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行》angel

顺延

风光旖旎的新疆,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神秘地方,毕竟离开我们大东北的沈阳有近4千公里之遥,过去总以为是遥不可及,然而随着我国的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飞机和高铁拉近彼此的距离。终于在盛夏的八月,在朋友的盛邀下,我们出发了。 高铁的快捷、便利,使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新疆的吐鲁番。吐鲁番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地方,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又称“火洲”,现有人口65.3万人;吐鲁番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从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维吾尔古村落,已发现的文化遗址就有200余处,是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地。 来到新疆后的第一个参观景点,就是蜚声中外的吐鲁番坎儿井水利设施。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参观坎儿井展览馆,还要钻入地下看它那四通八达的渠道。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坎儿井是利用地面的坡度引取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 在吐鲁番,年灌溉面积达300亩, 最好的年灌溉能力可达500亩。坎儿井这条人工暗河引来天山雪水,使清水畅流,生命常绿,形成了今天吐鲁番大片美丽而富饶绿洲。 吐鲁番的坎儿井与横亘我国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及消除水害、造福老百姓的都江堰水利设施齐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伟大工程。<br> 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体系,据说,坎儿井在西汉时就已逐渐形成,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坎儿井是人类在与严酷的自然界争斗中创造出来的伟大杰作,堪称吐鲁番的生命之泉。 由她浇灌出的一片水土, 谱写了人类的一方文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水的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的853条,其长度超过黄河,比京杭大运河还长出1300多米,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 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地面明渠和涝坝等五个部分组成。竖井口长1米,宽0.7米,主要是供挖渠和维修人员出入及出士用。 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高约1.6米,宽约0.7米。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 涝坝,就是在暗渠出水口,修建一个蓄水池,积蓄一定水量,然后灌溉农田。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 被当地人称为“生命之泉”的坎儿井,完全根据地理位置来修造坎儿井工程,实属不易和伟大。提到坎儿井,就不能不说到林则徐,这位在当时的朝廷上受到排挤,被远贬边塞的禁烟重臣,抛下了自己仕途上的种种不顺,心里装着黎民百姓。 在素有“火洲”、“风库'和气候极为干燥的吐鲁番,他主持建造了地下长河——坎儿井,所以又被人们誉为林(则徐)公井。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文化。如果再不抢救濒临彻底干涸的坎儿井,它就像一些其它的古文明遗迹一样,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走出了阴凉的坎儿井,我们一行来到了酷热无比的火焰山,朋友们笑着说,这回可是“水深火热”,算是过了七七四十九关了,该我们百炼成钢了。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的意思。由吐鲁番向东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红色山峰,这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7 ~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 最高峰位于胜金口附近,海拔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所组成。山体雄浑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 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故名火焰山。这里是中国最炎热的区域,夏季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七度,据说山顶气温可达摄氏八十度。 火焰山早已名扬天下,这要归功于吴承恩著的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在小说的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的《西游记》上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这段文字虽显夸张,但高温和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不是凭空臆造的。“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其成了一座奇山。 相传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八卦炉,有几块耐火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了火焰山。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得化成汁哩!”也流传至今。 据说,这山本来是烈火熊熊,孙悟空用借来的芭蕉扇,三下扇灭了大火,冷却后才成了今天这般模样。