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之旅实录

小薇

<p class="ql-block"><b>这次决定去南非似乎很不容易!完全没有前些年出国旅游决定得那么轻松,经过三年疫情防控,让我变得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甚至都有想放弃的念头……好在有马卓同学的坚持和鼓励,特别是有南奕同学的全程安排和陪伴,才让我们找到了当年去马达加斯加、肯尼亚、智利时熟悉的感觉,我们才真正有机会实现了这次南非之旅!</b></p> <p class="ql-block"><b>这是11天南非之旅的线路图,是回国后才徒手绘制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一改过去对全程安排了如指掌的习惯,坚决不过问下一站是什么?玩什么项目?就像开盲盒的样子,结果证明,我们天天保持着准备开盲盒好奇心,享受着突然间发现盲盒中正是自己想要的那一刻的快乐!</b></p> <p class="ql-block"><b>下面我就按照一个个盲盒打开的方式讲讲我们在南非的见闻……</b></p> 盲盒1 <p class="ql-block"><b>7月4日凌晨2点(实为7月5日)左右从深圳宝安机场登机,穿越了6个时区,经12小时飞行到达约翰内斯堡的时间是早上8:05。</b></p> <p class="ql-block"><b>出关后在机场大厅里突然看到一个雕像,想想这该不会是南非那位国父曼德拉,但又不太像,后面经过核实,果然不是曼德拉,而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前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奥利弗·雷金纳德·坦博,约翰内斯堡机场也随之改成了奥利弗雷金纳德坦博国际机场。不过,后来发现,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雕像随处可见,从机场内购物店里表面穿珠子的,到广场上巨大的雕像,更有意思的是在德班(Durban)。</b></p> <p class="ql-block"><b>看到让我们很吃惊的曼德拉雕像是在南非第二大城市德班市。那天看了5000年前的岩石壁画返回的途中,到了一个小广场竖着几根柱子,看到一个小板房,这才知道要参观曼德拉的展览(据说当年曼德拉在这里被逮捕,也是27年后释放的地方)。展览厅并不大,里面的展品中有辆逮捕曼德拉用的车子和手铐,其他都是图片、视频和录音,当年他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章。出来走到广场上说那里是曼德拉雕像,我一看就是刚刚路过时看到的几个柱子,心里想雕像在哪里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柱子呈现出曼德拉的影子,于是就有了我录的这段视频!</b></p> <p class="ql-block"><b>这下让我们都惊着了!几根柱子居然让我们看到不同年龄曼德拉的画面,不得不赞一下,这个创意太有技术含量了!</b></p> <p class="ql-block"><b>这是近距离看到的柱子。</b></p> <p class="ql-block"><b>居然可以成为一幅画像,而且还可以随着角度变化成另一幅画像。</b></p> 盲盒2 <p class="ql-block"><b>第二个盲盒应该是观看动物啦!我们曾经去过非洲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稀树大草原,在那里曾经见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已被我们反复唠叨(怀念)了好几年。所以这次安排了一整天在南非最大的国家公园——克鲁格国家公园看动物,出游的方式仍是驾车巡游。</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巡游的车,与肯尼亚那次差不多。</b></p> <p class="ql-block"><b>除了这个是南非国家公园的标志动物扭角林羚外,还能经常看到一群群的蹬羚、狮子、大象、长颈鹿、斑马、河马、鳄鱼、野猪,但想见的猎豹和花豹却未见踪影………</b></p> <p class="ql-block"><b>难道这样的节目内容还会有盲盒打开的快乐吗?结果还真有!南奕同学给我们安排了观看动物的升级版!专访鸵鸟农场和大象救助公园。这样观看动物的内容叠加,效果倍增,印象更深刻!这种安排不仅仅可以满足我们与鸵鸟和大象近距离同框的需求,而且还可以系统地了解关于鸵鸟和大象的冷知识。</b></p> <p class="ql-block"><b>我尝试了用小桶饲喂鸵鸟。