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碧云寺 2023.07.26

庆weike

<p class="ql-block">碧云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中路自山门、山门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菩萨殿、孙中山纪念堂、金刚宝座塔。</p><p class="ql-block"> 我也有好多年没再进碧云寺,今天得空进来转转。</p> <p class="ql-block">山门,门楣匾额“碧云寺”是乾隆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里的两位大将,我们都知道是“哼哈二将”,位于左侧的是“哈将”。</p> <p class="ql-block">位于右侧的是“哼将”。</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建筑是明代的,门上匾额“能仁寂照”是乾隆御笔。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右文殊、普贤菩萨(戴头饰者),另两位是弟子迦叶、阿难尊者。两侧十八罗汉与悬山。背后塑观音菩萨及善财、龙女立于海岛。</p> <p class="ql-block">功德池里的金鱼。</p> <p class="ql-block">功德池里的乌龟。</p> <p class="ql-block">涓涓的山泉由引水槽流入功德池。</p> <p class="ql-block">菩萨殿也是明代建筑,殿外匾额是“静演三车”,三车是三乘之意,分小乘(羊拉车)、中乘(鹿拉车)、大乘(牛拉车),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目前菩萨殿正在维修,暂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制重修碧云寺碑亭,红墙红柱黄琉璃瓦顶,六角形制,碑文记载1749年重修碧云寺,碑侧雕缠枝莲纹,下有龟跌海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只有皇帝使用的宫殿或奉旨修建寺庙才允许使用黄琉璃瓦,表示皇权。</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堂,此地原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停灵于此,后辟为孙中山纪念堂,内陈列前苏联政府所赠玻璃盖钢棺(因制作和运输,棺运至此地并没有用上),孙中山的遗墨、遗著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走就是金刚宝座塔前的牌坊了,牌坊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字迹清晰,仿佛是刚刚描过金粉一般,是乾隆御笔。牌坊完全是石头质地,浮雕生动细腻。</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照壁上刻有四个历史人物:蔺相如(节)、李密(孝)、诸葛孔明(忠)、陶渊明(廉)。</p> <p class="ql-block">右侧的照壁上刻有四个历史人物:狄仁杰(孝)、文天祥(忠)、赵壁(廉)、谢玄(节)。</p> <p class="ql-block">四脚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说,这座牌坊不是乾隆时期的物件,是明末宦官魏忠贤为自己建造的墓,后因魏忠贤被崇祯皇帝定下十大罪状,魏忠贤自缢身亡,此地不能成为他下葬的地方,后来清朝建立,魏忠贤的党羽葛九思随清军入京,将魏忠贤的衣冠葬于墓中。</p><p class="ql-block">浮雕狮子。</p> <p class="ql-block">金刚宝座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塔高34.7米,全部用汉白玉砌成,分上、下两部分,下为金刚宝座,正面开券洞,孙中山先生衣冠冢就在此。上有五座13层密檐方塔,中央为主塔,四隅各建子塔。上部分还刻有乾隆御书“灯在菩提”,塔上遍布佛像。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衣帽封藏于塔内,故称“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目前禁止游客上去参观。</p><p class="ql-block">这种印度形式的金刚宝座塔在北京还有三个:北京真觉寺(五塔寺)金刚塔、西黄寺清净化城塔、玉泉山妙子塔。</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看,碧云寺的金刚宝座塔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目前不允许游客上去参观,我网上找的照片还可以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亭,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南北各一座,是极具特色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塔前,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画像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在金刚宝座塔的东侧,被护栏和茂密的灌木遮挡的地方居然看到两尊石人像,这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经游客提示看到一块说明的牌子,牌子上说:石翁仲,据记载是秦始皇时期身高五丈的巨人,后世于是将墓前石偶人称为翁仲。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原址曾经是明朝天启年间大宦官魏忠贤生前为自己修建的墓,然而崇祯皇帝继位后惩治宦官定魏忠贤十大罪状,魏自缢身亡。魏并未埋于此地,碧云寺僧人维护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下旨平其墓“以儆奸邪,以重鉴戒”。</p><p class="ql-block">2005年9月19日,在金刚宝座塔附近施工中,发现这两座石翁仲,石像高3米,底座宽1.2米,由整块汉白玉雕成,有记载说曾有文武石翁仲、石羊、石虎等多个排开在墓前,充分印证这里早期就是魏忠贤墓。</p> <p class="ql-block">从金刚宝座塔下来向东侧走过去,是水泉院,水泉院因“卓锡泉而得名”,依山就势,叠筑山石,亭台池桥,峭壁如城,为历朝皇帝所喜爱。柏树从绝壁石缝中生长,泉水自崖壁间涌出,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上面建有龙王殿。</p> <p class="ql-block">“清净心”,这是在金刚宝座塔下面发现的,但没有看到解说,不知道这地方做什么用?只见这里绿树成荫,泉水清凉,到是一个幽静之处。</p> <p class="ql-block">此树名为“三代树”,据文献记载:该树“生于枯根间,初为槐,历数百年而枯,在根中复生一柏,又历数百年而枯,更生一银杏,今已参天矣。”有诗为证:“一树三生独得天,知名知事不知年,问君谁与伴晨夕,只有山腰汩汩泉。”此树龄已有300余年,树根周围仍可见枯死的柏树桩,1988年被定为一级古树。</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水泉院泉水可以顺着这条渠将水引到碧云寺僧人住的西院。</p> <p class="ql-block">“含青斋”,原为皇帝大臣游览休息的行宫(第二组建筑),院内叠石为池,有“云容水态”之称。</p> <p class="ql-block">“涵碧斋”,皇帝大臣游览休息的行宫(第一组建筑),有“活泼天机”之称,1925年曾在此召开了为期10天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p> <p class="ql-block">歪脖树下。</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太热,就没有再往西侧的罗汉堂观瞻,留着下次再来看吧!</p> <p class="ql-block">网红店“兰溪小馆”,坐下来踏实的吃顿午饭,在这暑热的7月份,度过了一个比较惬意的“放风日”。</p> <p class="ql-block">两人餐,既要考虑我糖尿病人的饮食,又要兼顾美食。</p> <p class="ql-block">待到天气凉爽后,我们再来!香山这一带是个好看、好玩、好溜达的地方,她有景色、有文化,有厚重历史,每次来都会给我增添新的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