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息烽集中营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别称为中学和小学。</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地形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山里有湖,有洞,地形隐蔽险要。息烽集中营本部控制面积约2平方千米,设监狱八栋四十三间。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等。“义斋”为女监狱。称重庆望龙门看守所为“小学”、称重庆白公馆监狱为“中学”、息烽集中营所关押的则是从全国各地押来的“要犯”,称之为“大学”,而留学则是处死的黑话。</p> <p class="ql-block">群雕《忠魂曲》耸立在广场中央,背对营区,由基础、底座、雕像三部分组成。群雕用红色石块拼雕,正面雕塑了革命先烈的英雄群像,他们虽然身披锁链,受尽酷刑折磨,但高墙关不住革命者的必胜信念,酷刑磨不灭革命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先烈们欲冲破牢笼的造型充分表达了息烽集中营内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坚决反抗斗争精神,后面是高墙、铁链的造型,代表息烽集中营这个当年军统魔窟。整个雕塑在告诉人们,今天的幸福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应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努力奋进。</p> <p class="ql-block">恰逢一个单位组织活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设在全国的秘密监狱中最大的一所。它的前身是“南京新监”,“七·七”事变后,由南京转武汉,又经武汉迁湖南益阳,最后转入息烽。</p> <p class="ql-block">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在西南地区共设立了三所秘密监狱,一所是重庆的望龙门看守所,当时军统内部称为“小学”;二是重庆的白公馆和渣滓洞,被军统合称为“中学”;而息烽集中营在当时是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杀人最多的地方,则称为“大学”。</p> <p class="ql-block">凡是送到这里“上大学”的大多是“案情”重大的政治要犯。政治犯由等级的高低从“小学”转“中学”,再转入“大学”,被国民党内部称“升学”,被处死的则称“留学”。当时息烽集中营的戒备非常森严,常年关押人数450人左右,但看守的特务就达到470人,一比一的看守。</p> <p class="ql-block">军统把整个集中营分为了天堂(办公区)和地狱(监房)两部分。监房不称“监”而称为“斋”,设监狱八栋四十三间。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其中“义斋”为女监狱。</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被困禁的人员可分为四种类型:</p><p class="ql-block">1、从各地逮捕来的共产党员,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文泽等;</p><p class="ql-block">2、抗日将领和社会各阶级的爱国知名志士,如杨虎城、黄显声、徐林侠、杨醒民、邓演达、马寅初等和去延安路上被拦劫逮捕的热血青年;</p><p class="ql-block">3、在军统内部犯有错误的特务和所谓的军统内部的动摇分子、被戴笠等奸污后抛弃的青年妇女、有失蒋介石和军统面子的人(蒋介石的胞兄郑绍发等人)以及社会上被军统怀疑泄露集中营秘密的人;</p><p class="ql-block">4、外籍人员,如俄国白俄中的流浪贵族、军人、神父、捷克进步人士、西班牙商人和世界各地回国参加抗日和探亲的华侨等。</p> <p class="ql-block">集中营从1938年设立到1946年撤销,先后关押过杨虎城、马寅初、黄显声、罗世文、车耀先、张露萍、许晓轩等共产党人、爱国将领和爱国民主人士1200多人,其中600多人被秘密杀害和折磨致死,400多人下落不明,幸存者不足100人。这样一个杀人魔窟对外挂牌却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内称“新监”。在集中营内,“犯人”在肉体和精神上都遭到了百般的折磨。毒打、上镣铐、坐老虎凳等是家常便饭。</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著名人物,如: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车耀先(成都“努力餐”创始人)、杨虎城、宋振中(“小萝卜头”)、罗世文、宋绮云、黄显声、张露萍、马寅初等,而600多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先后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张露萍七烈士等。</p> <p class="ql-block">军统号称天堂的办公区一角。</p> <p class="ql-block">“明心亭”位于“明心湖”中部,湖畔岩石上,刻有蒋介石半身像和当年集中营少将主任周养浩手书的“明心湖”3字,左下刻“养浩题”,右下署“民国三十一年”。现刻像已毁。</p> <p class="ql-block">1997年5月,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国务院公布息烽集中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也修复开放。一个占地80多亩,包括英烈事迹陈列展、营区、烈士陵园和玄天洞等“一线四点”参观线路的大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初具规模。息烽集中营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