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借着夏风,今天的陕师大暖意融融,报告厅里蓬荜生辉。2023年7月13日,非常荣幸迎来了陕西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农村县级学科带头人能力提升递进培训项目,培训共计15天。本次参与培训的骨干教师共计30名,培训专家共计12名。专家和骨干教师齐聚师大启夏苑,共同研讨,众思百汇。</p> <p class="ql-block">培训期间聆听了12位专家的讲座与报告,聆听了10名骨干学员老师的微型课,交流了教学方法,听、评、讲有效结合,大家受益匪浅。回顾本次培训,收获与感悟颇多。</p><p class="ql-block">一、行万里路,做有心人</p><p class="ql-block">此次培训的教授专家们细致入微的报告分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咬文嚼字,还是教学环节的精推细敲,无论是核心概念的剖析与解读,还是自身成长足迹的分享,都给我们强烈的启示:做教育人,就要做有心人,教育无小事,每一个细微处都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辉,这或许是将教育称为艺术的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二、感受风范,培育情怀</p><p class="ql-block">培训在上海市普通新区学科带头人苏百泉老师的《学科任务导向听评课》主题讲座中拉开帷幕。苏老师向我们明确了听课的出发点和目的,评课的方式和方法。李晓东老师向我们解释了核心素养的涵义、教学指导的意义,他讲学中呈现出来的做、学、问的态度更富有感染力。段伟老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来阐释师德修炼,让我们明确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是多么可贵。胥程程老师从目标分解、课堂观察、质量分量三个角度谈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让我们知道做研究可以如此细致入微。姚君老师激励骨干教师在教科研道路上要做有思想、会思考的人,将问题当论文去做研究,没有什么琢磨不透的东西。梁寅子老师为我们总结出的名师成长路径是知识重组、技能管理、模式解析、风格稳定、境界追求,报告传递给我们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教育”的专注与执着。</p><p class="ql-block">专家们的报告,不仅传授了知识与技能,教会方法与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治学态度感染了每一位学员,教育情怀滋润了每一位学员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三、听课评课——明确差距,树立目标</p><p class="ql-block">本次培训共听了10位学员老师的微型课,老师们风格各异,各有各的亮点。其中有四名老师激情四射,课程设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丰富新颖,课堂效果明显,受到了专家老师的肯定和学员老师的高度评价,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为期15天的培训研讨活动即将接近尾声,但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热爱却依旧不减。与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在一块,努力着,也进步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将所学用于实践,争取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有所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