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江苏苏州严家花园

东方君

严家花园又称“羡园”,位于江苏苏州市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为江南名园之一。其前身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的寓所,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年)。道光八年(1828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取名“端园”。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台湾政要严家淦的祖父)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努力,前后历时一百七十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底蕴,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名园风范。 严家花园占地16亩。宅院坐北朝南,门对香溪,背倚灵岩,房舍亭榭雕栏画栋,叠石碧池曲径通幽。花园东西两路,巧妙栽植四季花木,构成春夏秋冬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br><b>严家花园导览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br> <b>严家花园大门</b><br>严家花园的门坊上的雕刻精巧细致,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工匠们的巧夺天工。大门外楣上悬挂着晚清政治家、书法家、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酥题写的“严家花园”匾额,内门楣上“羡园”匾额由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br> 严家花园中路为五进主体建筑,依次为门厅、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和眺农楼。厅堂宏敞装饰华丽,精巧活泼。楼阁亭榭错落有致,幽静雅致,彰显出江南建筑的精湛园艺。<br><b>怡宾厅</b><br>怡宾厅现为严家花园的轿厅,厅内后部主梁挂着“怡宾厅”牌匾,喻指轿厅是招待客人的地方。轿厅屏风隔断上放有一幅《羡园揽胜图》,两侧墙壁橱窗陈列着《严氏家族史馆》的资料。<br> <b>严氏族谱</b><br>从严氏族谱可以看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的严隽琪,她的祖父严良灿与台湾地区前领导人严家淦的父亲严良肱是亲兄弟,严家淦的祖父是严隽琪的曾祖父。<br> <b>海棠花轿</b><br>怡宾厅内停放着一顶“海棠花轿”,分轿顶、轿身、轿座三部分。全轿由六百五十块银杏木雕花板拼接而成,全部用木榫衔接。轿身镂雕有“百子闹春”、“五子夺魁”、“麒麟送子”等吉祥图案,四面镶嵌的玻璃上配有“鲤鱼跳龙门”、“鹤鹿同春”等吉祥彩绘图文。<br> <b>尚贤堂</b><br>位居第三进的尚贤堂为苏州罕见的明式楠门厅,已有400多年历史。石雕典雅古朴;木作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尚贤堂前有清代砖雕门楼一座,刻画人物马匹精细传神玲珑剔透,极具艺术观赏价值。<br> <b>尚贤堂门楼砖雕</b> 从尚贤堂西门出,为西部花园。园中有书斋友于书屋,地处幽偏,经曲折长廊,过清荫居和静中观,方可蜿蜒而至。 <b>友于书屋</b><br>友于书屋位于春园。“友于”引自《论语》“友于兄弟”,指兄弟友爱。友于书屋为自成一体的独立庭院,是严家藏书之所。前院湖石数片,花木扶疏,室内经典古籍,书香飘溢,实在是一个专心攻读的“藏修密处”。&nbsp;<br> <b>闻木樨香堂</b><br>闻木樨香堂位于秋园,为厅榭合一式建筑,前部水榭依水而筑,数鱼为乐,后部四面厅光明洞彻,尽收四周景色于窗棂之内。<br> <b>挹翠亭</b> <b>见山楼</b> <b>眺农楼</b> 穿过见山楼和眺农楼前幽静的院落逶迤向东,来到环山草庐,一座宽敞平台贴水而筑,视野豁然开朗。隔水望去,一座湖石假山起伏绵延,山巅一亭名“宜人亭”,山间清流潺潺。假山东侧为采秀山房,北接爬山廊。爬山廊依势而建,连接自然,造型优美,使人于不知不觉中从平地登上二楼,寓“步步高升”之意。 <b>环山草庐</b><br>环山草庐为登高赏秋景处,楼前平台贴水而筑,既可赏景,又兼作戏台,旧时主人常请梨园子弟在此清曲雅吟,欢娱亲友。楼外雕花门精巧细致,栩栩如生。<br> <p class="ql-block"><b>海棠书屋</b></p><p class="ql-block">海棠书屋位于冬园内,为严家子孙读书之处,因院内遍植海棠而名。严家人才辈出,清朝三代进士,民国以来也不乏政界、学界人才辈出。</p> <b>外园</b><br>冬园外是一处新园,水域开阔,园中的粉墙、亭廊、假山、藤树都倒映在这一泓清澈之中,水上有桥,水边有亭,水波轻漾,水香氤氲。岸上杨柳依依,鸟鸣蝉噪,已是一派活泼泼的江南水乡自然风光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