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的美篇

边军

第二故乡 一一修订版 <p class="ql-block">我和我战友们的第二故乡,在被世人称着人间最圣洁的壮美天堂:西藏!更在与邻国印度和不丹国接壤的雪域边城:错那。我们曾在那里当兵守护国门卫国保家,不惜生命奉献青春付出血与汗,同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乡亲民众建立了深厚情谊,她的壮、险、幽、美的自然景观和优久的人文历史文化以及越來越好的现代气息,成为众多网民向往的圣地…,虽然早已离开她,但依然深深地恋着她,爱着她!</p> <p class="ql-block">从西藏首府拉萨城西出向南,过雅鲁藏布江曲水大桥转东,沿江而下到山南市。四十年后一伙四川籍,原隆子一团边防汽车兵带着家人,自驾来到山南目睹了那里翻天覆地的巨变,心潮澎湃欣喜若狂,兴高采烈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边防一团汽车老兵重回故地到山南</p> <p class="ql-block">他们游览了山南由南向北汇入雅鲁藏布江的乃东河东西两岸原地区行署和军分区、泽当镇、乃东县党政机关、村社农田、军队医院,烈士陵园等旧址上的全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他们离开山南去边境隆子故乡</p> <p class="ql-block">到达故乡隆子县的部队营区,因巨变找不到原先的样子了。靠近隆子县的“日当军垦农场”是去边防隆子和错那两地的公路分叉处,向左去隆子,向右去错那。</p> <p class="ql-block">从日当农场路口向西转南前行,翻过高山、流览碧绿如镜的拿日雍措(湖),不久就到了边城错那。</p> <p class="ql-block">错那,上世纪60年代初,我到那里时还是群山环抱的沼泽和冲积地。20多年后的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她旧貌换新颜。(图片来自网络)就连沼泽地上都建起至少两层楼的房屋,神奇而不可想象!</p> <p class="ql-block">错那:沼泽地上建起的军营</p> <p class="ql-block">错那地域状美如画:有蓝天白雲,雪山草地,高原湖泊、险山峡谷,飞流瀑布,原始森林,溪流滩涂,农田牧场,民居藏舍,民风淳朴的藏胞和门巴同胞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马、驴、牦牛和羊群等等。还有诸多珍稀动植物,如金絲猴,猕猴,长尾猴,黑猴,小熊猫,野羊,㸳牛,野牦牛,黑熊,各色野山鸡等等。一到春夏季节,勒布沟和浪坡乡山花烂漫,五彩斑斓的花海和硕大的五色杜鹃花林簇拥着你如入仙境,山谷间云雾瓢渺,扮靓山川,美伦美焕,令你不舍离去。足下的土地生长有藏三七,藏贝母,黄精,当归,党参,手参,人参果等珍稀药材。灌木荆棘林中的藤蔓上垂吊着香甜的紫红八月瓜,甜得心里凉爽,一串串晶莹透体类似葡萄的五味子惹得不识货的战友喷涎流泪。5千米雪线高地有敖立不屈的稀有喜玛拉雅雪莲花和藏匿地下的神药冬虫夏草灬。这一切的一切,勾画出一幅绝美画卷,把我们的第二故乡衬托得太美太美!在这里,我住得最久的是部队团部的驻地一一错那,那里海拔4380米,我上世纪60年代初去那里戎边守疆,在错那所属边境线上的连队和边防站点以及团部驻地生活工作战斗了共16年。在那里,经历了我人生第二阶段的成长。当过战士、文书、放影员,步兵连排长,边防站副政指,部队政治处宣传干事,连队政治指导员。历经连队军事训练、站岗执勤、成都军区政治理论培训、边防生产、营建、修筑公路、森林伐木、野营拉练、战斗演习、边境巡逻、三次参加涉外军事政治外交行动、支农助耕助收、军民联防好人好事采访、新闻通讯报道等等等等的艰苦摔打捶炼,使我成为一名自信合格的边防军人,和所有战友们一样,为保卫边疆守护祖国和人民安宁贡献了一分值得欣慰自豪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错那的篮天白雲,高山湖泊(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错那新貌(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现时的错那全景(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错那城</p> <p class="ql-block">边境的雪山和战士们(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边境的山路与军车车队(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边境海拨4500多米的博拉山口,是错那向南去勒布沟的必经之地。驻足山口朝下望,深谷中千回百转的盘山险道望不到头(网络图片)。当兵第一次(1964年3月1日)到舍木沟(现改称勒布沟)就是背着行装,踩着没及膝盖深的厚厚积雪,从这深不见底的山谷步行下去的。尤如去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牛魔王的“无底洞”,深不可测。