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欧洲行-伦敦1

晓林

<p class="ql-block">上次写到经过多年不懈奋斗和打拼之后,终于由别家接手后有时间旅行一下了。4月初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经比利时🇧🇪布鲁塞尔,布鲁日,卢森堡大公国🇱🇺,德国🇩🇪古堡🏰大道上的海德堡,罗滕堡,纽伦堡等地和浪漫大道上的奥格斯堡和新老天鹅堡,重要城市慕尼黑,意大利🇮🇹美丽水城威尼斯,再乘维京游轮🚢公司的“Viking Star维京之星”走Adriatic Sea (意大利🇮🇹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的亚得里亚海) 八天停靠了前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希腊🇬🇷的几个城市,最后在雅典上岸。在被古希腊的古迹和文明洗礼几天后乘飞机到达此行的目的地:位于美丽浪漫🌹的爱琴海岛屿-Santorini 圣托里尼岛。 五月初回来后因为一个新的挑战又是贼忙了两个月。可以说是从#1 Hard Street搬到了 #2 Harder Blvd(从困难街1号搬到了艰苦大道2号)。好在结果还不错,工作开始走上正轨。正好侄子要在巴黎举行婚礼,我们带着好的心情,飞往✈️欧洲。 即然走一趟,就要访问几个地方。首先就是伦敦。几十年来忙碌之余在想到有机会出去旅游最想去哪时一般总会想到是伦敦和巴黎。在很多方面,包括历史,文化,金融, 经济,旅游,伦敦巴黎都是最有魅力,特色和影响力的城市。 我们从洛杉矶九号出发,10个小时之后,十号上午到达了伦敦。</p> <p class="ql-block">从飞机上俯瞰泰晤士河 River Thames </p> <p class="ql-block">伦敦近郊景色</p> <p class="ql-block">旅馆订在海德公园一带。到这发现600米内有两个地铁站。后来几天出门都是坐地铁,很是方便。</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读到伦敦海德公园里有个演说角。 (speaker‘s corner). 很多人到这来辩论各种观点。 卡尔.马克思在这自带箱子📦演讲过。现在这个演说角还在,仍然是不同观点(政治,种族,宗教…)碰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游人骑马从公园出来</p> <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东北角有一个Kensington Palace肯辛顿宫。伊丽莎白女王在这出生并度过童年。黛安娜王妃生前住在这里。威廉王子夫妇一家现在住在这里。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已经闭馆了。</p> <p class="ql-block">宫殿旁边湖里的鸭和鹅</p> <p class="ql-block">初来乍到,又发现在来前设定好的eSIM不工作,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乘观光车是个好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Trafalgar Square 特拉法加广场 有不少著名地标和军政重地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The Shard 夏德塔 “摘星楼” 但在修缮 要不上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p> <p class="ql-block">Big Ben 大笨钟</p> <p class="ql-block">白金汉宫的岗哨 </p> <p class="ql-block">旅馆附近的街心公园里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去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路上,经过 British Library 大英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后面是St Pancras旅馆。</p> <p class="ql-block">在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埃及🇪🇬,希腊🇬🇷等馆是重中之重。图为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关于中国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中文导游</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中文导游</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手书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Hercule是希腊神话人物 大力神“海克里斯”</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只有其拥有展品的百分之一不到。我看到部分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物件。大概用卡车也要好几辆来拉。是原大英帝国驻土耳其🇹🇷大使在当地购买的。从某种意义有些人会说当年帝国主义从当地掠夺🏴‍☠️来的。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此举,当地人没准儿就把这些物件(后世的无价之宝)拿去盖房了。</p> <p class="ql-block">伦敦街头还有老式的电话厅(Phone Booth)</p> <p class="ql-block">嗯?这是什么口音?</p> <p class="ql-block">伦敦唐人街</p> <p class="ql-block">回到Trafalgar Square 特拉法加广场 以此为起点 向其它景点出发</p> <p class="ql-block">皇家骑兵训练场</p> <p class="ql-block">唐宁街Downing Street(左上角街名) 来看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发现几个手指放在板机上的警察</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10号。花絮:我在路上问某路人甲“唐宁街十号怎么走”,他跟我一挤眼,说“正好,我住唐宁街十一号”!</p> <p class="ql-block">Westminster Abbey 西敏寺(后面还会谈到)</p> <p class="ql-block">BigBen 大笨钟和议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西敏寺街心公园里丘吉尔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到了欧洲,不让小偷盯上大概也算小偷没眼力,我们又遭遇一次。在此按下不表。公平说,在伦敦不拥挤的地方大概小偷也不多,但在拥挤的人群里一定有几双罪恶的眼睛在那里窥视。</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一早,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以现在技术角度看,格林威治天文台可以说是比较简陋了的。但建于1675年的这个天文台,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如建立了“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也被称为0度经线。是经过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我拿出手机想从GPS数据上读到“0”或近于“0”的经度度数,但没有找到在哪读。</p><p class="ql-block">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是查理二世于1675年建造的,主要是用于解决在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但由于二战前后伦敦的工业发展过于迅猛,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对星空的观测极为不利,在1948年的时候,天文台被迫迁到了观测条件号,环境优美的英国的东南沿海的赫斯特蒙苏堡。