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兰州,最忆在师大

雁南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北师大迎来了120岁华诞,同学们举手加额,纷纷庆祝。是啊,120年的光辉岁月,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传奇,对于这座百年名校来说,昔日的辉煌和苦难,谱写了一曲高等师范教育的世纪乐章,是值得诉诸笔端,载入史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北师大,陇上名苑。地处黄河之滨,坐落于金城兰州。是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其前身为国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办人是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这是我国设置高等师范学校的开始。后改名为北平师范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火种,北平师范大学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相继西迁。史称西北联合大学,设教育学院。后改称师范学院,1939年,师范学院独立建制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址兰州。在荒芜的黄河岸边,兰州安宁区十里店建立永久校址。从此西北师范学院,即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正式诞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西迁到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李蒸为校长,黎锦熙为教育长。袁敦礼,吕斯百,常书鸿,孔宪武,南国农,李秉德,胡德海等为教授。一时间众星闪耀,群贤备至。正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今天我们回顾校史,追溯到京师大学堂,追溯到北平师范大学,并非为了攀高枝,给人留下“祖上曾阔过”的印象。而是要正本清源,不忘先贤,砥砺来着。十年文革期间,西北师大陷入重灾区。1978年我们入校的时候,已被改名为“甘肃师范大学“,从“国立”降为“省立”。后来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又改回“西北师范学院”。百年老校几经易名,几经折腾,昭示着这座名校的辉煌过去和艰难历程,一路走来崎岖坎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与现在相比,我们当时的学习条件是微不足道的。 外语教学实行的是小班授课。全班27个人,上课时共用一台老式的磁带录音机。录音机放在讲台上,用连线接通到每个同学的课桌里,再配上一副大耳机,听录音磁带。后来有了盒式录音机,俗称“砖头快”,学习起来,就方便多了。那时虽然学校并不富裕,却依然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生活保障。大学四年的学费全免,还给每个同学25元生活费,另加3快零花钱。待遇不可谓不厚也。二十五元的生活费包括了食宿,交通,课本等学杂费,使同学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上世纪八十年代,外语系的知名教授尚有:李学禧,黄席群,冯竟,余杰,李森,许天良,张儒林,金雨时等老先生。其中,余杰教授英语听说及语音课,李森授教学教法及语法课,许天良授翻译课,张学智授精读课,金雨时授泛读课,陈绍述讲英美文学及诗歌翻译课。在师大四年的时光里,老先生们谆谆善诱,口传心授。使我们在学习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大学的生活是简单而又快乐的。每天三点成一线;寝室-教室-食堂。7人一间宿舍,上下铺,全都住校。晚饭后,到教室上自习,灯火通明。每天早上麻麻亮,就到食堂打热水,吃早饭,然后夹上课本,在文科楼下的树林里背诵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名句“ I have a dream…”&nbsp;</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改革开放伊始,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显得尤为重要。在师大校园里,我们目睹了诸多新鲜事物,一些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却反映出新的气象。&nbsp;&nbsp;首先是学术交流的大门打开了。来自于英格兰的两名英语外教为同学们开始授课,用他们地道的英语侃侃而谈,开启了西北师大外语教学的新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学们的课余活动也丰富了。团支部经常组织文艺比赛,跳交谊舞等。这些生动活泼的娱乐形式,我们从未见过。起初系里组织的是许多人围一圈,手拉手的联欢舞。大家都很害羞。这些被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以前是不能蹬大雅之堂的。在师大读书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视。那时的电视只有黑白的。小小的12寸。还要凭票才能买到。老同学荣耀明家有电视,同学们就到他家去看足球,可热闹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着装也有了变化。以前大多是着中山装的,清一色灰蓝色,而穿洋装,打领带,这种高大上的行头还是头一回见。我们班长是见过世面的,从家里拿出了几套笔挺的西服,让大家穿上过过瘾。于是大家到陇上名山五泉山游览,第一次穿着西服拍了照,同学们一本正经,装模做样。可惜有许多照片现在都找不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我们班的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有工人,干部,插队回城的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等。年龄相差悬殊。外语系还有个特点,是女生多,几乎占到了一半。她们个个才华出众,如花似玉。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过目不忘。文艺骨干罗林泉的歌声高亢优美,每次歌咏大赛都能拔得头筹。一曲《泉水叮咚》风靡校园,至今在耳边回响。还有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都是品学兼优的好苗子,用现在的时髦用语,那就是学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西北师大自西迁兰州以来,硕果累累。到目前为止已向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三十万教育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将振兴地方教育为己任,面向基层,面向少数民族地区。为广大地县中学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也改变了许多寒门弟子的命运。我班同学张权是来自于靖远石门沟的考生,当年他心目中的殿堂就是西北师大。无奈几次报考未中,只好先到临洮师范求学,毕业留校后继续报考师大。他说,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能够成功。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冲刺,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师大教师进修班,经教务处批准,插班到78级丙班继续深造,为此他曾留下过激动的泪水。若干年之后他再接再厉,又考上对外经贸大学,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偏远地区的考生来说,能进入西北师大学习,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张权考上师大,就可以将农村户口迁到省城兰州。之后,通过多年不懈之努力,终于做到了高校副教授的位置。娶妻生子,家庭,事业双丰收。用老张的话说,车子房子票子都有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记得八十年代初期,社会上文学艺术开始繁荣了。广播里播出了许多好听的歌曲。李谷一的《再相会》就是同学们最喜欢唱的歌: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两个二十年都过去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催白了我们的华发,却冲不走我们的记忆,湮没不了对老师和同学的思念之情。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怀念那些英年早逝的同窗好友,连征勇同学,姜玉英同学,武芝萍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 1982年毕业后,同学们奔赴祖国各地,大江南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有进入大专院校的,有到各中学任教的。还有的进入了科研院所和机关事业单位。虽然岗位不同,大家都在无怨无悔,努力的拼搏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几十年来,同学们始终不忘母校教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许多同学事业有成。他们当中,有中学的名师,有大学的教授,也有企事业单位的翻译,有远赴重洋的游子,还有的进入机关,历练成为党的中高级干部。如今,这些当年的天之骄子们,大都退休在家了,但同学们不忘初心,敬岗敬业的精神始终没有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 “木铎金声,清越悠扬。国民教育,兹事体大”。我们78级外语系的同学能有今天的成就,要感恩这个时代,更要感恩母校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我们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无论身在何处,走到哪里,同学们的根都在黄河之滨,都是西北师大人,我们永远为母校感到自豪和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