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 台儿庄古城07 金瓶梅文化展馆、清官廉吏展馆、谢家镖局(2023山东行28)

hkzjx 还看着就行

(20230317,山东枣庄、台儿庄)一路行游台儿庄古城,来到“关帝庙”南侧、“庙汪”水塘西岸的“贾三近故居”后门(东门) 贾三近是今山东聊城籍迁居山东枣庄的明朝隆庆年进士,因其第二夫人为安徽人氏,故在第三次辞官回乡赋闲时,特在台儿庄打造了眼前这座被当地人称为“大夫第”的徽派宅院 徽派宅院的最明显特色,就是建筑中通常装帧有大量的砖、木、石“三雕”纹饰 来到位于顺河街上的东、西走向“贾三近故居”大门(西门)前 西门外沿,即为景色秀丽的京杭大运河古航道 因贾三近是明朝“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的作者,故其宅院被辟建为了台儿庄“金瓶梅文化展馆” 大门的门套上方布满了工艺精细的砖雕 进入故居,踏足庭院 庭院南廊陈列着古代文官使用的木制礼盒与木制官轿 庭院西廊陈列着木制马拉轿车 二道门:“大夫第”门 在中国古代,“大夫第”即是指的文职官员私宅,也就是“士大夫”的门第 二道门的门厅高悬“岁进士”匾。。。“岁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贡生,意即将人才贡献给皇帝。贾三近在明隆庆二年(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成为山东省第一而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后官至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过二道门,踏足天井后反观门厅 门厅阴面高悬“上舍名儒”匾。。。“上舍”是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其源自宋朝太学所分的外舍、内舍和上舍,生员可按一定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明、清时期则以“上舍”作为监生的别称 宅院的天井,是徽派建筑典型的“四水归一”构建,即天井四面屋顶坡度向内倾斜,使得雨水不外泄,意为聚气敛财、肥水不外流 在天井四周的建筑上处处可见“三雕”装饰,尤以“木雕”为最多 隔扇门“福”字木雕 眼花缭乱的隔扇门木雕花板 天井东侧为宅院的正堂,也叫客堂 正堂高悬“悦敦诗礼”匾。。。 这里的“悦敦”意为尊崇爱好,“悦敦诗礼”表示着尊崇爱好诗书的礼仪,此为中国古代文人君子的修身必备 正堂的南、北两侧坐落着卧室 南卧室内景 北卧室内景 宅院的偏房内有通向二楼主卧及闺房的楼梯,但二楼不对外开放,只能在一楼观赏微型雕塑的“金瓶梅”故事展示 吴神仙贵贱相人。。。《金瓶梅》是著名的明朝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其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各取一字而合成 献殷勤李桂姐唱曲。。。《金瓶梅》书叙宋徽宗时期的社会生活百态,通过故事叙述的形式,假托宋朝旧事,揭露了晚明时期政治和社会的各种丑恶面相,具有深刻的时代认识价值 西门庆帘下勾情。。。《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西门庆及武大郎、武松之间的恩怨故事,也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知名桥段 阳谷县武松杀嫂。。。《金瓶梅》的小说题材,即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 宅院西侧建有狭长的绿化庭院,院内南屋被改建成了贾三近的书房 书房内的场景雕塑:贾三近创作《金瓶梅》 庭院北屋被辟为“国际金瓶梅研究学会资料中心” 资料中心内展示了一批不同版本的《金瓶梅》出版物 名为“研究学会”,当然也少不了有关《金瓶梅》的学术研究类出版物 参观完“金瓶梅文化展馆”,原路回出“贾三近故居” 沿着顺河街一路南行 来到利用台儿庄“县丞署”西配殿改建的“枣庄古代清官廉吏展馆” 展馆外沿置有“泇河英魂”雕塑。。。泇河是指今山东济宁微山县流经山东枣庄台儿庄到今江苏邳州的“泇运河”,明万历年,今广西全州籍工部尚书舒应龙、今山西沁水籍官员刘东星、今河南长垣籍官员李化龙曾为开凿、疏浚“泇运河”而披肝沥胆并多次“上疏(向皇帝进呈奏章)”,世称“泇河三公” 步入展馆,简单参观一下: 展馆以人物事迹特征划分为三大主题单元,又以时间先后作为单元顺序,再现了滕文公、荀子、疏广、疏受、匡衡、王良、张守蒙、贾三近、刘东星、刘镛、张玉树、王鼎铭等12位枣庄籍和在枣庄为官的古代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形象地展示了古代枣庄官吏勤俭、爱民、仁政、尚德、廉政的理念 前言:示范、政范、人范 第一单元:以民为本、厚德奉公 