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目标。在数字化大背景下的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教育强国,落实品质教育,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者们深度思考和践行。</p><p class="ql-block"><br></p> 数字教育港之行 <p class="ql-block">教育数字化,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更加智慧的学习环境,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过程中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从而加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步伐。走进信息技术前沿阵地,了解最新资讯,提高信息化素养是本次研训班的重要学习内容,7月27日上午,长沙市望城区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研训班全体学员前往杭州数字教育港开启现场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1号展厅,工作人员仔细向学员们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各大教育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的最新技术产品,学员们饶有兴趣地参观和试用了各类设备和软件服务平台,对智慧校园和数字教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p> <p class="ql-block">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通过信息跟踪挖掘、数字回溯分析、科学监测评价等,助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p> <p class="ql-block">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头雁”,党组织书记、校长必须树立构筑未来学校的意识,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环境,促进教学流程再造、课程体系重构、评价方式转型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学校教育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定制”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之江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智慧教育联盟副秘书长韩承迅教授为学员们带了一场“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未来教师的信息素养”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韩教授向学员们展示了世界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及广泛应用、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十九大以来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p> <p class="ql-block">在韩教授的引领下,学员们对良渚文化发源地浙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了基本了解,对新时期教师数字素养要求有了全新认识。韩教授指出,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首席信息官CIO,要熟知信息化知识,提升能力,切实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长沙市作为智慧教育试点城市,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员们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p> 品质教育大研讨交流 <p class="ql-block">下午,一场围绕着“办好品质教育”主题的大研讨大交流活动在研修授课室如期举行。研讨会上,六个小组分别从“品质教育的学校践行”“教育数字化转型”“我们的韶华映朝阳”“我们的阵地安如磐”“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十大行动”“我们的校园美如画”等角度畅谈对品质教育的理解,交流办学实践做法。</p> <p class="ql-block">第一组代表李志华校长畅谈“未来学校建设”</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代表组李屹宇校长、刘红卫校长畅谈学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p> <p class="ql-block">第三组代表唐正威书记、张新平校长畅谈学校举办各类学生活动助力学生发展,切实落实“我们的韶华映朝阳”。</p> <p class="ql-block">第四组在陈超平校长的主持下,组员冯燕校长、孙永友校长、胡云校长、高跃辉书记结合学校实际案例畅谈“我们的阵地安如磐”。</p> <p class="ql-block">第五组代表文虎校长、陈博文校长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十大行动”畅谈片区校、本土学校教育教学管理。</p> <p class="ql-block">第六组代表肖艳斌校长、黄义校长从“我们的校园美如画”角度谈校园文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研讨会上,区教师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喻玲做了精彩总结和点评,她指出,望城教育的五大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十大行动、雷小锋德育品牌正逐步形成影响力,作为望城教育的“头雁”们,要在研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工作中践行品质教育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喻书记寄语全体学员要保持独立而清醒的思考、甘于奉献的情怀、守正创新的能力,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实地参观拓眼界,现场研讨促交流,全天的学习充实而引人深思!“无我”方成“大我”,作为雷锋家乡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坐标系”中,延展个人自我发展的“小坐标系”,以“大我”之心修炼达到“无我”之境,以登高望远的姿态永远向光而行,勇于实践,为成就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