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五岳之“中岳”,秦岭山系东延的余脉,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一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均留下了丰富的地层遗迹,号称“五代同堂”。嵩山有72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占三十六峰。峻极峰为主峰,海拔1492米,俗称嵩顶或中顶,也称太室中峰、太室绝顶、华盖峰。大周武则天、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制碑于其上,故峻极峰亦称“御碑峰”连天峰位于嵩山主峰西南,海拔1512米。 2023年7月22日到嵩山攀登峻极峰顶,拍摄一组相片与朋友们分享。<br><br><div><br></div> “嵩阳运动”由张伯声教授创名。是指太古宙片麻岩与元古宙嵩山群之间不整合界面所代表的一次造山运动。这一不整合界面的时限,以往认为在25亿年左右,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安坡山一带,嵩山群罗汉洞组不整合覆于路家沟钾长花岗岩之上,岩体的年龄为21.76亿年,因此,该界面的时限应在21亿年左右。这样一来,“嵩阳运动”并不只是代表太古宙末的一次造山运动,它是新太古一古元古代多幕构造运动的综合反映,代表了嵩山花岗岩——绿岩地体的固结阶段。 上传结束,谢谢朋友临帖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