其实,火焰山是由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砂砾岩和红岩泥构成的,年龄距今有两万万年了。 而当地的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则是另外一种说法,老乡这样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br>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火焰山。 不管是怎么样说法,都不过是传说,给火焰山披上了一幅神秘的面纱,但都认定一个基本事实,此山是赭红色的,寸草不生,其热无比。俱往昔,文人墨客对火焰山多有敬畏。 唐朝边塞大诗人岑参有诗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诗云:“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明代大诗人陈诚有诗曰:“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本来这个地方就是荒漠秃山,由于有了传说,于是商业价值也得到开发,在这里建了个火焰山景区,还搞了个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群塑。 只见孙悟空腾云驾雾,肩扛芭蕉扇在前开路,唐僧气宇轩昂带着猪巴戒和沙和尚,牵着白龙马,漫步徐行。 唐僧取经群塑形态生动,表情逼真,栩栩如生。群塑是1989年修造的。来此观瞻照相的中外游人接连不断,是火焰山新辟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景区里,人们还可以看到一座硕大无朋的形似孙悟空的金箍棒的温度计,上面正好显示了当地即时的温度。这根高高伫立着的巨大的温度计,落成于2004年8月16日,名叫“金箍棒”,曾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巨型温度计直径0.65米,高12米,温度显示高5.4米,可以实测摄氏100度以内的地表温度、空气温度。在环巨型温度计的墙壁,高达4米,墙壁的浮雕,描绘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及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入炼丹炉并蹬翻炼丹炉炭火形成火焰山的系列故事。 由于天气奇热,难以忍受,大家匆匆地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看,拍了点照片,就撤退了。 众所周知,在我国有两个闻名遐迩的天池,一个是东北吉林省白山市的长白山上的天池;另外一个在新疆阜康市境内的天山上的天池。我们此次去新疆就是要去这个天池看看。 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 横亘亚洲腹地, 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南北山麓植被繁茂, 牛羊肥壮, 瓜果飘香, 风光旖旎。 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天山天池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以东约100公里的博格达冰峰脚下, 海拔1900米。雪峰倒映, 云杉环拥, 碧水似镜, 风光如画。 “天池”一词来自清代,取“天镜, 神池”之意, 极言此地风光之美。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 水深近百米,波光粼粼,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极为明艳。 汽车沿着陡峭蜿蜒的盘山公路迂回而上,路旁时而是断崖峭壁,怪石嶙峋,时而是深山空谷、幽林曲涧,人仿佛在空中盘旋,有一种飘飘欲仙而去的感觉。 近处山峦,仍然覆盖着许多积雪,白皑皑的,像维吾尔族少女头上洁白的纱巾,飘浮在丛林和山峦之间。这时,路边突现出一泓碧绿澄清、玲珑剔透的小圆池。山里融化的雪水,汇成一条细流,默默地注入这一汪清池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天池”,据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脸盆”。 天池,在《穆天子传》记载的神话中,是西王母宴请周穆王的昆仑仙境“瑶池”,是西王母娘娘的沐浴处。天池的海拔1980米,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1500多米,最深处105米,湖面呈半月形,它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风景区之一。它静谧地依偎在“灵山”———博格达峰的怀里。 天池,湖水清澈,晶莹如玉。而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苍翠欲滴的塔松,伟岸挺拔的云杉,漫山遍岭,遮天蔽日与天池相映成辉。这美丽的的圣境之地,真不亏有“天山明珠”的盛誉。 站在天池边,极目远眺,但见湖水碧绿澄清,波光粼粼;近处山峦绿树,层层叠叠,满目青翠,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空灵幽思的美感。 神话毕竟是神话,人们对“天池”来历始终是众说纷纭。最终科学家对“天池”的产生作出了科学的诠释:二十万年前,地球第三次气候转冷,冰期来临,天池地区发育了颇为壮观的山谷冰川。 冰川挟带着砾石,循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刨蚀着冰床,对山谷进行挖掘、雕凿,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天池谷遂成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则因挤压、消融,融水下泄,所挟带的岩屑巨砾逐渐停积下来,成为横拦谷地的冰碛巨垅。其后,气候转暖,冰川消退,这里便潴水成湖。即今日的天山天池。<br> 每每到了盛夏,这里是游客如梭,如过江之鲫,天池四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极为明艳,为妩媚多姿的天池抹上了一道靓丽的色彩。现在这里不仅仅是中外游客的避暑胜地,而且已成为冬季理想的高山溜冰场。 天池及其四周不但是景色秀丽,而且,各种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环绕着天池的群山,在雪线上生长着雪莲、雪鸡,松林里出没着狗子,遍地长着蘑菇,还有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天池一带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对于野外考察的生物、地质、地理工作者们,更具有魅人的吸引力。