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宝贝”

静夜雨丝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是星期天,回老家看老父亲!今天还是“大暑”节气,气温非常的高,之所以在这样的天气回家,想着适合给老人家洗澡!人老了之后似乎对温度没有那么敏感了,即使是夏天,衣服穿得比年轻人厚多了!今天比平常走得早,这时能凉快一点,到家也就比平常早一点。</p><p class="ql-block"> 到家之后,听嫂子说:“六月六,晒丝绸”,“妈之前说过,她有个蓝大襟棉袄,在箱子里放着,让给她拿出来晒一晒,小心发霉了”。我抽空看了一眼手机日历,今天确是阴历的“六月初六” ,又是大暑节气,上蒸下煮!过去农人选择在这样的天气晒一晒家里久放的衣物,防止发霉是有道理的!母亲离开我们已有三年多了,两口陪嫁的箱子架在炕最西边的鹰架子上,箱子上面还放着母亲生前使用过的被子、枕头等物品,三年了,我和哥哥谁也不愿动这些东西!难得嫂子有心,我也就表示同意;哥哥上炕翻箱,先拿出了一床包在大塑料袋子里的棉被:被里子是妈妈亲手织的白布,被面子是传统的大红缎被面子,我一眼认出缝在被子一头的是我曾经穿过的一条短裙拆成的一块料子,软软绒绒的感觉,缝在被头上正合适!哥哥说:你看妈弄啥都带窍着呢,被子干干净净,包得严严实实,一点也没有发霉!后面拿出来的就是一小卷一小卷的家织布!没有找见嫂子说的妈妈的蓝棉袄!</p><p class="ql-block"> 妈妈年轻的时候,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特别的勤劳,农忙的时候在田地里劳做,农闲的时候搓捻子、纺线、织布,背上自己织好的白布过泾河到河北《泾河的北岸,属于泾阳一带》再换回棉花 ,重复劳做,贴补家用!这些织布里渗透着妈妈的味道!记得妈妈生前说过:这箱子里放着她多年积攒的白布,等她百年之后,让我和嫂子把这些白布分了,也算是她留给我们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被子里面续的内容由棉花升级为蚕丝,被里子不会再用手工织的粗布了,年轻人嫌弃它粗重,除了结婚准备的喜被缝上缎被面子,平常家用的被子都是电脑缝制,套上被套,盖起来又轻又软!脏了只需取下被套清洗即可,省去了拆被子、洗里子、缝被子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被子凉晒到门前的晒绳上了!搬出竹床到太阳下,把这些白布摊开晾晒在竹床上!身边缺少的人是妈妈!</p><p class="ql-block"> 嫂子对我说:这些白布你要有用你就拿走,剩下的她要拿去卖掉!听说附近有收白布的,一尺一块钱!这些白布,是母亲辛劳的成果!全部卖掉也不值几个钱!再说我们也不差这几个钱!嫂子可能觉得这些白布留着用处不大,总归是要处理的!</p><p class="ql-block"> 好多老物件,看似用处不大,它们的价值不在使用,而是承载的记忆!哥哥看出了我的心思,最后决定:原样保管,封存箱底!母亲的“宝贝”,以怎样的形式存在才更有意义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需要提花的,比白布难度要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