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之吐鲁番

秋菊

我们第二天的行程是吐鲁番一日游,晚上还是住乌鲁木齐。 <p class="ql-block">  通常吐鲁番一日游的景点包括:葡萄沟、坎儿井、火焰山、千佛洞(现已关闭)、吐峪沟麻扎村和库木塔格沙漠等。 </p><p class="ql-block"> 作为吐鲁番地区的二大经典景区葡萄沟和坎儿井,一直以来备受争议,葡萄沟被吐槽的则是无聊和商业化,坎儿井也被吐槽无聊。实际从欣赏文化的角度去看, 坎儿井与长城、大运河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是让沙漠变绿洲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有了它才有吐鲁番的瓜果飘香。而葡萄沟一般都会安排去维吾尔族人的家里(我去过二次),不仅能看到少数民族的风情,并且在葡萄成熟季节还能亲手体验采摘葡萄的乐趣。我记得葡萄成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葡萄园的路边支一个摊位,售卖葡萄、水果和葡萄干。不过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坎儿井新增加了几个景点,葡萄沟也更加商业化了。我们行程安排游玩的是吐峪沟麻扎村和火焰山。</p> 吃完早餐我们9:00准时出发。随着中巴缓缓地驶出乌鲁木齐,车窗外的高楼建筑渐渐远去,城市也在我们的眼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长着一撮一撮骆驼草的茫茫戈壁和一片荒野,空气中弥漫的灰砂使远处的雪山和山脉隐约可见。不来新疆真的不知道新疆有多大,车行几十公里看不见一栋房子。当车行至盐湖附近时,眼前突然出现了许多巨大的风电车,一眼望不到边。<div><br></div> <p class="ql-block">  盐湖位于乌鲁木齐达板城区,一年中大风天数超过160天,是名副其实的“老风口”,其丰富的风能资源,为延绵30公里巨大风力发电机群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动力。</p><p class="ql-block">  在盐湖服务区依然还能看见一片风电机,而空气中的灰砂致使蓝天白云的天空没有那么通透。</p> 我们在盐湖服务区稍作休息后继续前行。 <p class="ql-block">  吐鲁番距离乌鲁木齐200公里,车行3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吐鲁番葡萄沟,先去木卡姆葡萄庄园用餐,导游向我们推荐这家餐厅的180元看新疆歌舞表演+水果羊肉自助餐的服务内容,我们婉拒了,想赶紧用完餐去游玩,晚上还要赶回乌鲁木齐。</p> 进门走过葡萄廊,看见成串的葡萄挂在上面,但还未熟,估计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吃。新疆水果最多的季节是7~9月,6月正逢西瓜、哈密瓜和白杏上市。西瓜又大又甜,白杏也好吃但不能多吃,一路上我们不停地吃西瓜 外面气温高达40度,我们坐在葡萄架下,吃着西瓜免费观看维族舞蹈表演,享受啊! 因新疆的气候比较干燥,即使天气温度40度,但在阴凉处体感还是比较舒服的,不像上海那么闷热难受。 新疆各少数民族虽然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有诸多不同,但都能歌善舞,尤其是维吾尔族。 表演结束,进入互动环节,维族姑娘、小伙热情邀请游客与他们一起跳舞。我们队员中有的积极认真的参与;有的几次被邀请却以吃瓜为由,死活不参与。看着大家边学边跳,乐在其中。一曲终了,维族小伙子手拿二维码过来要小费,我们的两位绅士二话没说,立马慷慨地给了二张毛爷爷,就此大家开心一笑而过。 饭后正值中午太阳当头照,我们坐车40分钟左右来到了吐峪沟麻扎村。这是一个小众的景点,旅行社大团一般安排来此很少(停车场没有看见大巴)。 吐峪沟麻扎村是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下辖自然村,地处火焰山南麓吐峪沟南沟口,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它是一座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佛教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历史文化古村。 具有2600年历史的麻扎村就坐落在吐峪沟谷底一片开阔坡地上。俯瞰整个村落貌似一片废墟,呈现破败之相。 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子中央谈绿色有着四个高耸宣礼塔的清真寺。清真寺是村子目前还在使用的地标建筑,也是唯一不是以生土为原料的建筑。<div><br></div> 麻扎村大清真寺修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占地2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做礼拜,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与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方法相结合的古清真寺,现已不让参观。 走进村子满眼都是土坯建筑,几乎看不到砖石。2000多年来维吾尔族的先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就地取材,用黄粘土加树枝垒砌或挖建窑房,建造出冬暖夏凉的土生建筑。麻扎村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土村庄。 