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最需要磨炼的就是自己诊断水平,心中有正常人体运行的概念,通过四诊合参,抓住最矛盾的一个点来切入治疗才是。</p><p class="ql-block">最看不惯的就是某些中医,不去精进自己的水平,还借助那些仪器去诊断,所以我从体制内里面脱离了。觉得在那种地方看病,简直是对所学医术的一种侮辱,是对生命时光的严重浪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出来混,凭真本事吃饭,这才是我想要的。</p><p class="ql-block">曾经在医院期间,我就观察嘛,那么所谓的名老中医是怎么看病的,是怎么看待病人的。结果是大失所望:医院为了业绩,科室为了创收,每一位医生都要求挂完号的病人做检查,什么核磁、x片、胃肠镜、心电图等等,相关的检查肯定是一个不能落。</p><p class="ql-block">我也还问过一位老中医,说为啥非得让病人做这些检查呢?没想到对方还是个老古董,说你不做检查,万一有什么病变有什么潜在风险呢?</p><p class="ql-block">听了这话,我心里凉了一大截,对我国当代的中医很失望。是现在的中医太依赖科技了,水平倒退了太多。中医本该是有一套完整先进的诊断法,来自黄帝内经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加上经络穴道和耳针的应用,甚至仪器检查不出来的问题,都难逃中医法眼。</p><p class="ql-block">再一点,便是现在中医看病,是西医的连连看思维,没有一个整体把握。当做完一套西医检查确保没问题时,这时候老先生便敢放心大胆的望闻问切了。</p><p class="ql-block">就好比你只是一个小感冒,咳嗽有痰去找大夫,挂号后首先让你做个胸片,做完确保肺部没有病变后,问你痰如何如何,咳嗽如何如何。根本不会问你大便如何,是白天严重还是晚上严重等等,人家只关注痰的那个点,却没有整体把握。</p><p class="ql-block">肺和大肠想表里,我想这点连大一刚学点中医皮毛的人都清楚,那些中皮西骨的老头子们却没有想到从大肠切入,善用麻黄能平喘,善用厚朴也能平喘。</p><p class="ql-block">不会用厚朴也不会用麻黄半夏,什么百部、紫苑、冬花、川贝用一票。恨不得把所有止咳的药都用上才算满意。</p><p class="ql-block">名中医不等于“明”中医,老中医也不一定各个是国手的,也有一大堆糊涂蛋。</p><p class="ql-block">失望还有一点,便是很多中医大夫的中西药并用。一边给他开着降压降糖药,一边给他开着中药……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感吧,认为自己可厉害了,又会西医又会中医,能够给病人最大程度减轻痛苦。</p><p class="ql-block">什么人就该干什么事,中医西医本就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体系,他俩用并肩作战的战友形容更合适一些,怎么能融合在一起呢?</p><p class="ql-block">中医有中医的长处,西医有西医的长处,盯着短处看没有意义的,我们是要想办法发挥各自的长处。</p><p class="ql-block">就像是西医救急可以的,比如出车祸挺严重的,来不及煮药,气血大虚也无法针,用上激素说不定能救回一命,但那个不是病,只是一个意外。</p><p class="ql-block">如果在治病,还是用的中西医结合,那就代表你目前的中医功底不够,还不足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嘛,不要让患者耽误病情,赶紧让其另谋高就。</p><p class="ql-block">当然,药医不死病,药的消化吸收都是需要调动体内元气的。如果自身的元气都很差了,或者自身的阳要散完了,大罗金仙也无力回天。</p><p class="ql-block">国内医院平均中医水平令人堪忧,现在国外却大力发展中医,汉方被🇯🇵拿去,针灸被🇺🇸拿去。等到有一天,国人幡然醒悟,想学正统中医必须到外国学,这不是笑掉大牙吗?</p><p class="ql-block">医院是指望不上了,希望每位国人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中医,可以一门深入,也可以收集一些小伎俩。家里人有啥头疼脑热的,自己也能解决。一辈子安安稳稳度过,我想也算是一种福报吧。</p><p class="ql-block">所以世道再乱我也能保全家人不受伤害,只是这个天下已不再需要我辈众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