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贵州行 (二) 天眼之行

老戴

<p class="ql-block">  感谢贵州清凉的天气,今天贵州天气晴朗,多云无雨,给我们出行带来很大的便利,我从珠海台风杜苏芮前夕的闷热,一下跨越到贵州的清凉爽快,真有点跨越时空的梦幻感觉,不管跨越也好,梦幻也罢,我们进入了清凉贵州行第二天一一贵州平圹中国天眼之行。</p> <p class="ql-block">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地方。要想富,先修路。汽车一直在高速公路上飞驰。</p> <p class="ql-block">  高速公路上隧道一个接着一个,这是长寿之乡罗甸的七道拐隧道,长度1174米。高速公路的开通,给老百姓带来了幸福路,改变了过去千百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闭塞局面,让大山的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是青坝冲隧道。</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风光吸引了我,我特别选择了车头前的座位,一路手机拍个不停,小桥、流水,飞瀑,奇形怪状的山峰,引人眼目。</p> <p class="ql-block">  随着天眼的建成,带活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小城镇也不断涌现。</p> <p class="ql-block">  白墙红瓦的建筑特色,成为他们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还有很多关于天眼题材的雕塑,宣传壁画,科学知识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说起天眼,就必须讲讲天眼之父南仁东,他是中国射电天文学的奠基人,从1994年到2005年十一年间,他走遍贵州山山凼凼,风餐露宿,爬山涉水,最后选址贵州平塘县一山凼位置,从设计、选址、施工,到工程完成而忘我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我国的射电天文望远镜的落后面貌,随着直径500米天眼工程的完成,我国天眼的探测能力一下子比西方最先进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提高了5倍之多,天眼投入使用至今,我国科学家通过天眼射电望远镜已发现了宇宙中800颗新星,而南怀东先生因积劳成疾,在天眼完工投入使用一年后,因患肺癌抢救无効去世,成中国天文学界、乃至全世界天文学界的重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怀东先生选址贵州平塘县天眼工程的喀地貌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完工后的天眼。</p> <p class="ql-block">  这是展览馆上展出的模型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里成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可惜的是可能为了保密,防止电子产品的讯号影响干扰天眼的工作,上山参观前,随身所带的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在内,全部交由旅客服务中心的储存柜保管,人脸识别装置也做到极致,存取都极为方便快捷。所以很遗憾不能给朋友们提供天眼的实照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山下的旅游服务中心,有天文体验馆、航天馆、天幕电影院、南仁东纪念馆,是科普教育、爱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阵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仁东纪念馆,人们纪念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些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和牺牲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  体验馆内,有天幕影院,给人们展示了宇宙、太阳系形成与演变。天文学的历史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太阳系十大行星的动态演变。</p> <p class="ql-block">  天眼装置在深山上,游客需乘坐服务中心提供的接驳专车到达天眼装置的山下,游客还需再次乘坐接驳车继续上山到达观看天眼的瞭望台。或沿旁边的栈道,逐级登山,行走787级步梯上山,步梯还设了数个平台,平台上设立雕像,对十二星宿作科普宣传,人们在休息的同时,接受天文学科普的教育。可惜没有手机,就不能和朋友们分享了。</p><p class="ql-block"> 我本来是准备坐车上山的,但候车的人太多了,据工作人员讲要等侯半个多小时,况且上山才七百多级,我们珠海板樟山澳门回归纪念公园上山还1999级呢!我鼓起勇气,充满信心踏上上山的栈道,栈道铺设很好,同伴一起年轻的旅友又对我十分关照,沿途的风景又吸引了我,我还是比较轻松的上了顶峰,又完成了一次人生挑战。从瞭望台向下观看天眼的大锅,工程的巨大震撼了我,我为当年科学家选址的严谨,施工的艰巨而赞叹。 山顶平台上有提供胶卷相机拍摄服务,钱不是问题,只是要拍照的人太多,超出了我们回归的时间,我们只好抱憾下山,结朿这天眼旅游之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