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制 作 一叶知秋</p><p class="ql-block">图 片 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排 版 图上字下</p> <p class="ql-block">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谨以此篇献给那些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先烈和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前辈们、英雄们,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位:朱德</b></p><p class="ql-block">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朱德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自从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就成为解放军偶像级的人物,各个时期担任总司令,与毛泽东的配合相当默契。朱德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位:彭德怀</b></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原名清宗,字怀归,号得华,1898年出生湖南湘潭县。小时家贫如洗,只读过短期私塾。因母亡父病,和祖母及两个弟弟讨过饭,13岁便到煤窑做工,闲暇时又喜欢读书,在苦难中形成倔强性格和反抗的志向。</p><p class="ql-block"> 1916年,彭德怀参加湘军,六年后因路见不平杀了恶霸,逃离部队入湘军讲武堂。毕业后虽官阶不断升迁,他却痛感社会黑暗。1926年,他结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了解到革命道理,明确了解救穷人应走的道路。1928年,彭德怀秘密加入共产党,7月间他以团长身份奉命到湖南平江镇压农民,却乘机发动起义,将所部改为红五军,并担任军长。他率红五军一部上了井冈山与朱毛会合。1930年,他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率部一度攻占长沙。之后,他随毛泽东进入中央苏区,在反“围剿”和长征中战功卓著。到达陕北后,他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他率八路军总部东进,任副总司令,直至全国解放,与朱德列为全军正副总司令。在抗日战场上,彭德怀指挥过百团大战,并担任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统一领导华北地区党的各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解放战争期间,他负责西北战场,指挥只有几万人的西北解放军同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周旋作战,出色的完成了战略牵制任务并最后解放了西北。</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朝鲜战局恶化,彭德怀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参战的主张,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与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对手进行较量,打出了国威军威,将美军由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于1952年从朝鲜回国主持军委工作,1954年任国防部长。“文革”开始后,他被造反派关押审查期间患重病,于1974年11月去世。</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彭德怀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位:林彪</b></p><p class="ql-block">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村人。原名林祚大,字阳春,曾用名林育容。军事家。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组建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飞机坠落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暴尸于异国荒野。</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林彪是“这个娃娃堪当大任”。朱毛在井冈山会师时,毛泽东看见一个娃娃模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其实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一块天下。我们也有枪,也能坐天下!”毛泽东得知这个人是指挥部队在敖山庙、耒阳城打了胜仗的林彪营长,于是感慨道:一般的营长也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而面前这个娃娃营长却满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今后堪当大任。后来,毛泽东始终对林彪钟爱有加,识才善用,使林彪始终是同级别军事首长中最年轻者,这种时时提携、指点,是日后林彪成为纵横中国的杰出军事指挥员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位:刘伯承</b></p><p class="ql-block">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刘伯承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红军长征途中,前有金沙江天险,后有数十万追兵,许多人都担心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则风趣地称赞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肯定能让我们渡过天险长江的”。对刘伯承的才干深信不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位:贺龙</b></p><p class="ql-block">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贺龙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曾以贺龙“两把菜刀起家闹革命”的例子鼓励起义军,到陕北后又称他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可见对贺龙的器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位:陈毅</b></p><p class="ql-block">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陈毅“是个好同志”。“文化大革命”中,一次红卫兵批斗陈毅时,陈毅先发制人,掏出“红宝书”说,请翻到《毛主席语录》第某某页,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陈毅是个好同志。台下一片哗然,都在翻“宝书”,但没有找到。在一旁的周恩来作证说,确有此话。于是陈毅过关。1972年1月陈毅不幸逝世,极少参加党内同志追悼会的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这是毛泽东参加的最后一个追悼会。可见对昔日老战友的尊重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七位:罗荣桓</b></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罗慎镇,字雅怀,号宗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罗荣桓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罗荣桓是:“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罗荣桓是第一位逝世的元帅,毛泽东十分悲痛,并把悲痛化作成一首悼诗,以寄托对老部下的哀思。这既是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广大政工干部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八位:徐向前</b></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徐向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只身回到延安,毛泽东不但没有责怪,而且亲自接见,百般抚慰。毛泽东深知徐向前对党的忠诚。他记得徐向前在红军最困难的关键时刻说的“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那句话。因此,毛泽东在徐向前最困难的时刻,说出了感人肺腑的安抚和鼓舞的话,这也是对广大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安抚,表现了一个领袖人物的胸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九位:聂荣臻</b></p><p class="ql-block">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p><p class="ql-block"> 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聂荣臻是“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抗战期间,聂荣臻创建了晋察冀根据地,并使之发展成为一块模范根据地。对此,毛泽东甚感欣慰。解放战争中后期,毛泽东一直在晋察冀根据地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对聂荣臻褒奖有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位:叶剑英</b></p><p class="ql-block"> 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位杰出领袖。他在无数次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被视为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称叶剑英是“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借北宋重臣吕端的美誉来评价叶剑英。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张国焘野心勃勃,想加害毛泽东,幸亏叶剑英及时报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对叶剑英的睿智和才干,毛泽东十分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