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 : 终 身 难 忘 战 友 情

<p class="ql-block"> 1971年5月,基于“三线建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交口县。</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交口县首批应征入伍青年。有的来自大麦郊、温泉、坛索;有的来自双池、回龙;有的来自石口、交口、川口、康城;有的来自县直机关;还有的来自金星工具厂、晋丰机械厂、前进机器厂、晋光电厂和井沟煤矿。这九乡四厂一矿的102位青年人,带着特色的“交口文化”,走进了铁二师,生活在了铁九团!</p> <p class="ql-block">  双子楼位于二广场,是交口县独特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美的交口县城</p> <p class="ql-block">  交口战友第一次聚会,是在太原滨河一号饭店。</p> <p class="ql-block">  交口战友第二次聚会,是在交口县尚客优酒店。</p> <p class="ql-block">  交口战友第三次聚会,是在交口县欣辰佳宾馆。</p><p class="ql-block"> ( 合影照在交口县三广场 )</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8日中午,在并的部分战友相聚在双塔西街十八般饺子馆,举行了庆八一聚餐活动。</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深情地回忆了新训生活;回忆了在资阳、汉阴、温家沟、任河、汉江、山胜寨、权河口、安康、旬阳当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13日,持有“入伍证”的102位青年,佩戴大红花,从不同的厂矿、不同的公社,高高兴兴地汇聚在了交口县人民武装部。他们住在武装部的小二楼,吃在武装部的军人食堂,相识在临时的新兵班排,开启了新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金星工具厂原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  金星工具厂原礼堂(上图 )</p><p class="ql-block"> 金星工具厂锅炉房(下图 ),设有洗澡池子。</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14日,我们在接兵首长带领下,步行两三公里,来到金星工具厂的“澡堂”洗了澡,换上了绿军装,穿上了一样的“大绿裤衩子”。</p><p class="ql-block"> 陈伯寅指导员还教我们学唱了《扛起革命枪》!</p> <p class="ql-block"> 12月16日,我们告别家乡,告别父母,从交口乘坐轿车到孝西换乘焖罐车,经风凌度、西安、宝鸡、阳平关、汉中于18日晚上到达恒口区的新训营地。</p><p class="ql-block"> 22日每人又领到一套新军装。</p><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1日,我们才领到了红领章,红帽徽,成了名副其实的“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解放军战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在外地的郭建忠、卫云青、杜兰亭、任一龙等战友,向太原战友们发来祝福。郎万根战友高兴的说:" 看到战友们在太原聚会,我无比的感到兴奋,个个精神焕发。愿大家永远平安,健康,幸福、快乐”!</p> <p class="ql-block">  县城战友,八一聚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回龙战友,八一聚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当过兵的人,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一辈子心中藏着的永远是战友情 !</p> <p class="ql-block">  终身难忘军营生活!</p><p class="ql-block"> 终身难忘战友情谊!</p><p class="ql-block"> 向战友们致敬,祝战友们八一节快乐!永远平安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