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诗去旅行——黄鹤楼

高撑梦想

<p class="ql-block">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那是李白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是崔颢对世事茫茫之慨;“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那是王维对康太守的美好祝愿;“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花筳待我游。楚四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那是白居易和友人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  从书本走进现实,我带着些许期许,些许好奇,些许疑惑登上黄鹤楼。黄鹤楼是谁的?谁家的黄鹤不复返,谁在楼中吹玉笛,谁人三月下扬州,谁在楼上空悲切?当侧耳听音,静心思量。</p> <p class="ql-block">  爱女携母亲手牵手走在我的前方,黄鹤楼不高共五层。这座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称的江南名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曾是军事要点,更是文化标点。进入主楼引入眼帘的是一副高达9米的彩色陶瓷壁画《白云黄鹤图》,看到如此美图祖孙两忙不迭要和美景合照一张。我愿母亲有仙鹤之长寿,愿爱女有仙鹤之大志,愿自己有仙鹤之豁达。二楼以黄鹤楼建筑历史为主,在这里,展示着各个朝代特色迥异的黄鹤楼模型,从中感受每个朝代间建筑的演变与不同。三楼以历代诗词文化为主题,壁画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地展示着13位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以及他们为黄鹤楼留下的诗词。四楼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展示陈列着仿古雕花隔扇以及红木屏风,还有写字台可供体验书法,韵一把舞文弄墨的咂子。</p> <p class="ql-block">  站在顶楼的廊檐里,凉风阵阵扑面而来,远望四处,烟波浩渺,这感觉有如一览众山小。高楼也好,大桥也罢,全都收入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这黄鹤楼此刻属于我,江风拂面车流往来,不知不觉被治愈,舒爽直达心底。让我不由想到,黄鹤楼还是贾岛的,“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黄鹤楼是杜牧的,“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古人无。”;黄鹤楼还是陆游的,“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黄鹤楼是范成大的,“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黄鹤楼是刘禹锡的,“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幢楼的模样,但黄鹤楼静立不语,任你诗词歌赋如玑如珠、如披如挂。</p> <p class="ql-block">  “咚……咚……咚……”怎会有钟声?抬头望去,那是清代黄鹤楼的古铜顶和千年吉祥钟,传说在此撞钟9下 ,便能收获平安健康。江风吹拂千年黄鹤楼,诗人笔下的愁此刻消散留下的是武汉这座英雄城的泰然。</p><p class="ql-block"> 说到英雄就不得不提到岳飞。岳飞从军二十载,四次北伐从这里起兵,人生篇章从这里起笔。下楼来到岳飞雕像前,低吟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字字皆愁,句句含悲。也只有他感受到国家遭难的切肤之痛,体恤百姓疾苦的锥心之愁。这黄鹤楼就是他愁更愁,忧更忧的伤心之地。此刻之间黄鹤楼上诗千首,不及岳飞《满江红》。巍巍黄鹤楼,深深爱国情,浩瀚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如此英雄国之幸哉。身处华夏,看着这大好山河只想对岳将军说“还我河山”已归还于民。</p> <p class="ql-block">  最近《长安三万里》热映,更激起了孩子们探索黄鹤楼的兴趣。关于黄鹤楼那些感触交错在一起,不凡你也来登楼一望,追寻诗人的足迹,你心中的那团锦绣,也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