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翁万达墓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的凤翔山麓,坐西向东,墓地面积2400平方米呈梯形,长16.25米、宽11.1米,水泥灰沙构筑……</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1498—1552),字仁夫,号东涯,谥襄敏,明潮州府揭阳人(今汕头市金平区鮀浦一带)。嘉靖丙戌进士。历官兵部尚书,川陕巡抚,宣大总督等……军事家、诗人。</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生于1498年7月17日(明弘治十一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明纪年表),字仁夫,号东涯,隆庆年间追谥襄毅。</p> <p class="ql-block"> 而谈到翁万达之死,大埔当地却有另外一种法说。当地人告诉我们,相传皇帝的复职诏书到达时,告老还乡的翁万达正行至福建,因背疾发作昏迷不醒。家人误以为他已经过世,便向皇帝上报了死讯,谁知他又“死而复生”。为避过“欺君之罪”,师爷心生一计,让翁万达躲在棺木中诈死,棺木下方钻小孔用于透气,沿水路抬回家乡医治。舟至三河镇停泊,抬棺木的人不知内情,将棺木置于沙滩之上,透气孔被沙子堵住,翁万达不幸窒息而死。</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虽不是大埔人,但当地对他向来十分崇敬,对这座墓园也是非常爱护,尊称其为“翁公墓”。墓园旁边有一间小屋,原来是当地人专门为翁万达守墓之用。清代大埔先贤、台湾知府林达泉每年都会亲自到墓前祭拜,后来见墓园历经岁月侵蚀日渐破败,便上报丁日昌并获准重修。1985年潮籍侨胞再次重修墓园,潮州文士陈香白先生撰写的《重修明兵部尚书翁东涯公陵墓碑记》,便竖立在墓园右侧的五角亭中。如今,翁公墓是当地主要历史文化景点,每年还会迎来很多潮籍翁氏宗亲专程到此祭祖。</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墓于1957年开山造田时被毁坏,1986年由旅泰华侨陈宾出资重建……</p> <p class="ql-block"> 墓的左侧建有陈列室,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出身寒门,据《举丁翁氏族谱》所记,翁氏始祖翁雄,为避战乱,年七十二于明洪武三年(1370)从福建入潮州,创居鮀江畔之举登,历二年而去世,其后四代单传,至翁万达祖父翁可方育有四子,翁万达父亲翁玉(梅斋)排行第三。翁家至翁万达出生早已家道中落,其五岁丧母,自小就过着清贫艰辛的生活,但勤于诗书,又幸于官路张一廉识才助力,至嘉靖五年得中进士,时二十八岁。一朝成名后,翁万达开始了26年的从政从军仕途生涯,其中戎马生涯就达16年之久。翁万达的仕途生涯概可分为四个时期,28岁到34岁为户部属吏;35岁到43岁为梧守、征南副使、参政时期;44岁至51岁为川、陕巡抚,宣、大总督,入掌本兵时期;52岁至55岁为丁忧、起复、罢官时期。</p> <p class="ql-block"> 花岗岩石墓碑,高1.6米、宽0.78米,碑文:“明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襄敏崇祀名宦乡贤东涯翁公墓”。</p> <p class="ql-block"> 墓基下置一方圹志,墓前立有高大石人、石马、石羊、石豹四兽,墓曾被破坏,1985年修复……</p> <p class="ql-block"> 潮汕人将翁万达与陈北科、林大钦并称为“潮汕三杰”。</p> <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像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品,但石翁仲的头部被不法分子盗走,其后人依照原造型做了修补。</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作为一代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潮汕,乃至岭南先贤中事功最为卓著,诗文也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万历朝首辅、大改革家张居正就曾对其作出了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指翁万达)屈一指焉”的评价。《明史》对其推崇尤高:“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寂者,万达称首”。其本传长达3330字,比同朝名相、阁老,如高拱、徐阶等人的传记还长。此后,翁万达一直广被褒扬。明世宗褒其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戡乱”、“岭南第一名臣”,或誉之为国之“干城”。而随着海外潮人的足迹,翁万达威望还远播异邦。如在泰国,他被誉为“英勇大帝”,立庙祭祀多达100余处。</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初入仕途便有“治行第一”之誉,先南征平安南王莫登庸叛乱,后理北方边防,抗击蒙古族俺答汗,又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余里。1552年(明嘉靖31年)逝于回乡途中。张居正称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屈一指焉”。《明史》称:“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寂者,万达称首”。</p> <p class="ql-block"> 翁万达著述除现可见的《东涯集》、《稽愆集》、《稽愆诗》外,尚有见诸目录家著录的《总督奏议》、《三镇兵守议》等,近年后人辑有《翁万达集》。</p> <p class="ql-block"> 墓园四周松柏苍翠,站在墓前眺望,三河镇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据当地人称,翁公墓面朝汀江,古时江流湍急,船只逆水而上,船工撑篙躬身俯首,尤似遥遥拜望。到了夜里,无数船只停泊江边,连绵数里渔灯点点,蔚为壮观。故而,该墓有“日里受人千百拜,夜来观看万盏灯”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有关资料记载,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广西梧州知府、四川按察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等职,官至兵部尚书,林达泉推崇其为“岭南第一名臣”。为何翁万达墓坐落在三河坝?史称,翁万达战功卓著,而晚年在朝中受奸佞排挤,加之背疾发作,向皇帝奏请回乡。其后边关战事告急,皇帝遂下诏翁万达复职,不料,翁万达福建旅行返回途中突然病逝,并未接到圣旨。皇帝为褒扬其功绩,特御葬其于三河坝……</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作为一种奇闻,让翁万达墓园平添传奇色彩,其真伪无须过多考究。</p> <p class="ql-block"> 韩水滔滔,是潮州大埔两地民众情感上的紧密链条,坐落在三河坝的翁公墓,更加深了两地历史文化上的缘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