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滩往事系列97

云淡风轻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子城铸就者功名墙无名的英雄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种基建工程兵篇 (二)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本文所说的原子城是指位于金银滩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二二一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1958年基地创建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基建工程兵部队,铁道兵部队,二二一基地消防大队,高射炮兵部队,地空导弹部队,探照灯兵部队,警卫部队等诸多军兵种,参与了二二一基地建设和保卫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间数以万计官兵义无反顾的投身为共和国铸就核盾伟大事业,做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管《原子城铸就者功名墙》没有他们的名讳,但金银滩铺展的公路,铁路,蔚然屹立的建筑,同宝山上高炮阵地遗迹,青海湖畔地空导弹部队遗址,遍布各厂区的哨所遗址,高高耸立的消防楼是无字丰碑,默默的告诉人们,在金银滩大草原,在二二一基地,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曾有这样一支支英雄的部队,一群群血气方刚的热血儿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人民子弟兵。尽管青史未书,英雄无名。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的关爱使他们征程留痕,岁月有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介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程兵部队在雪域高原金银滩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支部队1959年冬开始,先后有四个团兵力进入金银滩,承担二二一基地道路、地下坑道、同宝山高射炮兵阵地,配套工程建设,为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5年新春联欢会上,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解放军高级将领,当看到陈士渠时,一手拉住陈士渠的手,一手指着张爱萍说:"祝贺你,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国防科委)出了名;你们'做窝'(指建成的'两弹'基地),他们'下蛋'(指成功爆炸原子弹),我们中国人说话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8年,中央军委授予54师103团10连为"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支部队部分转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部分在百万大裁军中撤并。这支英雄部队的番号淡出人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共和国不会忘记这些献身为共和国铸就核盾伟大事业的普通士兵,不会忘记这些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在金银滩循着他们留下的痕迹,聆听他们娓娓道来激情岁月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永不褪色的军人品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访原8342部队109团施工连战士吴孝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玉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历程中,总有一些人润物细无声地"感化"过你,许是一段文字,许是一个举止,又或许是一句简单质朴的话。吴孝生老人,便用一句真诚的话语打动了我、感化了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2月底,单位派我们到西安寻访曾奋战同宝山的风雪战士们,意在征集史料、丰富内容,以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原定专访13名老战士,待专访时间快到时,会议室里挤满了人。不等询问,组织者朱怀华老人便对我们说道:"老人们听说有这么个活动,都想来参加,都想说说自己在221基地时的经历,希望能帮助你们掌握更多资料,为教育下一代尽一份绵薄之力。"朱怀华老人的一席话让我们惊喜万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诸多老人中,我一眼便注意到吴孝生老人,只因吴老怀里紧紧抱着两个大塑料袋子,像个宝贝一样。出于好奇,我上前问道:"爷爷,您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呀,要不我先帮您放桌子上?"吴老便拉着我,让我坐到了他旁边的空椅子上,徐徐打开袋子,两顶崭新的帽子赫然眼前,底下还有两条崭新的棉裤。许是喜悦之情难以掩饰,未曾等我开口,许老便打开了另一个袋子,拿出了六七张照片,并向我说明了每张照片的来历。年代最久的是1963年拍的,照片上是两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脸上些许稚嫩,吴老说这是他当兵后拍的第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交谈中我得知,吴老生于1942年11月,1962年12月入伍,后在8342部队109团服役,1984年5月份退役,21年军龄。吴老重点给我介绍了一张尺寸很小的照片。照片中三名军人精神抖擞,站在几棵不起眼的小树前,吴老自豪地告诉我:"这张照片拍摄于1964年8月,当时,周总理访问巴基斯坦路过保密工程工区时要求接见工程兵,当时只接见了3个人,我就是其中之一,接见后我们3人默契地提议拍一张合影作为留念,便在戈壁滩上的小树前留下了这张照片。"从吴老的讲述中,我听出了吴老得此殊荣的光荣与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目光又转向了旁边的大袋子,吴老许是参透了我的疑惑,赶忙打开袋子,从里面拿出两条崭新的棉裤,拿起一条说道:"这是我到部队后发的第一条棉裤,尽管冬季的金银滩气温达到了零下30摄氏度,可我舍不得穿啊!这两条棉裤都是新的,我一直放到了现在。今天,我想把这些东西捐赠给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希望能帮助你们馆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我急切问道:"吴老,当时只发了棉裤吗,为什么没有棉衣呢?"吴老顿了顿:"有天我看到一个牧民身上穿得单薄,我便把上衣给了他。"我追问道:"当时条件已经很艰苦了,你还能把衣服给别人,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你呢?"吴老说:"当时也没有顾虑太多,只想着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不这样做,心里过意不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名军人的气节、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足以塑造出吴老优良的品格。当吴老听到要将专访成文时,他多次说他只是众多工程兵中渺小的一份子,万不可做过多的报道,自己能为国防事业尽绵薄之力已然是心满意足。