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天池旁的“百米崖”。只见断崖峭壁,高近百米,飞流直下的流水隆隆作响,离老远也清晰可闻。据知: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池水上涨并由北岸泻漏下跌,形成近百米高的瀑布,流银泻玉,飞溅直下,水声如雷;若逢阳光折射,则彩练当空,气象万千,古人有诗云道:“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漂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我们和许多游客一样,在观赏了天池的湖光山色之后,纷纷来到两块石碑前拍照留念。其中有一块叫做“定海神针”的石碑引起了我的注意,石碑上这样写道:“中国神话传说中,瑶池是西王母的仙居之地。相传有一年,西王母在瑶池举行蟠桃盛会。 各路神仙如约而至,唯独忘了邀请瑶池水怪。席间,水怪兴风作浪,一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周天寒彻。西王母怒不可遏,拔下云鬓间一枚碧玉宝簪,投入水中,镇锁水怪。 顿时风平浪静,仙境祥瑞,盛宴依旧。西王母掷下的碧簪落地生根,化作古榆。千百年来,这株古榆傲然挺立于1915米的天池北岸,一株独秀,根深叶茂,测水量深,保护生灵,被人们誉为''定海神针。” 我们发现,果不其然,在天池湖岸边的确是有一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傲然独立的大榆树,也是天池周围方圆几公里内唯一的一棵榆树,也是海拔最高的一棵树。按理说这海拔近2000m的地方榆树根本不能成活,可天池边就有这棵千年古榆如今还郁郁葱葱挺立池边,且池水再涨也不及其根部,一起来这里游览的同伴笑着说,这恐怕就是天池八景之一的“定海神针”的来历吧。 已故领袖毛泽东主席生前曾满怀向往地说过:“我要上一趟天池”。“瑶池传说中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到时候我也要在里面洗个澡”。 夙愿虽未实现,但足以印证天池的无穷魅力!江泽民总书记1990年8月30日登临天池时,也高度评价,“象天池这样的风景,恐怕世界上也少有!” 领导人高瞻远瞩,都如此青睐天池,作为平民百姓的我们,更是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凡是来到乌鲁木齐的人,都知道在二道桥市场有一个中外闻名的商场——“新疆国际大巴扎”。这是一个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这是一个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它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国际大巴扎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景观建筑,又是一座标志性建筑。这个建筑采用传统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 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对中亚及中东地区的辐射极具亲和力。 新疆大巴扎硬件设施包括100000平方米超级建筑群;6100平方米大巴扎宴会厅;8000平方米大巴扎美食广场;3000平方米大巴扎欢乐广场;600平方米大巴扎室外表演广场;80米高的新疆第一观光塔;1座观光伊斯兰清真寺;1个露天大型舞台。 尤其值得称颂的是新疆第一观光塔,这座80米高的观光塔已成为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在塔的第一层为观景台,面积216.5平方米。 第二层是派莱克酒吧,酒吧墙面附“新疆十大迷”景观图文及新疆各少数民族风情介绍图文,在此把酒临风,纵横古今,阔谈天下,体验颠峰人生,时有民乐盘旋回荡,真可谓人间绝境也! 旅游工艺精品店——大巴扎工艺品店位于国际大巴扎欢乐广场,专营国际大巴扎品牌旅游纪念品,由专业设计师绘萃新疆各民族特色文化制作的旅游纪念品,每一件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质量上乘,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新疆国际大巴扎大型宴会厅是新疆目前最大的具备大型歌舞表演并同时可容纳1000人用餐、以新疆民族歌舞、文化、饮食结为—体的大型歌舞宴会厅。 饮食改变了传统的围餐制而采用了欧美西方的分餐形式,以新疆民间歌舞表演为主导饮食的观赏性餐饮广场。作为新疆民族特色的专业购物市场,新疆国际大巴扎以独特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丰富的中西亚商品,吸引着来自中外的游客。 <br> 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 <br> 大巴扎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也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2004年入选乌鲁木齐市“十佳建筑”。在这个大巴扎内汇集了新疆精美的民族特产,展示了新疆靓丽的民族风情,是新疆最大的民族特色用品市场。 在这个市场内,660多家经营户经营着12个大类1600多种民族商品。由于颇有西域特色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在巴扎内,不仅仅是有外来的游客,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游客和商人。 其中最多的中亚各国的,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蒙古等国的客人都纷至沓来。 <br> 我还发现有许多有浓郁伊斯兰特色的彩绸很不错,既有当地维吾尔民族特色的, 还有巴基斯坦、阿富汗风格的彩绸纱巾,价格不贵,又不占地方,于是大家都买了些,准备回去后送朋友。我想这种丝绸是不是就是那种被维吾尔族称之为“艾得莱斯”的彩绸? 在大巴扎里,少数民族特色的商品非常多,吃的、用的、玩的,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维吾尔族店主做生意都非常热情,不断大声吆喝招揽顾客。 这个大巴扎实在太大了,我们由于时间有限,接下来还要奔赴甘肃省和青海等地,只好依依不舍离开这里,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来这里呢?我们期盼着下一次。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原拍摄者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