依山傍坡高低错落的麻扎村,世代以土而居,满村黄黏生土夯筑的古名居屹立百年,无惧岁月风雨成为一道独特而神秘的西域风景 走进伊斯兰风格的院落,墙上颇有时代感和民俗风格的装饰品,就像时光穿越来到了2000多年前的西域,维吾尔族民俗文化活化石这个称号麻扎村当之无愧。 村子后面有一片破败而神秘的墓地,当地人叫它麻扎。麻扎是阿拉伯语,意思是圣人墓。据说这里埋葬着1000多年前来这里传播伊斯兰教的圣人。 传说公元七世纪初,穆罕穆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其弟子、古也门国传教士叶木乃哈带五名弟子最早来中国传教,历经艰辛,终于东行来到吐峪沟。在当地牧羊人的帮助下,叶木乃哈等6人便长住此地继续传教,伊斯兰教开始在吐峪沟盛行。叶木乃哈和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牧羊人去世后,被埋在山洞里,即吐峪沟麻扎。 麻扎村就是当年守墓人及其后代生活的地方。当地村民每年都会祭拜圣人墓,古兰经对这个墓地有所记载。因此,麻扎村的圣人墓也成为伊斯兰教徒心中的圣地,每年都会有世界各地的教徒来这里祭拜先圣,就此麻扎村也被称为东方麦加。 由北而南穿村而过的唯一一条溪水属吐鲁番二塘沟河水系。它不仅是该村最重要的水源,也浇灌着吐峪沟的绿洲和葡萄园。 我们顶着太阳,在村子里走街串巷,接近烘烤的体感温度就像洗桑拿一样,被烤的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真的不想走了,太热了。于是,大家就在一个售卖西瓜的大凉棚下休息、吃瓜避暑,好爽啊! 其实如果不是夏天40度的高温,来麻扎村游玩还是不错的选择。它是一个原生态的、没有经过商业化打造的、有着西域独特风格的土村。由此,也吸引了许多美女来此拍个人写真 麻扎村村北还有规模庞大、开凿于两晋时代的吐峪沟石窟(现已关闭),生动记载了佛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而麻扎村作为佛教和伊斯兰教中亚文化和罗马文化的交汇点,见证了佛教的衰落、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拂过千年时光,传说中的守墓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只有守墓人遗存的古村依然独立高坡,土天土地,地老天荒。 离开麻扎村,我们就去了火焰山。<div>  </div> 火焰山是天山支脉之一,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山长100公里,最宽处约10米。是全中国最热的地方。 古代小说《西游记》中唐三藏西天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为天下奇山,也使人们对火焰山充满憧憬。<div>  经历了吐峪沟麻扎村烈日火烤后,到了火焰山景区我就不想进景区。因我曾来过二次,里面几乎没有绿植,除了热还是热。景区里就一些和西游记故事有关的雕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h3> 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山体表面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褚褐色褶皱,在烈日直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浪翻滚上升,就像熊熊烈焰。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曾达47.8°C,火焰山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也曾达82.3°C。<div>  当天前方发来的报告:火焰山地表温度65°C</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区里竖着的一根巨型金箍棒温度计,许多人在此拍照打卡</h3> 其实单看火焰山不入景区在外面也能看见,既然来了就走过路过不错过,看了也就那样没多大意思。 国际大巴扎作为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其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来乌鲁木齐的外地游客都必去二道桥国际大巴扎。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乌鲁木齐。为了不留遗憾,我们从吐鲁番返回乌鲁木齐后直接去了大巴扎。<div>  现在进大巴扎还是要过安检的,这里是游客最多的地方。</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间80米高的观光塔是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道桥清真寺(观光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烧烤乐园楼顶上的阿凡提和小毛驴正探头迎接客人</h3> <div>  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丝巾、服饰、维吾尔小花帽、饰品、西域乐器及各类美味的新疆干果、果脯等特产;美食街汇集了新疆经典的美食,逛累了可以来个酸奶,热了可以来个冰激凌,饿了还有抓饭、烤包子等美味。</div><div> 我们只逛不买地在此感受着巴扎的氛围。</div> 既然,国际大巴扎是进疆必打卡之地,那我们也Mark一下 <p class="ql-block">  晚上9:00我们回到了酒店,一天的行程就这么匆匆的过去了。明天我们将离开乌鲁木齐前往天池,晚上入住富蕴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