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探究化学教育的真谛,为了深入挖掘化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内涵,2023年7月26日~29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化参》编辑部,在炽热明媚、满目苍翠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第四届中学化学思维课堂暨“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交流会议。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化学同仁齐聚于此,共同学习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化学教师素质,推进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化学教育稳步发展,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安排化学组部分教师参与本次“走进中化参第四届思维课堂”暨“核心素养教育”的现场会培训活动。培训的目的在于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化学教学理念,明晰课堂建设,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育水平,助力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胡卫平教授从科学探究的历史回溯与本质剖析、学习理论与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思维型教学理论、思维型探究实践几个方面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思维内涵,明确科学思维要素。什么是科学思维?概括地讲,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科学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性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科学思维的对象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完整的网络,是各种物质及其运动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们对科学事物的反映和认识只能是一点一点、一个方面一个方面、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角度一个角度进行,在积累大量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立体而完整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科学思维可以分为基本形式和高阶形式。基本形式包括科学抽象思维、科学形象思维和科学直觉思维,高阶形式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新课标整合了科学思维的各种形式,突出了典型的科学思维类型,提出科学思维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模型建构能力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模型理解能力,即理解模型的要素与结构,运用模型解释、解决问题;二是模型建构能力,即确定本质要素的结构、功能、关系,形成与真实系统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模型。推理论证能力指能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控制变量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或问题解决,并正确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质或能力,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能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能依据客观事实和推理提出不同观点;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能提出个性化、创造性的思路和见解,开展有创意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 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能力的核心,其培养必须贯穿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中。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联想与想象、空间认知、类比思维、臻美思维、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式等。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能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科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5个方面。深刻性也叫抽象逻辑性,反映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灵活性反映思维方向灵活、思维过程灵活和迁移能力强。批判性是指科学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和正确性等方面。敏捷性反映在思维的速度和正确性两个方面。独创性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反映在独特性、新颖性和发散性等方面。</p> <p class="ql-block"> 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水平是制定科学思维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的主要依据。新课标基于学习进阶思想,努力做到“三适合”和“两遵循”,即适合学生的认知(核心是思维)水平、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科规律。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征,学习目标由低到高,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学习活动从简单到综合。</p> <p class="ql-block"> 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对探究和实践活动的研究与指导,整合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和项目式等各种教与学方式的基本要求,设计并实施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型探究和实践。从教学目标来讲,要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从教学内容来讲,要建立具体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之间的关联,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设计教学活动;从教学过程来讲,要按照学习进阶设计促进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和应用迁移,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和实践过程,并激发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的思维活动;从教学评价来讲,要强化过程评价,重视对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思维活动的评价,关注学生是不是在深度思维。</p> <p class="ql-block">培训老师心得:</p><p class="ql-block">启秀中学 杨琦</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听了胡卫平教授的讲座“思维型探究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获益匪浅。胡教授指出思维型教学理论是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以思维型教学理论本身为核心,以教学实践和活动课程为重点,以综合评价为引领,以教师发展为支撑的一体化体系。思维型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本身,还包括着教学之外的课程评价。它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谁来培养人,以及培养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等问题,为我们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系统方案。我深刻体会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里都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方法、思维品质等,只有深度思考,才有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启东校区 李丽娜</p><p class="ql-block">报告一心得:听胡卫平教授的思维型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思维的重要性,无论做中学创中学,重要的是思维。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思维的建立思维的启发思维的开阔,帮助学生有深度的建立思维模式建立高级的思维。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都要有思维,掌握思维的方法,训练思维的品质。探究的过程不仅是探究表象,要建立思维,开发思维…总之,胡卫平教授从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课标建立各个角度都去阐述思维的重要性,这让我印象深刻醍醐灌顶,在实践中也要注意思维,教学效果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东河校区 董琰洁</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7日聆听胡卫平教授关于“思维型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所有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才能提升基础素养的质量和应用素养水平。同时,胡教授提出进阶设计要遵循,“三适合,两遵循”的基本原则,即适合学生的知识经验,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的兴趣特点;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科规律。从而,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理解学生、理解学习、理解学科。</p><p class="ql-block">察哈尔校区 郝美霞</p><p class="ql-block">通过胡卫平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大。胡老师指出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思维的重要性,学生进阶思,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进行进阶设计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适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二,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三,适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第四,遵循学习规律;第五,遵循学科规律。并且提出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知识的综合性和实践性。</p><p class="ql-block">鼓楼校区 朱琳</p><p class="ql-block">7月27日上午听取主题报告一:《思维型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学习的关键是思考。思维对于核心素养的的目标指向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知识和方法的深度理解与灵活应用;第二,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第四,内在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五,创新素质的发展。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基于情境创设,真正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进行进阶设计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适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二,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三,适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第四,遵循学习规律;第五,遵循学科规律。</p><p class="ql-block">光华校区 杨国艳</p><p class="ql-block">听了胡卫平教授的思维型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核心素养的核心都是思维,离开思维,教学无法形成。每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都要有思维,掌握思维的方法,训练思维的品质,没有深度思维,就没有深度学习。所有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要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基础素养的质量和应用素养的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做中学,还要学中思,动手的同时一定要动脑。</p> <p class="ql-block"> 后附十大教育愿景1.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3. 启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科学素材的学习。4. 促进学生科学实践,提升其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5.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个性品质。6. 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注重健康教育。7. 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个性化教育。8. 秉承专业素养,从教科学。9. 开展科学教育研究,为科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10. 坚持教育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摆在第一位。这些愿景旨在为教育者提供指导,以改善教育质量和满足学生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悟办学之道、研理论之深、领专家之智,探寻教育改革精髓!幸福培训的征程刚刚开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带着学校给予我们的重托,带着专家大咖满满的干货再次出发,让成长行走在学习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高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