滕侯鼎(复制件,原件1982年3月山东枣庄代管滕州姜屯公社庄里西村“滕国故城”遗址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鼎是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神器,多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是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荀子(今山西运城市新绛籍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隆礼重法、圣贤治国 第二单元:修身明德、齐家治国 古说官吏“七廉” 第三单元:鞠躬尽瘁、惠泽百姓 场景雕塑:泇河英魂 回出“廉吏展馆”,来到其南侧暂未开放的“县丞署” 台儿庄“县丞署”始建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废于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2012 年重建,该署并非俗称的“县衙门”,而是原峄县(今山东枣庄)段泇运河的航运管理机构,主管船闸启闭、船舶盘查等事务,相当于现在的枣庄市航运管理局<br> “县丞署”的西墙边展示着两通碑刻 图左:出示严禁伤害稼禾嘉奖碑、图右:大旱甘霖碑 “出示严禁伤害稼禾嘉奖碑”局部。。。该碑2011年在台儿庄“泰山行宫”的考古发掘中出土,原立于1920年,碑文主要记载了当时督署军务员、知县因出示严禁伤害稼禾而受到财政总长周自齐下令嘉奖五等金质单鹤章的事情经过 大旱甘霖碑 “大旱甘霖碑”与我前行台儿庄“参将署”中所见的“恩威并著”碑雷同(参见:<a href="https://www.meipian.cn/4tvhsxot"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台儿庄古城01 参将署、天后宫</a>) “县丞署”的南侧,即为台儿庄古城停用的小南门 即时定位:上午11点02分。。。原本从小南门这里就能离开台儿庄古城,因事先就已了解到此门不开,故早有计划在一路向北回走去东门的途中参观谢家镖局、正昇园、月老庙、永记粮行(中国运河粮仓博物馆)、武进士第、“守仁堂”花府等商旅景观 北行途中,在顺河街上发现了“桃花三月开”的景象 粉色桃花,娇艳绽放 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北宋:邵雍《二色桃》诗句)<br> 顺河街的南侧,给台儿庄带来兴盛繁华的京杭大运河古航道蜿蜒流淌 台儿庄三大名吃之一的“黄花牛肉面”还有个体验馆,只可惜关着门 幽静处,一排红叶李“繁英一树破寒开” 满树芳菲红叶李 粉淡如桃姊妹花 来到前行已参观过的台儿庄“关帝庙”,进入其东侧的“谢家镖局” 镖局大门口置有“武学宗师谢公玉田之碑铭”刻石。。。“谢家镖局”原为台儿庄回民武术一代宗师谢玉田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创办的镖局,前后历经23年于1921年歇业 现“谢家镖局”已被改建为“漕帮镖局博物馆” 门厅内展示着“谢家镖局”简介 镖局门规戒律 进入坐北朝南的镖局,直面“镖”字照壁墙 照壁墙的东、西两侧为庭院 庭院内展示着“谢家镖局镖师条规” 照壁墙的北侧“威吾堂” 进入“威吾堂”,这里即为“漕帮镖局博物馆”的展厅 展览前言 旧时因交通不便、客旅出行艰辛且不安全,故受人钱财、凭藉武功来保障人财安全的机构--保镖行业应运而生,镖局亦随之成立 后庭院为谢家镖局的演武场 镖局“走镖(镖师保护人或财物出发上路)”展示 东殿房内的场景雕塑:镖局账房 东殿房内的场景雕塑:镖局中负责收寄信件和文稿处理的“信房” 谢家镖局的第二进建筑为“孝祖堂” “孝祖堂”即供奉、祭祀祖先的享堂 场景雕塑:拜先祖 “孝祖堂”亦为“漕帮镖局博物馆”的展厅 简单参观完“谢家镖局”,随后冒雨继续北行 来到单孔石拱“同济桥”的南堍 桥头竖有“大清隆盛桥碑”。。。隆盛桥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也是同济桥的旧称 同济桥的北岸坐落着“正昇园” 过同济桥,来到桥东“正昇园”前 “正昇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旧称“广陵堂”,是明末清初时期台儿庄“台、花、郁、马”四大家族中的台家府第,“台氏”家族自西汉年间由今江苏扬州北迁至此,后建立了富甲一方的大庄园“台家庄”,“台儿庄”即由“台家庄”一称逐渐演变而来,到了清乾隆年,“广陵堂”一度成为乾隆皇帝南巡时的“乾隆行宫”,并由乾隆皇帝赐名改称“正昇园”<br> “正昇园”的正大门前,伫立着三通砖雕照壁,展现的就是台家北迁定居台儿庄、清乾隆皇帝南巡台儿庄并赐名“正昇园”的故事<br> 摄取照壁雕饰局部 现在的“正昇园”已被改建为大酒店 “正昇园”的门厅内还凿有一口“御泉”井 “御泉”为活水井,因有“乾隆行宫”的背景而被称作“御井甘霖” 步出“正昇园”,前去参拜台儿庄古城中的“月老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