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封神第一部》

木子雨

<p class="ql-block">最近,电影《封神第一部》十年磨一剑,重磅上映,口碑持续逆袭。整部戏是国民级奇幻特效搭配豪华的视听效果和演员阵容,让每个中国人从小熟知的“封神”故事再度鲜活。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感受吧。</p> <p class="ql-block">一、对故事情节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客观来说,无论片子是否好看,配乐,画面,场景布置,特效等等,都是国内目前现有电影做不到的。如果真要说一句评价,那么我想说整部片子符合现代人的胃口。</p><p class="ql-block">封神这两个字早已经在观众心中有了一个重新定义,所以导演在塑造一个另类的封神。这样就直接打碎了大多观众的固有印象,导致很多人会觉得不符合原著,改动太大。其实导演是把第一部的剧情更多用在了人间角色塑造和王室战争之上。也就是说第一部讲的就是王权争夺战,以天谴展开,用朝代之战代替神仙主场。那么这么一来,因果顺序就完全发生改变。这也就是说成了另一版封神!是老版和新版的碰撞。新版和老版最不相同的是,前者以人为主角,后者以神仙为主角。看似换了一个身份,其实难度极大,能看出来导演的野心,或许是想搞一个前无古人以人为本的神话故事出来。</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不知道封神故事的观众去看,那么无疑是幸运的。如果打破以往的固有印象去看,也是幸运的。</p> <p class="ql-block">二、对人物命运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佛经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仔细品味会发现,电影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结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的一生,都隐藏在因果之中。</p><p class="ql-block">(一)关于欲望:你越想控制什么,什么就会控制你。</p><p class="ql-block">在以往的印象中,商王殷寿是一个沉迷女色、昏庸不堪的君主。</p><p class="ql-block">而在《封神第一部》中,他最初是征战四方的天之骄子,热血战士。在平叛途中,他意外释放了轩辕坟中封印的狐妖。狐妖的出现宛如一个契机,让他开始面对内心最真实的欲望。这个从小不受父兄宠爱的王子,对权力有着隐秘但极度炙热的渴望。他想要成为天下共主,想要永生不死,想要臣民永不反叛,想要将所有的权力都紧握在自己手中。为了达到权力的巅峰,他授命妲己用妖法杀害了自己的父兄,自己则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王位;为了防止诸侯叛乱,他逼迫质子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以表忠心臣服;为了能永远地掌控权力,他和狐妖交易,妄图修得永生……</p><p class="ql-block">他越想用力抓住,就越是深陷在权力和欲望中无法自拔,最终也为其所反噬。人生之旅,欲望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你越想控制什么,什么就越会控制你。</p><p class="ql-block">追求金钱而欲壑难填,要么在无止境的超前消费中迷失自己,要么为了不切实际的利益违法乱纪。追求名利而自我蒙蔽,要么在诱惑中左右摇摆,要么在更大的欲望下铤而走险。人性深处都有欲望,但人所以为人,就在于懂得克制。人生总有求不得,生活总有不可控。</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唯有放下执念,克己自律,才能不浮躁、不迷失。</p> <p class="ql-block">(二)关于人性:你靠近什么,就会成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电影中,有两个情节让人颇为感慨——</p><p class="ql-block">第一是西伯侯姬昌在进朝歌城朝见新王时,遇到了一个天降的婴儿。这个婴儿长得形貌怪异,来历不明,连修道多年的杨戬和哪吒都觉得,这可能是个妖孽,应该尽早除掉。但姬昌却说:“是善是恶也要看教诲如何,岂能妄下定论。”在他眼中,即便这个孩子是妖,只要有好人悉心教养,也能通晓善恶是非。于是,姜子牙将雷震子送上昆仑交给元始天尊。雷震子长大后,不仅多次报答了姬昌的恩情,还成为了后来武王伐纣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第二是从小在商王殷寿身边长大的北伯侯质子崇应彪。作为质子,他从小就离开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朝歌。一边接受商王殷寿的训练,一边充当着质子。一旦质子的父亲谋反,他们就是王手中最后的砝码,是攻城前劝降祭旗的血亲。特殊的处境和与商王殷寿的多年相处,让他的内心产生了变化。为了宣扬自己与父亲的决裂,宣扬自己对王的忠心,他俨然变成了另一个商王殷寿。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和人之间,是有磁场的。你靠近什么,大概率就会成为什么。若想自己得以提升,就要向那些优秀的人靠拢:思维层次比你厉害的人,可以帮你更好地提升认知;能力比你强的人,可以帮你更快地走出困境,带来启发;情商比你厉害的人,可以教你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你是谁,只能决定你的起点,跟谁在一起,才能决定你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三)关于家庭:你怎么对你的父母,你的孩子就怎么对你。</p><p class="ql-block"> 电影中,商王殷寿与殷郊、西伯侯与姬发两对父子的关系也很值得玩味。商王殷寿即位之前,老商王宠爱长子,对他并不关注。而商王殷寿表面尊重父王和皇兄,却在暗中让妲己暗害父王和兄长,顺理成章成为了新王。得到了王位后,商王殷寿看待自己儿子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他请善于算卦的西伯侯姬昌,算算自己是怎么死的。姬昌告诉他,你死于血亲之手。不知道是卦象的暗示,还是对自己做过的事心虚,从此商王殷寿看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有猜忌和怀疑。而他的儿子殷郊,未来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也就可想而知了。与之相反,西伯侯姬昌总是告诉儿子:天下不是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他懂得尊重天下的每一条生命,自然也懂得尊重自己的儿子。当姬发面对君臣父子的伦理大防,感到迷茫痛苦,他也淡然告诉他:“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在这样的教导下长大的伯邑考和姬发,敬父爱父,也深明大义,三观极正。我们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些父母时常用干巴巴的道理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要尊师重道。但所有的道理都不如自己的言传身教。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未来你的孩子就会如何对待你。你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你的孩子就会跟着学会如何待人处事。父母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世界运行的规律。</p> 无论如何,《封神第一部》都还是值得一看的。而且,电影市场也确实需要这类神话史诗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