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仪式到记录:现代教育的本质》心得 </p><p class="ql-block"> 0506 171 丁贵军</p><p class="ql-block"> 细品阿伦·古特曼的著作《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古特曼现代体育的本质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阿伦·古特曼教授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揭示现代体育本质的体育学著作,1979年出版后被翻译成法、德、意、日、韩等文字在各国出版。2004年本书出版26年后又再次出版。本书系统地阐述现代体育的本质,并呈现出美国体育项目的独到之处,体育项目的诸多相似之处。作者尝试界定游戏、有组织的游戏、竞赛和体育之间的关系;试图展现现代体育与原始体育的区别,古代体育与中世纪体育的不同;说明现代体育产生的背景;对美国特有的体育项目棒球和美式橄榄球进行比较;最后深入分析美国人更偏爱团体运动而非个人运动的历史原因。</p><p class="ql-block"> 作者写作背景1969年初寒冷的一天,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馆观看了一场足球赛。在那以前,他从来没观看过一场足球比赛,五万德国人共同欢呼的场面,喧闹声对于他来说是新奇的。他就决定研究美国体育与欧洲体育之间的差异。为什么欧洲小男孩是踢足球而美国小男孩却是打棒球和橄榄球呢?关于美国文化和欧洲文化之间更为深刻更为重要的差异之处,这一运动项目的差异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呢?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后,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就给孩子们留出了时间去进行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培养学生兴趣,养成孩子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成长。更好以体育课为主线,音乐课为背景,品德教育为中心,将德智体美劳相互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扎实上好体育课。突出体育教育教学的个性化课堂,发挥体育教育的主阵地。首先,我们要落实开足体育课程。其次,我们学校将篮球、足球、轮滑、跆拳道、武术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课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体育技能和精神,为学生今后选择体育活动打下基础。最后,体育课上,规范上课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要每堂课都要有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夯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课,使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常态化和长期性。</p><p class="ql-block"> 抓好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主要利用上午和下午两个大课间时间进行一小时体育活动,学生通过集体跑步、民族操、广播操、跳绳等体育活动,进行集体锤炼,磨炼学生意志,增强集体观念。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学生则在教室进行手势动作运动。体育竞赛活动坚持开展广播操、民族舞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拔河、武术操、田径运动会等运动比赛,坚持每季度有赛事、落实“勤练、常赛”体育理念,通过比赛激发学生运动乐趣,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对体育竞技的认识。双减落地后学校利用延时时间开设“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足球社团”“武术社团”等体育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社团活动。 </p><p class="ql-block"> 家校社融合体育活动。“双减”和延时服务开展以后,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于是学校合理安排运动内容,科学设置训练强度。使学生在放学回家后放下电子产品,培养并形成运动习惯。此外,周未学校的篮球场、足球场对周边社会开放,同时也会组织亲子游戏来带动和辐射周边的人员来参与体育运动,形成良性循环, 让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形成良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重视体质测试记录追踪。古特曼强调量化和纪录是体育的重要特征,没有量化和纪录就没有数据和对比。学生每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测试,学校要认真测评和记录,根据记录情况对学生体质情况进行研判,对体育教育和教学做出实时的调整。我校单独开设“水滴少年跑跑跑”课程,对他们进行分阶段、全过程监测的运动训练,最后进行反馈,实时调整训练方法。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精神载体,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政策推行下的体育课,我认为应将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结合,将精英竞技体育和全民阳光体育相结合,在学校给学生养成体育习惯,培育体育精神,形成体育文化,只有将体育文化从小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从“学、练、赛”的方式增强体质,增长技能这样才能实现体育强校的目标,才能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夙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