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记2023年丽水市中小学科研骨提炼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蓝蓝的兔子

<p class="ql-block">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p><p class="ql-block">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杭州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拔节之美,夏日以其独有的炙热带给人思考和收获。</p> <p class="ql-block">🌸26日上午的培训由陈红玲老师为大家主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专家报告 深度推进 浸润席卷🌸</span></p> <p class="ql-block"> 7月26日上午,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俞晓东,以高站位的视角,以学员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口开启讲座《课题研究成果整理的若干建议》。</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俞院长时而用数据说话,冷静客观;时而用实例演绎场景,绘声绘色。俞院长从“课题成果评审的三个视角”“论文点评”“优秀成果题目的分析”“课题研究材料整理的一般思路” “课题成果整理的其他提醒”五个板块跟老师们分享教科研成果整理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俞院长深入浅出的专题报告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提升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学员代表游向颖 交流学习体会🌸</p> <p class="ql-block">一、专业·以专家的视角引领科研</p><p class="ql-block"> 俞院从专家的视角、评委的视角、编辑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好的文章、好的成果报告是什么样的。让我揭开了课题的面纱、解开了科研的困惑、走出了教学的迷茫。</p><p class="ql-block">二、专注·以学生的身份重返课堂</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上课专注,课间还能看到讲桌前围满了学员,或请教、或咨询、或求联系方式,每一人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平日里大家忙于日常工作,这难能可贵的高端学习我们是多么珍惜。</p><p class="ql-block">三、专心·以研究的心态践行所学</p><p class="ql-block"> 教育很美好,但教育可以更美好!以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潜下心来,根据今天的所学,努力修炼“第三只眼”,透过这破朔迷离“怪象”、“乱象”看到一个真实的、纯粹的教育,能让自己步履轻盈地走在这条道路上,实现自己身为人师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26日下午的培训由杜松丽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7月26日下午,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费岭峰老师在《课程方案解读与教科研课题选题建议》主题讲座中引领学员感受教科研的魅力,主动积累、分享经验,成为教科研达人。</p><p class="ql-block"> 费特以他20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谈起,与我们分享教科研心得。教师首先是一个实践者,要带着想法去做教学研究,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实践者。</p><p class="ql-block"> 费特的讲座从当下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开始,引到十个课题实例解析,鼓励学员积极开展实践,提高思想含量全面育人。</p><p class="ql-block"> 研修个案表述有限,传递的设计理念无穷: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如此就好。</p><p class="ql-block"> 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生长。</p> <p class="ql-block">🌻学员代表蓝雪霞 交流学习体会🌻</p> <p class="ql-block"> 做教科研若烹小鲜</p><p class="ql-block"> 如何让我们一线教师做教科研如同主妇下厨房样轻松自在又有获得感呢?在费特的专题讲座中,我们听到了三个核心秘籍——分别是"有思想”“有勇气”“有积淀"。</p><p class="ql-block"> 一、有思想。许多老师要做教科研常常是因为职评、晋升的需要。高压之下,必有痛苦。费老师说应转变对教科研的认识,带着想法去做,做一个有思想的实践者。如下厨房不必只想着为裹腹,而是可以烹制佳肴,美化生活,营造美好氛围;做教科研,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也是美事一桩。</p><p class="ql-block"> 二、有勇气。如费老师所言,一线教为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家访等事已耗尽心力,仍能坚持记录、撰写、投稿,挑战自我,成长为教科研高手,需要不怕吃苦的精神,需要勇气 。 </p><p class="ql-block"> 三、有积淀。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字中关注全体学生,有素材意识。 遇到典型的人与事,要及时记录、梳理与积累,加之思考撰成文。这就如同下厨房,烹炸煎煮,将食材变成美食,色香味俱全;而做教料研,有素材,有积淀,有思想,就能做得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一日两日下厨房或许是出于兴趣,一辈子在厨房那是出于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也做出了一生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两个小课题或许是因为职业要求;若是一直保有课题意识,整个教学生涯都在思考如何关注学生成长、提升自我专业素养,那就做出了一份教育情怀。</p> <p class="ql-block">  是船,就要远航。</p><p class="ql-block"> 是树,就要生长。</p><p class="ql-block"> 专家的高屋建瓴,学员的醍醐灌顶。</p><p class="ql-block"> 各组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惑;学有所感、学有所成。我们带着问题走进培训,带着思考走出课堂。</p><p class="ql-block"> 感谢导师、同伴的同行互助,感谢这段温暖且愉快的学习旅程为我们的教科研工作带来光和亮。</p> <p class="ql-block">文字:蓝雪霞(莲都区中山小学)</p><p class="ql-block">摄影:林芬芬</p><p class="ql-block">审核: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p>

教科研

学员

课题

教育

老师

视角

教师

教学

俞院长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