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后又相聚

海绵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十五年后又相聚</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冯永太</p><p class="ql-block"> 一朝为知青,难忘是友情。</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我们一行十八名老三届初中学生被安排上山下乡来到绥宁县兰家公社五星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冬去春来,周而复始,韶光一晃就是五十五年。当年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十多岁学生,在弹指一挥间中早已做了爷爷奶奶。而今相聚,细观容颜,两鬓全染风霜,眼角皱纹爬满。掐指一算,年过七旬,不说老态龙钟,芳华早已尽逝。</p><p class="ql-block"> 回眸我们当年走过的那条山路,回味那段特殊的时光,追忆牵手同艰共苦、风雨同舟的纯情友谊。我们一行八名上山下乡的伙伴(二队:刘永桥,三队:粟徳祥、冯永太、赵庆华,四队:王新华,五队:李丽萍,七队:陈佩、李荣初)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敬重那份知青之情,相约于2023年7月20日从长沙、冷水江、市属各区齐聚邵阳胜蓝酒家。为纪念我们共同的经历,延续友情,又一次开启了久别重逢的相会。</p><p class="ql-block"> 同喝资江水长大,同从宝庆城出发,又同落根在偏远山乡,在那里白手创建了我们的知青新家。晨耕暮归,劳作田野,青春汗水洒落在山旮旯黄土地上。告别了家乡,远离了爹娘,在广阔天地里一步一步慢慢长大。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冠我们知识青年,徒有虚名。其实,我们好些人仅读过小学毕业,何有知识?更没技能。遇事一窍不通,问知全然不懂。是磨砺促进我们有了一点技能,在蹉跎岁月里靠苦干学会了生存。老在退休后的今天,大家能相聚一起见见面,聊聊当年,慰籍精神,陶冶情操,让老年生活多点色彩,过得开心一点,感觉就好。</p><p class="ql-block"> 人在世上过,遗憾自然多。当大家晚年再聚相会时,常让我们想念已逝的六位知青(二队:粟小安、岳雷、隆正寅,四队:邓来生、周涵明、五队:曾洁芝,)。当年我们炊烟相伴,艰苦中也有欢乐时光。一套锅碗瓢盆,宛如兄弟姐妹一家。如今,他们人去无影,缺失了时今。虽说疾病无情夺去了他们的生命,那忘不了的音容笑貌依旧留存在我们的心扉。一想起他们,无不感慨人生苦短的真谛。也是他们用生命的价值告诫我们至深的生活感悟:能活着,要好好珍惜。</p><p class="ql-block"> 后知青时代里,大家都忙碌着不同的工作,奔波于各自的生计。相见甚少,有的几十年冒见过面,个别还失去了联系。这次本想把全大队知青朋友找拢来,圆个团聚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周全(因身体原因未到:六队陈池华、七队张人立,因联络不上:六队彭光宇、尹湘涛),好生遗憾。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时历半个世纪后,大家的知青情结依然不减当年,实在难为可贵。经牵头人提议,大家酝酿,商定九月下旬我们再集体回归插队之地。去寻觅我们的青春足迹,去看望乡亲们,去追逐我们远去青春踪影,那颗坦荡之心。 </p><p class="ql-block"> 相聚时间虽短,思念友谊情长。几个小时的交流,述说着浓浓的温馨,拉不完的家常话题。在相互祝福中,希望大家保重身体,保持良好心态,健康、快乐生活好每一天。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次聚会,大家对刘永桥的辛勤联络、对陈佩的热情款待均一一表示感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知青朋友们,上山下乡六十周年之时,我们再相会!</p><p class="ql-block"><br></p> 相会留影在夕阳。 当年小伙伴,而今七旬郎。<br>前左一:陈佩,左二:李荣初,左三:刘永桥 。<br>后左一:王新华,左二:冯永太。 小姐妹变成了老姐妹 左一:李丽萍,左二:赵庆华,左三:粟徳祥。 深切怀念逝去的知青朋友。 久别重逢,聊不完的家常。 深情道别,相约再会在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