迁新址的天文台仍叫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天文台摇身一变就成了英国航海部和国家海洋博物馆了!所以现在的博物馆由四部分组成:海事陈列馆,天文陈列室,时间陈列室和建于17世纪的皇后之屋。</p><p class="ql-block">海事陈列室的大楼建于1807年,于1937年开始向公众开放,陈列室里收藏了各种海洋艺术品,地图绘制手稿,船舶模型,科学航海仪器等等,与此同时,你还可以亲临世界上最大的海事历史参考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天文陈列室和时间陈列室其实就是天文台的旧址,里面收藏的宝贝同样不容错过,最著名的莫过于由钟表匠John Harrison制造的,揭开困扰大家许久的经度之谜的H4海洋计时器和英国最大的折射望远镜了。</p><p class="ql-block">陈列室之外是著名的本初子午线!这条线是世界计算地理经度的标准参考,也称零度经线。它是在1884年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正式被定为经度的起点的。 在这里,人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双脚跨在本初子午线的两侧拍照留念,表现一下自己同时脚踩东经西经分割线的“超能力”。</p><p class="ql-block">作为当时的航海大国,英国🇬🇧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如制定了子午线,格林威治时间, 24个时区等。当时法国🇫🇷不买账,用自己的子午线系统几十年。 </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都读到过哈雷彗星☄️,每76年来一次的周期。它的轨迹和规律就是由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天文学家Edmund Halley 哈雷在1705年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天文望远镜就从这个口看出去。现在看规模不大,但在当时已经是最高水平的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都是在这里做的。</p> <p class="ql-block">在格林威治天文台 横跨子午线 横跨东西。 literally ! 左手是西(半球),右手是东(半球)</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在天文史上载入史册的人。</p> <p class="ql-block">24个时区示意图 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基准。每十五度一个时区。格林威治时间午夜零点时北京时间是早上八点。中国东西跨度61度,多于4个时区了。北京位于东八时区(116度)而“北京时间”是在中国东西端经度中间(104度)陕西那边。最西边的城市也用北京时间上班的话大概要中午去了,是吧?“阿依古丽,11点了。该起床上班去了!” 没去过新疆。估计要用当地时间,虽然国家并没有“乌鲁木齐时间”。</p> <p class="ql-block">格林威治天文台山下有个很大的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国家海事博物馆。后来看到,它的占地只是老的Queen’s House的一部分。旁边还有过去的海军军官学院(Old Royal Naval College). </p> <p class="ql-block">费信是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一员,可能是个随船队记者。他记录了当时的见闻。</p> <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给各国送些天朝的丝绸和陶瓷。恐怕当年要扩充一下,后代也没什么意见。郑和在明朝永乐3年(1405年),率240余艘船(到今日也是特混舰队了)官兵2万7千余人,访问了30几个国家。哥伦布在1492年,领船3艘,船员90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记得文革初期,海政文工团有个话剧“郑和下西洋”。忘记剧情了。但可以说,要现在演,观众要有不少人为当年祖宗们的有所不为而掐腕惋惜,算我一个。</p> <p class="ql-block">“珍稀的香料和珍稀的野兽令人赞叹不已” - 费信</p> <p class="ql-block">依稀可以读出: 永乐12年…榜葛刺国进贡 麒麟。小时候麒麟是天上的神物。这里才知道,就是长颈鹿🦒。无意在这考证这是哪个国家。只是想说当时的重点在今日看是太小了,太不重要了。真想隔着时空大喊:给天朝带点儿重要的东西回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Old Queen’s House”女王的旧房子。 实际上女王大概是上百年没住过。那时没有摄影,摄像。这栋楼住着几个御用画家,创作了很多海战和海军官兵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马路另一边的“Old Royal Naval College”旧的皇家海军学院。 应该说这里给当时让英国🇬🇧成为称霸一时的主要海权国家奠定了基础。这些国家应该包括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加上后来的日本,美国和俄国。</p> <p class="ql-block">London Eye伦敦之眼 是个景观摩天轮🎡</p> <p class="ql-block">大笨钟 和议会建筑🏘️. 英国上院和下院自12,13世纪以来都在这开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著名的Westminster Abbey(威斯敏斯特教堂或西敏寺教堂💒)。Westminster Abbey 是著名的哥德式建築,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和皇家專用的教堂。这座教堂也是英国的国家墓地,安葬着3000多名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伊丽莎白一世的墓。她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王,在她统治时期英格兰文化达到了一个顶峰。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国家墓地并不是皇家专用,这里也埋葬着英国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名流,像达尔文、牛顿、邱吉尔和2018去世的现代物理学泰斗Stephen Hawking 霍金都安葬在这里。英国对诗人、作家还有特殊待遇。教堂南翼有个专门的“诗人角”,世人熟悉的文学巨匠乔叟、狄更斯、哈代等120位作家和诗人都在这里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London’s West End伦敦西区是与纽约百老汇(Broadway)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是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也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这是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剧场所在地。在这看百老汇音乐剧比在纽约大概会便宜一些,票好买些。</p> <p class="ql-block">音乐剧🎵Mama, Mia! 妈妈咪啊!过去看过</p> <p class="ql-block">音乐剧🎵Lion King狮子王 没看过</p> <p class="ql-block">音乐剧🎵Tina 媞娜 是讲美国著名歌星Tina Turner的。我们就买的这剧的票。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Tina最后结尾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在写另一部分。愿意的话,您可以接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