尽管饲养员一再强调要抓紧(hold on),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鸵鸟,它啄食的力量真大,小桶还是被啄翻,饲料洒了一地。</b></p> <p class="ql-block"><b>鸵鸟那么高大威猛,但大脑仅仅有核桃大小。</b></p> <p class="ql-block"><b>这是鸵鸟的皮,每个毛孔是凸起来的,摸着很粗糙。</b></p> <p class="ql-block"><b>对鸵鸟蛋与鹌鹑蛋进行了实物比较,甚至我才知道世界各地的鸵鸟也有不同,如非洲鸵鸟、澳洲鸵鸟等等。</b></p> <p class="ql-block"><b>马卓同学拍的这张鸵鸟被评为当天最佳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南藻同学的逗鸵鸟玩时,手模仿得很像鸵鸟头。</b></p> <p class="ql-block"><b>鸵鸟蛋不仅大,而且4个蛋还可以承受一个成年人的体重。</b></p> <p class="ql-block"><b>说到拍一张与动物同框的照片,应该没有难度,你看看我给同组的外国人一家人拍的照片……再看看他给我们拍的……</b></p> <p class="ql-block"><b>我也只能呵呵啦!没想到拍成了这样?!为了国际友谊,我们也只能勉强接受吧!</b></p> <p class="ql-block"><b>我给奕抢了一张大象鼻子扬起来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大象鼻子比我想像的要粗糙!这里是大象救助站,他们把每天应该喂大象的水果分装在小桶里,5美元一桶,让游客亲手喂大象,各得其所!</b></p> <p class="ql-block"><b>我们还在海岸边遇到的一大群非洲企鹅,并且还分清楚哪个是成年企鹅,哪个是幼年企鹅。</b></p> <p class="ql-block"><b>这个是幼年正在脱毛的状态,脖子上的毛好似围巾,正好可以遮挡寒冷冬天的大风!(目前正值南非的冬季)</b></p> 盲盒3 <p class="ql-block"><b>终于轮到说好望角啦!这是专属于我们的第三个盲盒。好望角作为非洲的一个标志,是每一个非洲旅游爱好者必到的地方。俗话说,到南非不到开普敦,等于没来过南非;到开普敦不到好望角,等于没到开普敦。</b></p> <p class="ql-block"><b>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位于34°21′25″S,18°28′26″E处。在没有苏伊士运河之前,是所有来往于欧亚大陆船只的必经之地。</b></p> <p class="ql-block"><b>事前我们知道要去好望角,但没有当地人指引和陪伴,全靠我们一行人自己寻找。按GPS引导开车上到好望角停车场,可是奕查看Google地图后说我们停车位置与地图所指不一样的!我心想,这里有牌子和灯塔,肯定没错,于是我们顶着巨风,还躲避了几次暴雨,围着老灯塔和新灯塔上下翻飞,拍照留念。折腾了老半天,准备离开时还是不太放心,我陪着奕跑到小卖部去打听,结果是我们折腾了半天的地方还不是真正的好望角,真正的好望角标志在山下,果然Google地图还真没有标错,等我们开车绕行到海边时才发现了真正的好望角地理标志!哈哈!差点就准备走人了!多亏了奕的坚持,才得以找到“真经”。</b></p> <p class="ql-block"><b>就是这个牌子和身后的灯塔,差点就让我们与好望角失之交臂…</b></p> <p class="ql-block"><b>看看现在我们南藻同学的展臂照,就知道我们有多开心!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好望角,终于将一个纯属地理学的名词概念落到了实处!</b></p> <p class="ql-block"><b>瞧瞧我们的打卡照,成就感满满!</b></p> <p class="ql-block"><b>感到欣慰的是,我们不仅爬上灯塔,还走到灯塔的后面……在那里标注了离世界各地的实际距离。这些地方都是旅游团无法到达的地方,结果被我们全部拿下!在好望角凭栏而望,可以看见远方的海天一色,也可以看见脚下的浪花飞溅,可谓感慨万千!……(此处省略一万字)</b></p> <p class="ql-block"><b>站在好望角的最顶端(以前被称为“风暴角”),肖同学告诉说这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左手边是大西洋风急浪大,右手边是印度洋风平浪静。我们信以为真……,虽然来之前我在电脑上匆匆看到过别人照片上好像有一条线,但是听到肖同学这样说也有道理,诺大的两个洋还在乎这三米二米?!</b></p> <p class="ql-block"><b>到了这个时候奕才告诉我们,下一站去最南非的最南端,我心里想重要的都已经看了,去南端就看一眼吧!