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播火种,满天繁星——乐知读书会第四期线下活动小记

如风

<p class="ql-block">读书以明理,读史以明志。</p><p class="ql-block">建军节前夕,乐知读书会第四期线下活动在红色文物博物馆举办。</p> <p class="ql-block">首先,组织书友们观看永济人自己的抗战史——《血战永济》。一处处遗迹,一桩桩回忆,用最熟悉的纯朴方言讲述着我们生活的这方土地的血泪抗争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英雄,在这里成为鲜活的实体;历史,在此刻被深深植入了记忆。</p> <p class="ql-block">听听孩子的感受吧——她说:“我觉得日本人很坏,杀了那么多共产党员。”这是人类最本真的语言啊,没有修辞,没有修饰。</p><p class="ql-block">童言无忌,童言也最无欺。</p> <p class="ql-block">教书育人的吴老师,深情地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作为一名户外爱好者,记录片中的几处抗日遗址都留下过她和朋友们尽情游玩的足迹,却从来不知道发生在那里的英雄的故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和平年代最好的诠释,先辈的流血牺牲不正是为了子孙后代无忧无惧!</p><p class="ql-block">那么,今天我们了解这段历史,重温这段历史,更显得意义非凡,正当其时: 享受岁月静好的同时,我们要不忘来时路,永远铭记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书友们发自肺腑的文字分享,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敬意,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珍惜。</p> <p class="ql-block">带着这份深深的感动,书友们又一起观看了由樊登老师和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共同讲解刘统教授的著作《火种——寻求中国复兴之路》。</p> <p class="ql-block">100多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中国共产党于茫茫黑夜中点燃了燎原的火种。在内外交困的黑暗岁月中,为中国找到了适合的生存、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寻找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这本书带我们回顾这段中华民族的寻路之旅,还原20世纪前期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经历,每一代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正如不同的行业也有独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爱国,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话题。</p><p class="ql-block">两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书友,分享角度不同,却体现了灵魂深处的相通。</p> <p class="ql-block">最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这所由烈士的后代、一名新中国的军人主办的红色文物博物馆,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烈士王彦萍以及许许多多与王彦萍一样的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认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p> <p class="ql-block">唯美的花束,寓含着书友清欢的一片深情——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书友雪萍对读书会的总结,她讲出了每一位书友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这句话,又何尝不是每个共产党人、每个中国人在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历程中的真实写照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场用心开展的读书活动可能都是一次洒播火种的过程,在心中洒下热情,洒下希望,洒下和平,洒下爱……</p><p class="ql-block">爱出者爱返。是的。</p><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乐知读书会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每一场活动都收到满满的爱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抬头,已是满天繁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