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记

杜寿兴

<p class="ql-block">  旧时没有空调,如何消夏?别担心,旧时的人淡定着从容着,“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只要一把蒲扇在手,摇着摇着,热浪就跑了,悠长的夏日就过去了。还有“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领了天命的莲荷也依时来到人间给人们消暑。荷塘就与冰镇西瓜一起,在苦夏来清凉人们的五脏六腑,沉淀人们的贪嗔痴怨。</p><p class="ql-block"> 你一定想过,如果盛夏黄昏,在荷塘边,放一张小木桌,放几把小竹椅,小木桌放着切好的、被井水镇凉的西瓜,邀来三五好友,一起坐下,轻摇蒲扇,细嚼瓜瓤,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直到蛙鸣鼓噪,直到星星布满了天空,那简直就是人间理想。</p><p class="ql-block"> 莲叶何田田,江南可采莲,老祖宗早把荷塘沁人心脾的美植入炎黄子孙的心里,面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没有人能拒绝荷的美意,都会乖乖地在一片青碧前偃旗息鼓、丢盔弃甲,将种种焦虑烦恼也一股脑儿地缴了出去,任荷香、莲叶来欺凌,任它们在你心上涂鸦,直涂得你愁眉舒展,月光明亮了你的眼睛和心灵。</p><p class="ql-block"> 荷是很古老的植物,《诗经·陈风·泽陂》就有“彼泽之陂,有蒲有荷”之句。《泽陂》是主人公思恋心上人的一首情歌,“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池塘边的男子,看着水中那些香蒲与莲荷,想起了心爱的女子,因思念而忧伤而泪流,触景生情,真诚坦率,像荷一样的纯洁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据史书记载,远在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今江苏吴县)为方便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意修筑“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可以说这是人工砌池种荷的最早实录。如今大江南北的莲塘比比皆是,只是古人的纯洁浪漫被风吹走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殷周时代,人们称荷花为芙蕖,以荷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而命名。屈原在《离骚》中,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来表现他的高洁,人们开始称荷花为“芙蓉”,展示荷花的盛开形态,《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荷花也由此进入了文人墨客的世界,文人墨客喜欢上了以荷言志这一玩法。自北宋周敦颐对莲荷作深情描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荷更是惊艳了尘俗世间,真正成为坚贞高洁的代表。据说多情的江南人,还将阴历六月二十四定为荷花生日,因而荷花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一些文人雅士干脆称荷花为“溪客”“静客”,传达了对荷安静娴雅的喜爱之情。</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荷花“溪客”这一名号,着一“溪”字,圣洁高雅的荷忽地就有了山野地气。这名号让我想到了辛弃疾很温暖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檐、小溪、青草为背景,温馨的乡村生活画面是那样的宁静而动人: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低头细语;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坐着织鸡笼,最可爱的要数小儿子,他淘气地趴在溪边,剥着莲蓬吃。小溪蜿蜒,流水淙淙,荷塘香暖,一家五口的乡村生活,平淡却幸福,荷花的娴雅气质中飘荡着烟火气,藏着尘寰最为美好的家庭生活。</p><p class="ql-block"> 荷塘就这样一直在诗里,在梦里,时远时近,风送荷香,一径温柔清雅。而这个盛夏,荷塘却出现在一场美丽的偶遇里,荷的风情与新意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 中风复出后,最安逸的一件事是实现了“清晨的自由”,自由显得奢华,睡到日出三竿也没人管你。我贪恋清早的纯净清爽,遂喜欢在日出之初去漫步。漫步在街巷,我从带了朝露的晨花面前经过,花们都向我颔首微笑,仿佛我是凡尘的贵客。微微甜的空气是我的,第一声清脆的鸟鸣是我的,路上不期然相遇的种种美好我也可以短暂地拥有,比如荷塘。</p><p class="ql-block"> 一天清晨,突发奇想要走一条新线路,走着走着眼看要转弯了,想着就此折回,但见转角处有青瓦白墙的老屋闪现,忍不住继续前行。就看见一口池塘正盛放着荷绿,在晨晖中一片翠碧;又见几秆白荷,在翠碧中亭亭玉立,仙气飘飘。很是惊喜,走了进去,在池塘边伫立又盘桓,观荷嗅香。数间老屋,一弯荷塘,一丛翠竹,几棵果实缀满的龙眼树,是不是从唐诗宋词中鲜活走出来的意象?而荷塘护栏的“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被晨光照得发亮的词语,分明又是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气息!荷塘外,早起的人们,或漫行或跑步,皆怡然自乐,见证着国家的平安,社会的稳定。我像被人邀着喝了一盏陈年老酒,醺醺然地不知身在何处。</p><p class="ql-block"> 荷塘嘛,就在中华大地,就在盛夏三伏,美丽了几千年,风致了几千年。如果你忘不了那年夏天穿绿裙子的姑娘,一定是初见她时,村口的池塘里,莲叶正碧,荷花正香,红蜻蜓在你眼前飞旋了那么几下的。</p>