我想,正是因为这种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品格支撑着吴老,支撑着那一代人,哪怕不被历史所记载,可那些珍贵的经历和记忆已经永远定格在了他们心中,永不褪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石玉婷,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规划保护部工作人员、助理馆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筑路先锋﹣-103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永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工程兵建筑第54师是一支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和国防特种工程建设作出过特殊贡献的英雄部队。"筑路先锋"这份荣誉是该师103团曾经在修筑康藏、青藏公路中,由西藏军区授予的,时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李觉将军就是这份荣誉的见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说103团的擅长,就是开山造路,而且造的是天路。103团于1963年8月中旬进驻221基地,他们是最后一个赶来参加大会战的团队。中央军委在这个时间节点,调该团到221基地的目的,就是要他们来挑重担打恶仗。指挥部交给103团的任务是:一是抢建十八厂区至十一厂区,专用火车站混凝土路面,要求10个月完成;二是建设基地生活区近36公里等级砂石道路;三是110公里的地下输电线路铺设工程,要求一年完成。这时,2营还在甘肃武威执行任务,也就是三大任务需要在缺少1个营兵力的情况下如期来完成。1963年8月中旬,103团接到任务后立即整装待发,做施工准备。指挥部决定集中全团即3个营兵力,首先完成从总厂到十一厂区混凝土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领导把工程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日以继夜地对规划图纸、草原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完善的施工对策及实施细则。分析认为,9月初开始施工,到第二年6月底完成。主要考虑期间有6个多月的霜冻期,最佳施工时间不到3个月,最严重2个月霜冻期不能施工,且草原地质情况复杂,地面高低不平,时常遇到三五米的落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施工要求高、难度大,凡是低凹的地方都会形成深度1米左右或大或小的沼泽,在打路基的时候,这些泥泞必须彻底清除,才能保证质量;路面要求上宽6米的混凝土路面、坡度3%以下、转弯半径大于18米,路基必须平均超高一米,能够承受二十五吨以上的货车安全通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施工开始后,团里安排两个工程兵营各抽一个连和运输连及汽车营配属的5台解放牌翻斗车,协同机械营的工程连负责砂石备料;其余连队负责开挖路基,开出一段就用砂石料回填一段,回填夯实到按要求的一定高度,最后进行混凝土路面的铺设。为了与全师施工计划合拍,团长魏汉赢、政委宋志斌没等施工实施细则出来,就领着机关技术人员迫不及待地赶到工地,在现场面对面组织、誓师动员、调动积极性,现场问题现场解决、当天问题当天解决,这是103团多年来养成的一种自觉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务就是命令、工地就是战场,有信仰就有责任担当,有领导在和没领导在都是一个样。这样的团长、政委带出的兵,还愁有什么样的任务完不成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午许隆,一位从建团就一路走过来的元老,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103团获得"筑路先锋"殊荣前他是3营营长,后来晋升为副团长。他是修公路的行家里手,在悬崖陡壁修公路是他的拿手戏,在冻土层上修公路照样不成问题,最重要的他有一股朴实和不服输的作风。他特别爱护、尊重基层干部战士,因为他清楚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施工,战士们要付出更多艰辛。施工开始时,他就特别注重抓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常挂在嘴边的口号是"安全第一""安全就是工效",在工地的标语牌上都少不了这些内容。他特别要求团卫生队、营卫生所的医生卫生员,严格履行职责,每个施工点必须有医生和卫生员现场跟班,如果发生事故及时实施现场救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战士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时刻关心着大家施工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好领导,干部战士觉得浑身是劲,在这样的团队里流血牺牲情况非常少,有力地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因为干部战士们十分敬重他,还给他编了一首顺口溜:"午副团长顶呱呱,爱护战士胜爱娃。工地处处有身影,一时不见就想他。因为有了好领导,劳动愉快干劲大。只要说是他的话,再苦再累都没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筑路初期,工地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点,生活异常艰苦。营部技术班开始是住帐篷,因为天气太冷,就搬到火车站附近,住在丢弃在铁路旁边的大铁皮箱里。10月份进入霜冻期后,夜间温度在﹣10℃左右,铁皮箱内外一样冷。就这样,战士们一干就是几个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连当时肩负紧靠十一厂区路段的修建。每个班都有硬性的任务,挖出来的冰冻湿土全都使用箩筐或者手推车的手工作业,消耗了战士们大量的体力。在每个班次中,战士们必须保证完成3立方米的排土量,这对一般人来说尽管是不可能办到的事,但是7连的战士们都做到了,而且很多时候超出指标。负责砂石备料运输的战士们靠着师里支持的5台翻斗车、机械营工程连的3台粹石机,从50公里外的青海湖沙滩采砂、从30多公里外的摩天岭山腰采石料,运回施工现场回填路基。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冬天为了保证出勤率,每天半夜起床生火烤车,如果一天出不了车或者出车晚了,就会影响施工进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4年初,通过春季和秋季征兵,增加了1000多名新战友,这对每个团来讲,那就是雪中送炭。随着各团的编制大,每个营由原来的3个连扩展到4个连、每个连由3个排变为4个排、每个排也由3个班变为4个班。人员得到补充后,103团先期公路修建进展顺利,第二年5月初就完成任务。7月下旬,103团担负的从总厂到生活区等级砂石道路先期工程也提前一个半月完成,确保了科研和试验工作的如期进行,得到指挥部的高度评价和表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口述者简介:蔡建明,1939年7月29日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54师第103团通信连战士,后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无线电排长。1963年8月随师团到青海221基地,执行修建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刘永斌,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环卫保卫部主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