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十大文豪简介 》( 上 )

于小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 前 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鲁迅公园内,鲁迅纪念馆前方,建有一座《 世界文豪广场 》,里面铸有十尊世界大文豪的铜像,他们分别是:狄更斯、歌德、高尔基、但丁、普希金、雨果、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泰戈尔、巴尔扎克。这10名世界大文豪。都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名著及名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狄更斯(1812一1870)(英)</b></p><p class="ql-block">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原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英国作家。</p><p class="ql-block">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1],1870年6月9日病逝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p><p class="ql-block">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歌德(1749一1832)(美)</b></p><p class="ql-block">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高尔基(1868一1936)(前苏联)</b></p><p class="ql-block">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p><p class="ql-block"> 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4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但丁(1265一1321)(意大利)</b></p><p class="ql-block"> 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意大利中世纪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在意大利,他被称为il Sommo Poeta(至高诗人)和il Poeta(意大利语之父)。</p><p class="ql-block"> 但丁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p><p class="ql-block">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称为“文艺复兴三巨头”,也称为“文坛三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普希金(1799一1837)(俄)</b></p><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诗人、作家。</p><p class="ql-block">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家庭。1811年6月,考入皇村学校。1814年7月,诗歌《致诗友》发表在《欧洲通报》上。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成诗歌《自由颂》,造成一定影响。1819年7月,写出诗歌《乡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1821年,完成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5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侍从。1836年10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1837年2月10日,因决斗负伤而死[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雨果(1802一1885)(法)</b></p><p class="ql-block"> 维克多·雨果( 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p><p class="ql-block">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他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5月22日,雨果辞世,于巴黎举行国葬。</p><p class="ql-block">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莎士比亚(1564一1616)(英)</b></p><p class="ql-block">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p><p class="ql-block"> 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理查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托尔斯泰(1828一1910)(俄)</b></p><p class="ql-block">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5]、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6],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p><p class="ql-block">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俄历)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b></p><p class="ql-block">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修行:生命的证悟》等。</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是印度的孟加拉族,孟加拉语才是他的母语,泰戈尔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用孟加拉语写就的。</p><p class="ql-block">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巴尔扎克(1799一1850)(法)</b></p><p class="ql-block">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p><p class="ql-block"> 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振。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世纪30至40年代,巴尔扎克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编者读过这十大文豪的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及看过其文学改编的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一,狄更斯:1.雾都孤儿(电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 2.大卫·科波菲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二,歌 德: 1.少年维特之烦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三,高尔基: 1.童 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2.在人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3.我的大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四,但 丁: 1.神 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五,普希金: 1.上尉的女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六,雨果: 1.悲惨世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2.巴黎圣母院(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七,莎士比亚:1.哈姆雷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 2.罗密欧与朱丽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 3.王子复仇记(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八,托尔斯泰:1.战争与和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 2.安娜·卡列尼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九,泰戈尔: (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十,巴尔扎克:1.高老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编 者 于小军 记忆摘录</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