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元青花纹饰的装饰题材可谓丰富多彩,即继承了宋以来的瓷器装饰题材,还从其他工艺美术品种中吸取营养,其取材范围不仅限于辽阔的中原,还受西亚等地区的影响。其主题纹饰按内容可分为三类,即植物、动物、人物,或单独使用,或搭配使用。</h3></br><h3> <h3>Ab型:多花适形(图1-2-4、图1-2-5、图1-2-6)。此型一两朵花或三朵莲花组成,花、茎、叶在弯曲中缠绕,错落有致,适合于任意形状的空间。此型见于大瓶、大罐的肩腹部、盘心及盘内壁:</h3></br><h3> <h3>Ac型:动物穿花(图1-2-7、图1-2-8、图1-2-9、图1-2-10.图1-2-10-1.图1-2-10-2)。此型为折枝莲和禽鸟动物组合而成。,多装饰于瓶、罐类肩部,以及大盘类内壁。有的是动物和折枝花组合构一幅独立画面,成为器形的主题装饰形象,此型多见于大罐的肩部和各种瓶壶类器物上。</h3></br><h3> <h3>B型:缠枝莲纹。</h3></br><h3> 此型为花、茎、叶一正一反交错缠绕,整体上由茎叶形成起伏状的曲线,花朵一正-反分布其中。此型按照组成花枝的多少又可分为2 个亚型。Ba型:缠枝莲(图 1-2-11)。此型出绕三条茎线弯曲缠绕的花、茎、叶组成,莲叶阔大写实,并由多种植物伴生,相互穿插错落有致,极富韵律美感。此型仅发现于一对元青花器座上。</h3></br><h3> <h3>Bb型:缠枝番莲(图 1-2-12、图1-2-13)。 </h3></br><h3> 此型为单枝番莲花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互缠绕,整体构成起伏的曲线,此型与 Ba 型最显著的区别是叶形为葫芦式的三角形。多应用于大瓶、大罐的肩腹部,盘、碗类的内壁和外壁。</h3></br><h3> <h3>小知识</h3></br> 青花装饰方法多见于元末明初,而且多以人物为主要装饰题材。这种风格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元青花绘面技法的成熟,元代工匠对于钻料应用方法的进步,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明显的采用了青花“分水”技术,这种绘面技术类似于工笔画中的渲染,使单一的钴料颜色可以“墨分五色”,丰富了画面色调的层次感。但是,这种技术远远难于用钴料直接勾线或平涂的技术,也不象在宣纸上渲染那样容易掌握,因此,这种技术出现晚于勾线和平涂是必然的。“分水”技术的出现,使青花绘画更上了一个层次,同时也打破了以往的以规则的平涂方法装饰的风格,使青花装饰风格更加丰富。<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OTYyNDUyNQ==&mid=2247484598&idx=1&sn=742ae1e4db3eab0d902d76370041f622&chksm=cfe84614f89fcf020b33357c9fe45b7bf2113c0b11a7fca6cc84a357db6cba43a80b5a7b1778#r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