <p class="ql-block">苏平的荷塘翠鸟作品</p> <p class="ql-block">苏平的山水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