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行

白衣使者

<p class="ql-block">  母亲生前我们有一个美好的约定——我陪着她游遍佛教的圣山道场。可惜与峨眉的机缘未至,母亲遍匆匆的离开了我,今天母亲虔诚悲悯的佛心陪伴我,将登顶峨眉之巅顶礼普贤菩萨的金顶道场。</p><p class="ql-block"> 天公作美,夜里就开始飘起迷迷蒙蒙的细雨,在层峦叠嶂的山涧里,细细密密雨丝又变成如纱如素的雾霭。雨后山中空气极其甘甜,花草淡淡的芬芳混着松柏悠悠的清香,和着雨水滋润泥土的纯朴气息,闭上眼满满的吸入肺腑,整个身体也轻松的飘荡起来。有山的地方必定有水,峰回路转的途中总是与高低不一的瀑布不期而遇,兜兜转转中时而近在咫尺时而遥不可及,或汇入曲折迤迡溪水,或跌入深不见底的湖泊,又奔赴未知的远方。像极了人的一生,无法选择的来,过自己无法预见的一生,又无法选择的去,投入到不知所踪的下一生。虽然都是佛教圣地,都是菩萨道场,但每一座山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却截然不同。也许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人文,以及菩萨的不同愿力和修行方式有关。海中仙山的普陀灵动,黄土高原的五台巍峨,俯瞰长江的九华险峻,而雾中的峨眉迷蒙。</p><p class="ql-block"> 披云戴雾,拾级而上,峨眉蜿蜒曲折的登山之路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峨眉挑夫。他们大多数是皮肤晒得黝黑,腰背略有屈曲的四五十岁男子,或行行缕缕,或独来独往,但相同的都是肩背上沉甸甸的背架和背架上满满当当的货物。这些壮年汉子一代代从事着这个古老又繁重的职业,修建寺庙的一砖一瓦;铺设台阶的一石一木;游客果腹的一粮一草;都是他们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负重前行到山顶。他们一日一月,一辈一辈,背起的是自己柴米油盐琐碎的生活,是孩子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希望,是峨眉千年传颂的历史人文,是四川人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今天的我们不也是生活角色中和工作岗位上的一名挑夫吗?我们担负着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家庭责任,同时也担负着实现百年中国梦的社会责任。</p><p class="ql-block"> 思考着,感慨着,不知不觉已到金顶。此时峨眉金顶的云海时重时淡,时聚时散,似有若无,似雾非纱。在这变幻莫测的云海掩映下,一座通体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四面十方普贤菩萨金身圣像安驻在六牙宝象之上灵动的跃然眼前。在菩萨宏伟庄严的圣像前,在他慈悲安然的目光里,我——是一粒微尘。云海飘拂,烟雾缭绕,菩萨注视着红尘中芸芸众生,众生可知菩萨的禅意?如果说佛学是一种宗教那是狭义的。佛学是智慧看世界,做事情,修三观的朴素哲学;是身心修为和自然结合中产生的悠远文化;是不执着,不贪婪,信因果引导灵魂净化的精神信仰。愿我们能以观音菩萨慈悲的胸怀面对遇见的人,以文殊菩萨智慧的心解决遇到的困难,以普贤菩萨践行的笃定脚踏实地的做事,最后以地藏菩萨谦卑的态度检讨修整自己的过错,成就暇满人生。</p><p class="ql-block"> 峨眉之巅,风起千秋,云涌万代。穿越时间的长河,恒古不变的是金顶之上的朗朗乾坤,浩瀚宇宙。金顶之下是溪水流过的稻田,是村落升起的炊烟,是歌声漫过的童年,是母亲注视我的笑靥,是这值得走一遭的----美好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