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故居

安然

<p class="ql-block">西游记</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又七一,我们又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节,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节日里,我单位领导为了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特意组织了所有党员及有意愿的职工,前去高君宇故居参观学习,深刻绚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此抚今忆昔,以此更加真实地亲身感受一代伟人的英雄事迹,以此提升我们的政治意识,强化我们的政治立场。</p><p class="ql-block">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在高君宇纪念馆的墙壁上,亲眼看到这句名言,我非常喜欢这句活,它也是一道人生格言,昭示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才有意义,他也正是用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真正践行了他的诺言。这句话于我早已是耳熟能详,因为早在中专时代,在我娄烦的同学相交相谈中,^我就早已熟知了高君宇的鼎鼎大名,她们常常讲到她们县的一代伟人对近代中国的卓越贡献,以及他与恋人石瓶梅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故事和真挚的革命友谊,可惜的可叹又可敬的是,天妒英才,情深不寿,如此优秀的两位先辈竟英年早逝,也正应了“一语成谶”,他的生命正是死如慧星之迅忽,生命在最美时光却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惋惜和痛心。 也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高君宇已离开人世近百年了,却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古人的话总是很富哲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远望西方那重重叠叠的山川沟壑数不胜数,在偏远的娄烦县境内的峰岭底村中的一处山坳里,却因是高君宇出生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而声名远扬。我早已听闻伟人故居,能在历经几十载后,有幸跟随单位同事亲身前往,实是一件美事。雨后的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我们乘车出发了,在太佳线高速路上,入目皆是青山碧野,三辆车一前一后疾驰于坦路上,如泛舟碧波之上,两侧青山渐行渐远,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绕过静乐来到三县交界的娄岚高速路口,在此稍事休息,满目葱绿、山色空蒙,便觉清凉,也确实是低好几度让人倍感凉爽舒适。实是一处绝佳避暑胜地,也是一个绝美的天然大氧吧。</p><p class="ql-block"> 还是领导有先鉴之明,早已运筹帷幄做好了出行攻略,时刻不忘本职,农业与党建工作两手抓,两边都要硬,先是来到上静游村的木耳种植基地,实地参观学习当地的木耳种植技术,我们常常吃本耳菜,只以为它只生在东北冷凉之地,今天也算是见识了新生事物,看到有在大棚一串一串垂吊着菌棒的立体种植和露天排列整齐地摆放着的平作,也算是增长了见识,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汾河水源,生长出的木耳品质也一定是上乘的,但看那菌棒上生长不均的木耳,必得筛选分级,才能获得更好经济效益,好的东西必会得到引进推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了好的技术便得借鉴,愿这项技术也能成功引进,在不断地探索中,为我县的菜篮子再添新辉。</p><p class="ql-block"> 高君宇的家乡名为峰岭底村,现在的新农村早已全都居住于平坦的南北贯穿的马路两侧,高君宇的故居是他家的老宅院,远望这里向阳而居,不算太大的山坡一看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一层层的灰砖青瓦土窑洞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庄严肃穆。分为一进院,二进院的院中矗立着高君宇的铜像供人瞻仰,正面共有五眼窑洞,都是门窗一体的独立大窑洞,是用来待客和公事的正房,褐色的古窗古朴典雅,还有东西厢房,是展厅,院中套院,东边拐角处看似一间窑洞,实则是砖垒的台阶可以拾阶而上,来到高家起居的卧室,小轩窗嵌于大窗框,宽敞而深的窑洞,一进门便是如大床一般的土炕,土炕上富有特色的炕围至今看起来还很新颖,早已快退出历史舞台的苇席铺在炕上而且炕连灶,屋后摆放桌椅,这一眼窑洞便可以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家庭,中间最为深邃的窑洞是高家父母的卧室,东西两边依次是高家兄弟的住处,西厢房是高家女儿的闺房,东厢房则是他们曾经读书学习的书房。青砖铺就的小院便是下院的窑头,站在院边,视野极为宽广,既可仰视院后高坡之上又可俯瞰下院,既可凝视对面矮山又可遥望西面的远山平畴。倒真有点和我家的院子一般,可以一天从早到晚都沐浴在阳光之中,还有窑洞独有的冬暖夏凉之功效,感觉非常舒服。向上望向旁望,旁院是高家长工做工和起居之院,上面还依稀可见好多早已废弃的窑洞,昭示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和烟火气。</p><p class="ql-block">未入高家故居,先是为纪念高君宇而兴建的庄严肃穆的高君宇纪念馆,馆前屹立着高君宇的铜像,清瘦高大,眼神清澈而坚定,让人肃然起敬,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安安静静走进这神圣而庄严的馆内,来了解他那短暂却璀璨的人生经历,去领略他为追求民族解放和自由而光辉灿烂的一生,抚今忆昔,回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何其不易。</p><p class="ql-block"> 馆内东边墙壁上是馆记,简单叙述了高君宇是中国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西边墙上是高君宇留给后人的、甪生命践行的至理格言,短短三行字,字字珠玑,句句有力,唯有心怀坦荡、积极奋进之人,才能写就如此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之佳句,每每想起这句话,就会想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人奋进,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馆内正厅空旷,头顶的天花板上镶嵌着鲜紅的党旗,那象征着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大幅墙画布满了整面墙,连绵起伏的层层叠叠的群山中,如虹旭日冉冉升起,万山红遍,高君宇静坐于鲜花簇拥中,好似在欢迎着每一位来客。厅内四周由左向右依次分为六个展厅,详钿记述了高君宇短暂却光辉的一生所经历的传奇事迹。</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解说器非常先进,我们每人分的一个耳机戴在耳朵上,解说员便开始娓娓道来,声音不高却清晰动听,从开始到结束,我们的领导都听得专心致志,我们也受高君宇事迹的熏陶和领导认真听讲的感染,大家都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观看着。</p><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立志报国,有高家父母及兄争妹妹的介绍,高父为他的儿子们取名都有一个德,为女儿起名娴,寓意很好,意思是希望把儿子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品德高尚之人,女儿则要娴淑文静、温婉秀丽。在这里知道了高君宇排行老二,原来叫高尚德。高家父亲是一位开明绅士,同时家境殷实,家中有私塾供家中孩子读书,长大便选到省学读书,这样,不仅让高君宇学得了知识也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在读书期间看到各种国家饱受欺凌和外侵的不平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此,立下了立志报国的宏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展厅追求真理,是高君宇考入北大,在这里结识了李大钊等第一代共产党人,并参加了五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游运动,从此追求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