去的道路越来越难走,车只能停在一个稍平坦的地方,离最南端还有一段距离,大家只能徒步在坑坑洼洼的石头土路上小心走着走着,到那里一看,这不是我想看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分界线吗!哈哈哈哈…又一个小目标实现了!</b></p> <p class="ql-block"><b>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位于南纬34°49′42″,东经20°00′ 33″。厄加勒斯角同时又是一个地理名词,被定义为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交界处。位于开普敦东南约170km的乡村地区。葡萄牙航海家将它命名为“厄加勒斯角”,其意译为“针角”,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在这个地区磁北极与地理北极的方向正好一致。</b></p> <p class="ql-block"><b>在国内有很多人,很多书本都认为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好望角。其实,厄加勒斯角才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它与好望角的距离是147 km。</b></p> <p class="ql-block"><b>这里是非洲大陆的天涯海角,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地理分界线。南藻同学的右手边是印度洋,左手边是大西洋。 石碑上写着:你现在来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厄加勒斯角。</b></p> <p class="ql-block"><b>每个人都像马卓同学那样将非洲大陆踩在了脚下,表示一下非洲是个好地方,值得多次游玩!</b></p> <p class="ql-block"><b>这里还没有开发成景区,四面荒野,让我们也尽数享受着这海阔天高,无拘无束的快乐!</b></p> <p class="ql-block"><b>还有布满黄色苔藓的沙滩……</b></p> <p class="ql-block"><b>山上还有野生的鸵鸟和非洲大羚羊</b></p> <p class="ql-block"><b>还拍到非洲大羚羊争斗互殴的场面,一天下来,终于圆满完成了重要的好望角和大洋分界线的探访,虽然有暴风雨的浸袭和地址误判,但其过程尤如田野调查,层层抽丝剥茧,最终揭开真相,完美地划上句号。</b></p> 盲盒4 <p class="ql-block"><b>看到这张唯美画面了吧!下面我就介绍这一路的吃住行,这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南非之旅中最大的盲盒。</b></p> <p class="ql-block"><b>南非有一条著名的国家公路——花园大道(Garden Route),代码是N2,这条线路依山傍海,途中横穿无数不同殖民风格的小镇、田园和森林,把一些国家公园也串联在一起。如果评选全球最美的自驾线路,花园大道一定位列前五名,因为美国1号公路,欧洲的公路我们都去过,花园大道的景色绝不输那些!</b></p> <p class="ql-block"><b>几乎所有去开普敦的游客,都要走上哪怕是那么一小段的花园大道,才不枉费来南非一趟。</b></p> <p class="ql-block"><b>沿途的风景多变,拍到无数条彩虹,难怪南非称为彩虹之国,其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特别清晰!</b></p> <p class="ql-block"><b>坐在车上抢拍到非洲人头顶物品,本来想拍一些人手拿钱拦车的照片,未能成功。</b></p> <p class="ql-block"><b>我们从到达开普敦后就一直就沿着N2这条路穿行,最后一直开车到伊莉莎白港才结束。每天走一段就找家民居住下,第二天再继续走,一天换一家,好像特异安排对各种民居的质量一一进行体验和评审,结果这一路让我们感叹一家比一家奢侈,但一家又比一家便宜……没有最豪,只有更豪!</b></p> <p class="ql-block"><b>这家住宿的民居叫非洲海洋庄园酒店,我们住楼上楼下一小栋楼。</b></p> <p class="ql-block"><b>早上有专人为你做很美味的早餐,包括新烘焙的面包和点心,茶和咖啡肯定是有的。</b></p> <p class="ql-block"><b>这又是一家海边民居,名字记不得了。</b></p> <p class="ql-block"><b>窗外是我们曾经看过晚霞的海湾!