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而有效的对待孩子的几点原则

新桥街道馨和家园工作室

<p class="ql-block">父母爱孩子,也对孩子有养育的责任,很多父母的苦恼在于爱和育的无法有效平衡,我们常言“爱之深责之切”,正是这种不平衡关系的体现。事实上,关心而有效的对待孩子是可能的。</p><p class="ql-block">运用下面理解式的交流原则可以帮助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既能表现出关心,又能产生很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1.对孩子的感受宽容,对行为严格。</p><p class="ql-block">像我们所有的人一样,孩子无法禁止自己的感受,有时候,他们同样会感觉到贪婪、色欲、自责、愤怒、害怕、悲伤、欢乐和恶心,他们无法选择他们的情感,但是他们有责任选择如何、何时表达这些情感。</p><p class="ql-block">不管这些感受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矛盾的,是愿望、欲望还是幻想,父母要智慧聆听这些感受,而不是否定,否定意味着驳斥了他的经验,否定了他的体验,会贬损孩子的人格,当父母智慧聆听时,孩子就能从父母处感受到关心和爱,同时学会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p> <p class="ql-block">关于聆听,这里分享个例子:</p><p class="ql-block">五岁的安安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陪着她,她看着墙上的画,大声问道:“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安安的妈妈感到很尴尬,她不满地看着女儿,赶紧告诉她:“把这些漂亮的画说成难看是很不友好的。”一个明白安安问题含义的老师笑着说:“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陋的画。”安安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现在她已经得到了她隐藏的问题的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会怎么样呢?”</p><p class="ql-block">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有它自己的含义。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p><p class="ql-block">如果父母能读懂孩子的语言,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亲密之感。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也更深了。</p> <p class="ql-block">关于行为,不同父母的不可接受行为不同,同一父母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对可接受行为也有差异,而且并非所有的不可接受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而孩子需要知道这个明确的界限才能更好地去调整自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父母可以把不可接受行为制定成规则并排序,去替代不可预测的情绪烦扰带来的对孩子的管束的不一致性。当孩子在界限清晰的规则下时,他也能更安全,而且也能有很清晰的指引去调整自己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2.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要说出麻烦所在,并且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和孩子沟通这个事情是不是碰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家长什么样的帮助。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也愿意和家长说更多关于这个事情的事实,有时他们自己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3.当你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觉、你的期望,用人称代词“我”开头:“我生气了,我不高兴,我很生气,我很愤怒,我很吃惊”等等。不要抨击孩子。如你昨天才打扫的客厅被孩子玩具堆得乱七八糟,你讲述你此刻看到的现实,然后用你此时真实的情绪程度去表达你此刻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期望。孩子不一定能马上去做到,但是慢慢的他会意识到父母的期望,在希望表达对父母的爱的时候,他是会愿意这么去做的。</p> <p class="ql-block">4.赞扬孩子的时候,如果你想告诉孩子你赞赏他们或者他们的努力,那么要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性格特点。</p> <p class="ql-block">5.学会伤害性较小的拒绝方式,在孩子的幻想中同意你现实中无法同意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6.在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编辑:上星社区“馨和家园”工作室</p><p class="ql-block">修审:新桥街道妇联</p><p class="ql-block">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预约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p><p class="ql-block">名称:新桥街道“馨和家园”工作室</p><p class="ql-block">微信号:xqxinhejiayu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