</p> <p class="ql-block">整治如新的当今博拉山谷螺旋式车道(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进入勒布沟的山地</p> <p class="ql-block">勒布沟的山坡</p> <p class="ql-block">这些坡地是门巴族同胞的居所和生产放牧地以及我们各连队的军训和生产场所。(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从博山深谷里的盘山险道下来就是海拨2700米的勒布沟。这里有部队营指挥所。我在这里62年战斗英雄吴元明所在的连队居住生活劳动军训磨炼了三年多。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奇花异草,有62年抗击印军自卫反击战张国华将军指挥部遗址,有边民门巴族老乡的居所和田园与牧场灬。</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勒布沟贡日乡一角(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勒布沟娘姆江右侧云雾下的吉巴乡山(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吉巴山下,娘姆江左侧勒布沟的贡日乡一角(网络图片)这里是营部和所属连队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红箭头所指是我曾经的连队生活驻地(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沿公路两位军人的去向可去部队营部(网络视频)</p> <p class="ql-block">原来简洁木板壁的平房已变成楼房的营指挥所新貌(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从勒布沟营部再下到沟底的娘姆江河边</p> <p class="ql-block">营部往下便是勒布沟的一段触手可及的绝壁峡谷与奔腾不息的娘姆江溪流(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绝壁前不远处,娘姆江右岸山岩下的巨石丛林中,留有张国华将军对印反击作战的指挥部遗址(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从张国华将军指挥所遗址沿娘姆江继续往下便到麻玛乡。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麻玛乡门巴族老乡的居舍与田园山水(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初的麻玛山水田园和村庄(网络图片)此前的1969年夏秋,我曾在这峡谷两边的山林中和战友们一起伐木,在山崖下的狭窄砂石公路上将伐下的木材为车队装车。</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渐变的麻玛乡(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麻玛乡随着改革开放已经大变。勒布沟是西藏山南门巴族老乡的聚居地,现已打造开放成边境人文风景旅游区。门巴老乡分布在吉巴,贡日,麻玛,勒乡等地。麻玛乡(网络图片)现已升级为麻玛区了,椐说错那县机关将迁至这里并升级为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麻玛乡已升级为区(网络图片)这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还只是娘姆江右岸的一片田园,如今大变(见上面图)。</p> <p class="ql-block">从营部所在地的贡日乡沿娘姆江河谷而下直到勒乡和边境前沿,沿途风光无限美不胜收,人文地理风情万种,令人陶醉。这里有淳朴勤劳的门巴族老乡(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喜着红娤的门巴族老乡</p> <p class="ql-block">有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门巴妇女</p> <p class="ql-block">有门巴牧民家的羊群(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广袤的草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飞流瀑布(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珍稀动物金絲猴等(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涓流、溪水、江河、峡谷(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有苍翠欲滴的森林绿草(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里气候适宜,雨水丰沛,每逢农历四五六月,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除了在勒布沟还可在浪坡乡的沟谷山野见到这硕大而色彩各异的杜鹃花丛,你若置身其中就象坠入仙景股的花海,令你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美哉!乐哉!