</b></p> <p class="ql-block"><b>晚上去超市买点吃的回来随便炒了几个菜,烤猪排,火腿肠炒黄瓜,烫西兰花,炒青菜,醋溜土豆丝,西红柿鸡蛋炒蘑菇,做白米饭和白粥,满足了我们的中国胃。晚上还看到非洲夜空的星星……</b></p> <p class="ql-block"><b>南奕拍到的银河图</b></p> <p class="ql-block"><b>这个是我们下榻的另一个酒店,名为“蕨类酒店”(the fernery)园区经过齐齐卡马森林,中间有6公里泥巴搓板路,在一片荒野中突然冒出来一个牌子,那就是我们今晚的蕨类酒店。一进酒店顿时感觉进入传说中的仙境,也确实有很多蕨类植物,店内还有蕨类植物的标本,还很专业的标注了该植物的国际通用拉丁学名。看到真实的蕨类植物,想想酒店所处环境和意境,感觉酒店取这个名还很讲究,朴实而又高雅!妙哉妙哉!</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从蕨类酒店房间内拍到的景色,原始森林和瀑布……</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室内一角</b></p> <p class="ql-block"><b>室外还有游泳池,还包括前面那张唯美照片也是这个酒店里拍的。</b></p> <p class="ql-block"><b>晚餐是坐在壁炉前,吃蹬羚肉卷刺身等美味。</b></p> <p class="ql-block"><b>一般中午就选择吃点可以接受的西餐,留下良好印象的是生蠔,外国人做的蒸饺、生煎包、面条等等……</b></p> <p class="ql-block"><b>这里要隆重介绍一下我们的领队,兼导游,兼司机,兼翻译,总之身兼全职的高手——南奕!</b></p> <p class="ql-block"><b>因为是右边驾驶,车内其他人均不敢接手开车,只能由我们的奕来承担,一路上我能做的事情就是用手机自拍杆给奕看地图,一边走,一边细细的回想,当年奕还是很小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一起出游,印象深刻的有山东大连和威海,四川的小三峡……</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找到的一张在青岛火车站门口拍的照片,那时的奕还是个小姑娘,只能由妈妈带着在国内转转,真没想到,等到奕长大成人,她一路打拚进入谷歌工作,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条,此外,奕不仅仅弹钢琴,还拉大提琴,还打架子鼓,请注意,这都不是一般的爱好者那种水平,而是能上舞台表演的那种水平。除了这些外,奕能够把我们带着满全世界跑,去的地方都不是一般游客能到达的地方!每每想到这些就感慨万千!真是太不容易了!当年的小姑娘一下变成这么会生活,这么懂生活的人!没有想到我们也跟着奕享受了这么多的快乐,那天晚上吃饭时,我说着说着眼里充满泪花……小姑娘真是太优秀了!</b></p> <p class="ql-block"><b>总之每次与南奕在一起都留下美好回忆,也很感谢南藻和马卓一家,有你们这样的朋友真好!</b></p> <p class="ql-block"><b>南非之旅中还有许多细节无法在这里一一呈现,比如……</b></p> <p class="ql-block"><b>比如,到达开普敦第一天,奕就特别为我这个植物爱好者安排去了桌山下Kirstenbosch botanic garden国家植物园,虽然时间不长,又遇到暴雨,但仍然逛了温室和部分园区,满山遍野的马蹄莲和盛开的各种芦荟让我们感到震憾!也看到了长在地上的帝王花和针垫花!</b></p> <p class="ql-block"><b>还有随手就可以拍到的各种奇葩鸟!</b></p> <p class="ql-block"><b>还有居住地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的狒狒和梅花鹿!</b></p> <p class="ql-block"><b>还有很多!只能留在脑海里一一回放……。疫情来去得那样突然,原本觉得居家隔离,寸步难行的三年,居然以这样的方式放开了,一转身细想,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却又是那样的刻骨铭心!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将这次南非之旅所找到的幸福感觉赶紧珍藏在心底,同时也提醒自己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过好今后的每一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