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夜宿海拉尔准备明天去呼伦贝尔草原,海拉尔蒙古语的意思是韭菜花,也许这里曾经韭花飘香。伊敏河穿城而过,在城北汇入海拉尔河。我们这群追寻快乐的人,哪里都是我们的舞台,看傍晚的伊敏河边水步飘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由东向西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p><p class="ql-block"> 早6点半我们从海拉尔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改乘越野车穿越草原腹地。越野车颠簸在草原的沙土路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绿草茵茵,成群的牛羊就像珍般撒落在碧绿的草地上,半个多小时后车停在一处高岗上,下面就是著名的莫日格勒河婉蜓曲折流向远方,大家迫不及待下车拥抱大草原,宁静的草原顿时欢腾起来,五彩斑斓的丝巾随风飘舞,无人机航拍了穿越车队,记录下我们手拉手欢呼雀跃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坐上蒙古包行军大帐,听着马头琴演奏,想像着当年成吉思汗稳坐军帐,横扫草原,开疆拓士的威武,不失为一代天骄。</p><p class="ql-block"> 到了蒙古包,桌上早己摆好了饼干、奶片、炒青稞等食品,我们品偿了酸奶、又喝了热乎乎的鲜奶,下雨了,小雨淅淅沥沥也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蒙古服,穿着蒙古服穿梭在草原,唱歌、跳舞、摆姿拍照,把欢乐留在草原。</p><p class="ql-block"> 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尽情欢舞,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就是我们的舞台,在穿林海,跨雪原的京剧唱段中,我们身披彩色沙巾、雨衣依次登台亮像,随着一声咕咕嗒,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开始,正可谓:只要心中没有皱纹,我们永远年轻。</p><p class="ql-block"> 汽油桶改装的草原小火车也别具风情。坐着小火车我们返回到大巴车前,向满洲里出发。</p><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草原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站在呼伦湖边,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虽说是湖总感觉像大海一样浩瀚。</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向满洲里出发,夜宿满洲里,在满洲里参观了套娃酒店景区、国门景区。第二天早上从满洲里出发,12点多到达额尔古纳安达情蒙古包吃午餐,餐后来到草原上的俄罗斯族家里做客。俄罗斯族是草原上的另一道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大门口男主人拉着手风琴,女主端着盐和大列巴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落座后女主人讲解了俄罗斯族的来历,碰彩蛋习俗,演唱了敬酒歌等歌曲,大家品偿了俄罗斯大列巴,玩游戏抢木棍,穿上俄罗斯衣服在院子里照像,体验俄族人的生活习俗。</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族是中俄混血后代,俄国十月革命后,很多前朝遗民逃亡到中国,后与中国人结婚生子定居下来,解放后我国政府给了他们一个身份,就叫俄罗斯族,是我们56个民族中的一份子,虽然长像是俄罗斯人,却是中国人,说着地道的东北话,既保留着俄罗斯的生活习俗,也己完全融入了中国当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乘坐越野车穿越草原腹地、坐行军大帐访牧户、访俄户,至此2天的草原行程结束,在欢歌笑语中我们奔赴下一个景点根河。</p> <p class="ql-block">海拉尔伊敏河边水步飘起来</p> <p class="ql-block">越野车穿越草原腹地,美丽的大草原,我们来啦!</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行军大帐</p> <p class="ql-block">草原风情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草原表演穿林海</p> <p class="ql-block">只要心中没有邹纹,我们永远年轻</p> <p class="ql-block">天苍苍,野茫茫,绿草地上牛羊壮</p> <p class="ql-block">草原深处车上看到的羊群</p> <p class="ql-block">过把瘾,做体检一回草原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呼伦湖</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族全木结构的房子一一木格楞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族的迎客仪式</p> <p class="ql-block">到俄罗斯族家中做客</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族家中撞彩蛋,胜出者主人赠送一瓶格瓦斯饮料</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族全木结构的房子一 一木格楞</p> <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中我们奔赴下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14点上车向大兴安岭根河出发,1个多小时后渐渐驶出草原地带,路边有了稻田等庄稼,下午4点半到达最后一个狩猎民族鄂温克族的敖鲁古雅,不巧下雨了,这也是出发以来下的第一次下大雨,穿梭在原始森林中,未来得及欣赏美景,在树林中匆匆浏览一遍,提前到达根河市入住酒店。</p><p class="ql-block">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居住的部落,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根河市西郊,南临301国道,交通十分便利。</p><p class="ql-block">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是鄂温克族较远及较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被称为“使鹿部落”和“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境内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之一。敖鲁古雅乡素有“驯鹿之乡”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部落景区内可分为三块:白桦林,狍子园,驯鹿园。狍子园是无法近距离接触的,隔着栏杆匆匆看一眼,驯鹿倒不怕人,可以随意触摸、拍照,也可买上驯鹿喜食的苔藓投喂,桦树林里幽静凉爽,树木參天。出了森林对面建有木结构的游客中心,属于敖乡鄂温克族民乡村,里面有民俗博物馆等只因雨大,没有去参观,匆匆返程。</p> <p class="ql-block">距离根河市十分钟车程的敖鲁古雅部落</p> <p class="ql-block">敖鲁古雅人的驯鹿</p> <p class="ql-block">原始部落的驯鹿,以前是鄂温克人主要的运输工具,游客可近距离接触、投喂,驯鹿喜食苔藓</p> <p class="ql-block">撮罗子雕塑。鄂温克人、鄂伦春人在森林里打猎时住的地方,用3张桦树皮与树干围起来的简易帐篷。</p> <p class="ql-block">桦树皮围的简易房</p> <p class="ql-block">桦树林里的松鼠,可遇不可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