</p> <p class="ql-block">大盘杜鹃花,娇媚动人。</p> <p class="ql-block">花团紧束</p> <p class="ql-block">繁花盛开,争奇斗艳。</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初,我和同乡战友来到了这美丽的祖国边境,同战友在这边境线站岗。(作者图片)</p> <p class="ql-block">在勒布沟,去坡坎台地开垦出的生产园地参加种植劳动,提供生活自给。进森林伐木建造营房,以解多年连队无固定住所之困(作者图片)。</p> <p class="ql-block">在勒布沟的峡谷田沿、坡地、树丛中,在边防哨卡的砂石地和荒草坡上,在错那雪山下的坡地和沼泽地中零散的草甸上等等狭窄场地里从事战术技术等军事训练(作者图片)</p> <p class="ql-block">去边境路上小歇(作者图片)</p> <p class="ql-block">在边防前沿勒站蹲点考察时观山景。</p> <p class="ql-block">去边境土伦山口执行任务,经过徒步骑马通夜行军,清晨在海拔5千米的山脊上留影(作者图片)</p> <p class="ql-block">拉练途中野炊。遇严冬大雪封山,协同藏胞铲雪开路(作者图片)</p> <p class="ql-block">同战友在错那军营外的沼泽地上观赏祖国山河的状阔与雄伟。(作者图片)</p> <p class="ql-block">8月的一天,我站在连队营房外(作者图片),看着乌雲压顶即将变脸的天,我问:老天,先前还眉开眼笑万里晴空,怎么瞬间就愁容满面呢?突然几片飞雪落在我脸上,啊!我即刻明白,天又要下“六月雪”啦!这时正是中国农历六月,是错那有些年份最早的一场大雪,高原的天说变就变。</p> <p class="ql-block">还有说变就变不可容忍的中印边境冲突事件随时都可发生惹得国门不安。本就长时间安宁,位于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我侧,浪坡河谷下游静默优雅环境里,从山岩缝隙喷泼而出神泉形成的东章瀑布地带,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印军偷袭占领,经双方外交调停后退出,后又违约,再次偷返回原地,秘建哨位隐蔽于丛林中,打破了那里的宁静,至今还被印军占据。充分暴露了印度政府扩张主义的不死野心。</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东章神泉瀑布!请您放心,不久之日,强大的祖国定会将您拥入怀抱。</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在错那那片广阔的土地上,在它所属的200多公里的边防巡逻线上,在纵横交错的险山深谷中,在那崎岖曲折坎坷不平乱石泥泞举步危艰的羊肠小道上,不知转展往复了多少回,行了多少路,尽管艰辛却从没喊过苦与累,因为心里深知这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而来到这里的,即使付出生命也是必须的。一晃十六年过去,感觉身体还可继续在这风雪高原故乡经历更多艰辛和苦累之际,老天不作美,一场大病后结束了我的军旅生涯,不得不离开她转业去了第三故乡:川蜀边城攀技花。</p><p class="ql-block">以上仅有的几张图片和区区文字表述,远不能描绘第二故乡错那的壮美,很遗憾在部队那些年没有留下更多她那雄、阔、险、幽、奇特宁静的绝美图片,仅以上列图文对我第二故乡作一简述。虽已离别40多年,我对她的美丽和恋意仍深藏心底,不可忘却。</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以各种方式无往誓不休冒死也要去西藏的人数不胜数,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热流。也让我明白了其中原由:因为凡去过西藏的人,大多有过一种净化心灵的感受。每当艳阳当空时,仰望那美得让人心醉的篮天白雲,仿佛瞬间被拂净了周身尘埃,浩瀚的苍穹下雪岺银峯,仙山幽谷,山涧涓涓溪流,千里滔滔江水,碧蓝如镜宝石般的湖泊,苍翠欲滴的森林绿草,五彩斑斓的山野漫坡,繁花似锦的丛林草地,牛羊成群的广袤牧场,勤劳淳朴的民风民俗等等等等,尤如置身在一尘不染静默无声的天堂,是那么的幽静清新,神清气爽,如似沫浴了一场清澈甘凉的雨露,一切烦乱悲怨都一扫而光,身是那么轻,心是那么净,简直爽透了!……其实置身我的第二故乡西藏高原,最大的风险是缺氧以及风寒感冒引发的肺水肿或脑水肿,医治不及时会要命的。风雪酷寒并不可怕,只要能挺住和克服缺氧造成的高反,便一切如常。如此之美境和可爱之地,怎能忍心让敌人侵犯!怎能不向往、思念?必须世世代代誓死守着她!护着她,让她更壮、更健、更美!</p><p class="ql-block"> 在完成这篇“美篇”之际,衷心感谢网络图片的作者,因为图片所示之地曾多次留下过我的足迹,在我心里刻下过永不磨灭的印记。借之网络重现,抒发了我对第二故乡的赞美与回憶。在此,再次感谢网友们提供的优秀图片,她让我和战友们的第二故乡更美更深刻于心了。谢谢!真诚的谢谢!</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9日“八一”前夕第一版,2023年10月30日修订补充。2025年5月24日再次修定补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