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儿时的黄棉甜瓜》

西口古道的烂浆米罐子

<p class="ql-block">黄棉甜瓜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以是很陌生了,但是对我们七八十年代的孩子来说那是瓜果类里最难忘的美食。</p><p class="ql-block">我今天无意间发现了一位卖黄棉甜瓜的大姐姐,一瞬间就勾起了我们儿时吃黄棉甜瓜的思恋。</p><p class="ql-block">黄棉甜瓜是属于小香瓜里的一个品种,它适种于我们干梁岇地,增产、耐旱、它是又沙又棉、又黄又甜所以当地人们把它又称为,沙黄搂大黄棉甜瓜,这种瓜而且生瓜皮可以腌酸当咸菜吃,说起这个咸菜同时也让我想起当时在我们当地有句俗叫“有耐出在无耐、瓜皮腌成咸菜”说的就西瓜皮和小瓜皮腌制的咸菜,这句话也表现出了在我们那个缺衣少食年代里的一种艰境生活。</p><p class="ql-block">每到春天时,大人们会忙着给自家孩子们安排种瓜的时间和地块粪地,大人说清明前后安瓜种豆是种瓜点豆的适合之时,选好时间,准备好粪土,说起粪地在那时也是很缺,拾粪是常事,种瓜得点好粪土,所以大人会选大粪,套上驴车拉上点大粪到选好种瓜的地里,打窝窝种瓜,当时种地很有规划和讲究的也是老年人一辈一辈留下的一种老传统做法,种完等瓜苗长大,打掐瓜蔓,抓土压瓜条后瓜坐毛蛋蛋就等着摘瓜了,</p><p class="ql-block">摘瓜时大人说,你不能刚看它颜色黄有香味就摘,还得看它瓜根根利了不,根根利了才是最熟的最好吃了,说到这还有一个黄棉甜瓜比喻句是把年龄大了的老年人黄棉甜瓜,老人常说他们就像黄棉甜瓜一样熟到了,有今天没天,说不行就不行了!可这些对现在孩子来说以是遥闻,</p><p class="ql-block">说起黄棉甜瓜也让我想起那时有一年风调雨顺之年也是瓜果农物丰收年,常记得我们那山梁岇沟架大,出路不好,那时又没有交通工具,大部分坡上种的农物全靠人背,在黄棉甜瓜熟时我谦提篮子提瓜又沉又提不多,所以提溜了个泥轮袋子去背黄棉甜瓜,路又远,瓜又棉,赶背回来把瓜挤烂不说,还把我衣裳糊成个湿黄片,只能把袋袋里黄棉甜瓜倒出来拣选的的吃没压烂的了,今天又让我想起来那时吃黄棉甜瓜那个快乐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我老觉得现在的香瓜虽比那时的黄棉甜瓜甜,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我当年吃黄棉甜瓜的那种感觉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