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

KIKO

<h3>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br>职业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br>做为毕业生的我们,对自己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个适当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h3> <h3>一、认识自己<br>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天赋才干和定期的个人资源盘点。<br><br>第一点:兴趣和工作的关系<br>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干的工作是值得的庆贺的。<br>那如何才能找到呢?<br> <br>首先我得知道我自己有什么样的兴趣,哪些兴趣是属于工作兴趣,哪些兴趣属于生活兴趣;在工作兴趣里面我是对人感兴趣还是对物感兴趣,是对一些事务的工作感兴趣还是抽象概念的思考研究感兴趣,基本上这样就可以大致把我区分在哪一个类别里面,再去做具体的职业了解。<br><br>第二点:能力与工作的关系<br>你有什么能力直接决定了我可以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你是否能够找到工作。<br>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才干,我刚大学毕业的话可能知识有了,但是技能是短板。比如我会编程,PPT做的很出色,是比较容易获得工作机会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迁移的,才干是我的内在品质。固有的思维、行为和感受模式,需要在大量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br><br>第三点:职业价值观<br>天赋才干,上面在能力的部分有提到才干,这个一般是一个人固定下来的行为、思维和感受模式,可以通过成就事件去觉察,也可以通过做客观测试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果。</h3> <h3>二、职业定位<br>在认识了自己认识了工作世界之后,就能够很快的定位到,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职位。完成个人和职业的匹配,达成了职业规划的第一步——职业定位。<br>对个人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和行企职业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第一次职业定位。也就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第一份工作上好好干,积累资金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h3> <h3>三、目标设定<br>根据我自己认定的需求,自己的优势、劣势、可能的机遇来勾画自己长期和短期的目标。<br><br>长期目标,就是找一份职业可以让自己工作下去至少五年,同时列出具体的行业,具体的工作,想要得到的具体薪酬。<br><br>短期目标,就是找一份职业可以让自己短时间工作,不设限,两年就好不需要长期坚持。(同时列出什么行业和岗位的知识和经验,需要的技能,达到什么月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