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随笔 李华】参观河大有感

李华名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7月,我有幸参加了“双减”工作培训班。作为其中一节实践课程,我们在班主任刘教授的带领下去参观河南大学。刘先锋教授作为向导,带领我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点上来看这所河南双一流大学的沧桑巨变与厚重文化。</p> <p class="ql-block">  河大的大门很有特色,是双牌楼式,典型的歇山顶,飞挑而出的屋檐上排列着五个脊兽,可见规格之高。站在门前,对今天的参观产生诸多期待。</p> <p class="ql-block">  河大的第一位校长:林伯襄先生。他开启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林伯襄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更是著名的爱国主义学者。他主张“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在任4年中,他广罗有识之士,辛苦经营,培养了大批人才,是我辈之榜样。</p> <p class="ql-block">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庚子兴学”时期兴建的国内三所学堂之一。可见当时河大在国内教育界的地位是很超然的。</p> <p class="ql-block">  河大书画院,把西式建筑的美与中式建筑的实用融为一体。六根希腊柱十分醒目,据说柱头图案是六位希腊女神的图腾。1925年,李大钊先生曾在此做了题为“大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史”的演讲。</p>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乍一看是不是中式建筑?No!这是日式风格建筑,你看,屋脊、窗户都不对称,大门开在屋山这一面。这所房子尽管不是文物,但它见证了河南大学一段屈辱而又让人热血澎湃的历史。这个房子谁建的?日本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军大举进军中原,当时的开封是河南的省会,侵华日军驻华南的司令部就设在的河南大学校内。而这个房子是据说就是当时的日军司令部。就是在这段时期,河南大学开始了它的流亡办学史。河大虽四处流离,但始终没有停止办学,坚持为中原人民保留下了一缕文脉。</p> <p class="ql-block">  博雅楼。歇山顶,屋檐下装饰了两千多块精美木雕,均为透雕。自二楼起,竖起数根罗马柱,别有风味。该楼中西合璧,又被称作“美女楼”,是中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最触动我的是七七林。石头也是有地位的。这块石头是77级学生立的,后面林子里种了七种珍贵树木,每种种了七棵。但它并不以树木的珍贵闻名,令其出名的是那一届学生。七七级学生是中国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后第一年入学大学生,据说这一届是中国高考成材率最高的!那这批学生都是学霸吗?不!第一年恢复高考,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有给学生多少复习时间。</span>这种突击考试情况下,能够考出好成绩的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未必是聪明的,但一定是热爱学习的人,有学习内驱力的人。在那样的环境下也不放弃学习,才能在突如其来的高考中取得珍贵的录取通知书。由此可见,“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明伦校区参观持续到傍晚才结束,每座建筑后面都有令人动容的故事。班主任刘教授在四小时的讲述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河大的热爱,对教育的热爱也悄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触动着我们的心。</p> <p class="ql-block">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今天的参观,不仅让我们认识了这座百年高校,也让我深深感受到百多年来一代代教育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对未来热切的盼。</p><p class="ql-block"> 百多年薪火相传,如今,行走在教育路上的是我们。虽然时代不同,但为国育才的想法却是不变的。作为新一代的教育者,我深感重任在肩。在这条路上,我必将不改初心,以前辈们为榜样,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去实践自己从教时的诺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